按照孟蓁交代的,小乞丐們老老實實、原原本本說出了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
原本還想藏著那一百兩銀票的人拐子,因為兩人的證詞而漸漸變了臉色,人群里的沈琴的奶娘更是一臉驚慌。
她腿軟腳軟,直接跌坐在了看熱鬧的人群里頭。
人群因此一陣騷動,然后就有離她很久的百姓,指著她驚呼出聲,“這、這不就是兩個小乞丐提到的那個女人嗎?”
眾人聞言紛紛看了過來。
沈琴的奶娘恨不能找條地縫把自己給牢牢藏好。
“還別說,還真是。你們瞅瞅她穿的這身衣服,戴的這根簪子,還有她脖子上的這顆痣,這不都和那兩個小乞丐描述的一模一樣嗎?”
有人指著驚慌失措的沈琴奶娘,一樣一樣細數她都有哪里能和那兩個小乞丐供述的嫌疑人相像。
這邊的動靜很快就傳到了衙門里頭,縣令大人一聲令下,立刻就有衙役把沈琴的奶娘給“請”進了縣衙里頭。
“就是她。大人,我們當時看到的就是這個女人。”那個天生六指的小乞丐指著沈琴的奶娘,一臉激動的對縣令大人道。
縣令大人一拍驚堂木,“堂下何人?還不速速報上名來。”
沈琴的奶娘渾身顫抖,可知縣大人問話,她又不敢不答。
“奴、奴婢王孫氏,是、沈秀才家的下人。”
王孫氏此言一出,衙門里的縣令、縣丞、師爺、衙役、書吏,以及衙門外的圍觀者們頓時一臉懵懂。
沈秀才?誰?
孟蓁卻是徹底黑了一張臉。
這女人倒是會說話,不僅把沈峰的名頭抬出來,試圖讓縣令大人有所顧忌,而且還很好地保護了自己真正的主子。
略一思忖,孟蓁拿出一小塊碎銀,丟給站在她旁邊不遠處看熱鬧的一個乞丐,“這位小哥,麻煩你跑一趟定安街的筆墨鋪子,把這里的事兒一五一十告訴筆墨鋪子的佟掌柜。”
那小乞丐也是六子的人,以前曾經見過孟蓁幾回,知道她是自家老大的長期客戶,是以半點兒不敢怠慢。
小乞丐捏著銀角子飛快跑遠,孟蓁則繼續關注縣衙里的堂審結果。
此時,王孫氏已經把沈峰的名字說了出來,縣令大人正準備派了衙役去沈家請人。
這也就是沈峰有個秀才功名,不然縣令大人可不會用“請”這么客氣的詞匯。
衙役們領命而去,縣令大人則繼續審問王孫氏,“你在沈家何人面前服侍?”
王孫氏臉一白。
她原本還想著能夠含糊過去,畢竟如果沈琴出現在這兒,那沈琴的名聲可就徹底毀了。
如此一來,她這個做奶娘的自然就也要跟著倒霉。
而她如果能夠保住沈琴,那沈琴搞不好還會看在她忠心耿耿的份上,暗地里替她周旋一二。
事到如今,王孫氏已經不指望自己能夠全身而退了,她現在就只想著能夠保住自己,能夠讓沈琴記她一份人情。
唯有如此,她才有機會活著從縣衙、從沈家離開。
至于到底要不要攀扯沈峰,王孫氏其實也曾有過猶豫,但在縣令大人開口的那個瞬間,對于死亡的恐懼到底還是戰勝了她對沈太太的畏懼。
當然她也沒想把這事兒栽到沈峰頭上,她要是這么做了,不說沈太太,就是一向疼愛沈琴的沈老爺,肯定也不會讓她活著從沈家出去。
畢竟女兒再怎么受寵,對沈老爺來說也永遠不會比會讀書的兒子更有價值。
更何況她還只是沈老爺親閨女的奶娘,而不是沈老爺的親閨女本人。
“大人問你話呢,快些回答!”見王孫氏久久不語,離她最近的一個衙役立刻大喝一聲。
王孫氏不敢再拖,她怕衙役惱怒之下給她來上一棍子。
“回、回大人的話,奴婢、奴婢在內宅伺候。”
她言辭含糊不清,縣令大人一聽就皺起了眉,“在內宅何人身邊伺候?”
王孫氏想要說謊,縣令大人卻恰在此時不輕不重“嗯?”了一聲,其中的威脅意味,令王孫氏下意識說了實話。
“奴婢、奴婢是我們家小姐的奶嬤嬤。”
她聲音很小,衙門外的百姓根本聽不清楚。
好在縣令大人并沒有強求她說大聲一些,這讓王孫氏多少松了口氣。
“王孫氏,本官問你,你因何指使人拐子抓走孟家的小公子?”
王孫氏絞盡腦汁想著借口,“奴婢、奴婢跟孟家大小姐有些私怨,奴婢奈何不了那個女人,一氣之下就想抓了她的弟弟威脅她一番,讓她知道奴婢的厲害。”
知縣大人不置可否,“那你給人拐子的銀票,又是從何處得來?”
王孫氏語塞。
她可是給了那人拐子一百兩銀子,現在她要怎么給這筆錢找個出處?
總不能說這銀子是她自己的,她要是有這么多錢,她還犯得著把自己賣給沈家么?
王孫氏飛快轉著心思,“回、回大人,這銀子是、是奴婢撿來的。”
她不能說這銀子是自己的,也不能說這銀子是沈琴的,當然更不能說這銀子是沈家其他人的,王孫氏無可奈何,最終只好尋摸了這么一個爛借口搪塞知縣大人。
然而知縣大人是那么好搪塞的?
他瞇著眼睛,看不出表情,“哦?這么說你一共撿了二百兩銀子?在哪兒撿的?什么時候撿的?可有人證?”
王孫氏硬著頭皮繼續扯謊,“回大人,奴婢是在主家的后花園里撿到的,撿到已經有一陣兒了,具體哪天奴婢已經不記得了。當時院子里就奴婢一個人,奴婢沒有人證。”
她來不及找人串供,那就只能盡可能少說一些關鍵信息了。
不得不說,王孫氏其實還是很有幾分小聰明的。
“時間不記得,人證也沒有,你的證詞本官覺得疑點頗多。”知縣大人面上淡淡,說出的話卻讓王孫氏一陣心驚膽戰。
他伸手從桌上拿了驚堂木把玩,“既然你不肯實話實說,那本官就只能讓你嘗嘗縣衙里的各式刑具了。”
王孫氏差點兒沒被知縣大人給嚇死。
她雖然沒有坐過牢、上過堂,但她卻沒少蹭著沈琴一起聽戲、聽說書。
是以,王孫氏此時滿腦子都是戲文里的那句“來啊,大刑伺候”。
她不想被“大刑伺候”,不想變得和那些戲子似的,奄奄一息,渾身都是斑駁血跡,更不想因為受不住刑而直接死在縣衙里頭。
請記住本書域名:biqiuge。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