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娘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我便一直守著我永樂。
宮里的孩子們接連長大,哥哥一直沒有什么妃妾,所以我日常總會嫂娘呆在一起。
“李淳將軍都要而立之年了還沒成婚。”謝盈撿了一顆葡萄塞進嘴里,就好像是隨口一說。
我看來她一眼,她便笑瞇瞇的說起來,“我聽五哥說,年少的時候,你不挺喜歡李淳將軍的嗎?”
“嫂娘,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謝盈咂咂嘴,“過去的事情,可不見得。”
我躲了她的目光,“嫂娘不會是要勸我……”
謝盈笑吟吟的看著我,“有什么不可以的嗎?畢竟你還年輕,長公主再下嫁多了去了。”
“那他呢?”我低聲的問。
回來的這些年,我和表兄之間總是帶著隔閡,就像是站在銀河兩段的牛郎織女,卻從未見又喜鵲來為我們搭橋。
“你若是想,我和五哥怎么都要把你們湊成一對的!”謝盈拉著我,笑得可燦爛了。
我還是躊躇,“嫂娘,我還有永樂,她會同意嗎?”
“問她不就好了嗎?”謝盈沖我眨眼,我有些不解的看著謝盈,恍然,“嫂娘不會一早就去問過永樂了吧!”
“永樂都快十歲了,這有什么問不得的?”謝盈還一臉無辜。
我只好暗暗嘆息,“那永樂怎么說。”
謝盈此刻便眉飛色舞的說起來,“有我家那三個活寶,永樂怎么可能不被說動?”
“嫂娘這是把所有的都準備好了才告訴我的。”
謝盈淺笑的拉著我的手,“既然可以,為什么不上前一步呢?淮陽這或許就是上天對你的補償?”
我曾問過天,為什么要這樣對我,到了如今著便是補償嗎?
我還是沒有就此答應謝盈,太和殿就在清思殿不遠處,有些話我要親自問他。
只是我去得早了些,李淳表兄還在處理事務,殿中伺候的宦官都不敢怠慢,“公主不著急就再坐會兒。”
我看著他們一個個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輕蹙眉,“你們這是怎樣?”
宦官笑著回答:“將軍吩咐,若是公主來,切不可怠慢了。”
說著宦官的目光便挪走了,我也隨即回頭,他回來了。
我緩緩站起身,看他走到我的身前同我行禮,“參見長公主。”
“我有話問你。”
他輕輕點頭便讓眾人都褪下,獨留我們二人在空曠的殿中,四目相對。
“公主要問我什么?”他再次拱手行禮。
我深吸一口氣,才緩緩的發問:“表兄一定要這樣和我說話嗎?”
看他微微抬頭,我便繼續問他:“表兄,你想娶我嗎?”
可是他卻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我不解的看著他,他卻說著:“公主是高貴之軀,臣不堪配。”
“我不想聽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我想聽真話!”我深吸一口氣,鼻酸便漸漸襲來,眼眶之中帶著盈盈淚水,“還是表兄嫌我曾經和親回紇?”
“臣不敢。”
他垂下頭,我便上前一步,“我是在問我的表兄,不是在問李淳將軍。”
“公主……”他緩緩抬眸便即刻能與我對視,“李淳只想能夠陪在你的身邊,就像是太和殿和清思殿的關系,就好。”
“為什么?”我追問。
才知道,他是擔心我帶著永樂被世俗所為難。可是公主再次下嫁本就是舊例,難道就因為我曾經的地位是可敦,便特殊了些嗎?
他點頭了。
“所以這么多年過去了,表兄其實對我也只是兄妹之誼了。”我輕嘆著,至于他有沒有其他的答案,我已經不想聽了。
轉身,身后的聲音似乎是從頭頂傳來,“十幾年前,我便想要娶你,我只是不會表達我的情感。”
他將這份情感深藏,這些年他也沒有對其他的女子動過心,他的眼里心里都是那個提筆寫字安靜的淮陽公主。
“只要你想,便是前方滿是荊棘我也會嫁。”
眼淚滾落,他抬手,我卻又笑了起來,將帕子塞進他的手中,“要我來擦嗎?”
哥哥和嫂娘其實一早便讓謝博士在秘書省找出以前的舊例,便是和親后的公主,歸來若是年歲不大,也能夠再嫁。
這些年李淳也是用心照顧永樂,永樂改口倒也快,還沒等到淮陽出嫁便叫上了“繼父”。
為了能夠撐得起永樂從前的身份,表兄便加封了正二品輔國大將軍,又是金吾衛的大將軍,好生風光。
我再嫁的那日,和我和親那日同樣是紅妝十里,同樣是全城矚目,但我的心境卻不同。
和親的時候只求相敬如賓,做好可敦的本分。
如今的我求的是夫妻和睦,攜手到老,從垂髫到白發,便是有波瀾,歸來仍見少年郎。
大婚定在了淮陽長公主宅,從前死寂的公主宅此刻煥發生機。
我坐在春陽堂,手舉團扇,聽到他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透過輕紗,我哦看到一個紅色的人影。
李淳表兄的衣衫鮮少鮮艷,偷偷一瞥,原來他穿紅色這般好看。
卻扇、同牢我們才得以并肩而坐在榻上。
“我現在應該叫你什么?”我略側首看了他一眼,“夫君?純郎?”
“公主覺得哪個好便是那個。”
我輕輕搖頭,“你也不能在稱呼我為公主。”
他愣了愣,我便笑起來,“我的名字,你還記得嗎?”
“蕭瑩。”他脫口而出,我便垂下了眼眸,似乎很久沒有人喚過我的名字了。
和表兄在一起的歲月,確實走到了白發。
后來又添了一個小郎君,哥哥待我們好,好些東西都超過了品級。
人終有生老病死,我臥在榻上,淚眼婆娑的看著他,“夫君,你是上天賜給我的第二個禮物,真是舍不得啊……”
“還好,你回來了,我們相守了,這一生我也滿足了。”
“夫君,那我就先去那頭等你,來世還做夫妻。”
史書記載:
淮陽公主,年少習字,自成一派,及笄后和親回紇,傳織布、種麻、文字等,有功于朝。越六年,遣返長安,孕又一女,賜國姓,封“永樂縣主”。十年后,又下嫁輔國大將軍李淳為其嫡妻原配,再生一子。
薨于八十六歲,七日后大將軍亦薨,二人合葬于淮陽公主墓。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