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風華于晉小說>風華于晉最新章節列表 >風華于晉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風華于晉-第九章 鳳翎拜訪 機會悄降
更新時間:2020-11-11  作者: 李佳格格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風華于晉 | 李佳格格 | 明智屋小說網 | 李佳格格 | 風華于晉 
正文如下:
自瑯琊王府灼華院的宴飲后,京師的世家子弟、文人騷客皆知,雅廬住著一位琴技了得的絕世佳人。

經過一年多的經營,易雪在京城琴師中已然頗具聲望,不時被邀請到各世家門閥參與雅集、清談,也因瑯琊王司馬景文的關系,無論是助興還是雅集,易雪都被禮遇,不曾有人造次。

這日,穆易雪坐在院中撫琴,周蓉練劍,只見周蓉柔中帶剛,赤心劍在她手中舞得虎虎生風。雖然周蓉不算姿容靚麗,但是這幾年與穆易雪一起玉仙宮學藝,自有一股俠氣。

一曲作罷,周蓉已經微微出汗,拿起石桌上的茶,一飲而盡,穆易雪看著這個些年也沒有學會品茶的丫頭,笑著遞上一塊繡著梅花的帕子。

周蓉擦了擦汗道:“姑娘,好久沒見征叔了,他這段時間怎么沒過來?”

“征叔這段時間一直在跟蹤李肇,估計近日就會有消息了。”

“征叔應該有段時間沒去河灣村了吧,好想回河灣村看看阿爺和阿娘。”周蓉蹙著眉說道。

“是呀,好想結兒,如今結兒已是大孩子的模樣了”易雪輕輕的嘆了口氣。

兩人正聊著,下房的仆人走進來稟報:“小娘子,門口來了一個姑娘,說是昭鳳臺的鳳翎。”

易雪聽聞便和周蓉來到院門處,只見鳳翎一身淡青色羅裙立于門外,后面跟著一頂二人小轎,與之前的嫵媚不同,今日的鳳翎倒有些素雅。

鳳翎上前給易雪行了個禮,易雪回禮,鳳翎低眉淺笑道:“有些日子未見易雪姑娘了,今日閑來無事,特與無憂告假來此雅廬,向姑娘討教琴技,還請姑娘不棄。”

雖然鳳翎出身伎館,但易雪對她并不討厭,甚至還有一些喜歡。見鳳翎如此客氣,易雪笑吟吟的回道:“鳳翎姑娘才情譽滿京城,不必過謙,姑娘請進。”

鳳翎隨易雪來到里院內,見這院內有一棵梅花樹,四周種滿了早園竹,雖然洛陽牡丹聞名天下,但是這院內卻不見一株,便笑言:“這雅廬果然雅致,符合姑娘性情,瑯琊王也是有心。”

“是呀,承蒙瑯琊王的照顧,易雪不勝感激。”

見石桌上放著赤心劍,鳳翎問道:“看樣子周蓉姑娘也是習得一身好劍法。”

此時周蓉奉茶上來,見鳳翎問自己的武功,她笑著遮掩道:“哪里,只是會一點防身的功夫罷了。”

鳳翎微微一笑,并未再問。

穆易雪和鳳翎先是喝茶閑敘片刻,后開始彈奏曲子,各自交流了一番心得。

周蓉又拿了些茶果過來,易雪重新點了茶。

此時周蓉仔細端詳著鳳翎,發現她有些與眾不同,便快人快語道:“鳳翎姑娘,瞧著你倒有些胡女的相貌,感覺你的眉眼長得和一個人很像。”

“周蓉姑娘眼力不錯,我是有胡人的血統,胡人的眉眼長得都很像。”鳳翎爽快的答著。

聽到鳳翎的回答,易雪也不由的看向了鳳翎,繼而笑道:“自董卓之后,北方的胡人便陸續來到中原生活,與漢人通婚也不是奇事。”

鳳翎笑笑沒有作答,而是拿起了茶杯,輕輕的泯了一口,看了看易雪又看了看周蓉,忽然話題一轉:“說起胡人,近日在昭鳳臺聽得一件奇事。”

“哦,什么奇事,快說來聽聽”

見周蓉一臉的期待,笑著繼續道:“姑娘可聽說過方俊?”

易雪想了想道:“好像見過一面,有一次石崇在金谷別苑宴客,好像有這么一個人,我記得應該是個商人。”

“對,沒錯。這方俊專做邊境生意,與胡人關系不錯,聽說氐人、羌人還有西域的一些王庭、部落都與他有生意往來,馬匹、鐵器、瓷器、珍珠玉器、皮子、布料、日用雜貨什么都做,這方俊雖是庶人,但因其膽大又唯利是圖,慣會投機鉆營,因此也積累了不小的財富。有時這方俊為了討好門閥公子,還會從西域帶一些異域美女過來。”

“這樣說來,這方俊也是個能人。”周蓉附和道,而一旁的易雪則是笑而不語。

“方俊每次回到洛陽城,都會來昭鳳臺,雖不是世家子弟,因他出手大方,無憂也就每次都答應由我作陪。前幾日他回來,我問他又販了什么好物什,可能是他吃多了酒,竟然跟我說是糧食。”

“這倒是件奇事了,北地胡人游牧,自去年起關中天災不斷,怎么會有糧食?”易雪不置可否的笑言。

周蓉則是直言道:“許是酒吃多了,說的醉話吧!”

“是呀,我也是這樣說他,休要誆逗于我,可他說就是糧食,而且還是整整兩萬石糧食。”

“兩萬石?別說兩萬石,就是兩車糧食,從關中到洛陽城,這一路關卡、流民,也是難以順利運過來,他一個商人是怎么弄來的?”易雪一臉的難以置信。

“我也是這樣問他的,他說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他有他的道,莫要小瞧了他。”

“看來這方俊當真是個能人呀。”易雪感嘆著。

鳳翎又與易雪閑聊了半刻方起身告辭。

是夜,二更鼓響,一黑影飛身躍進雅廬院中,閃到易雪的書房前,輕輕的敲了三下門,周蓉將門打開,黑影走進屋內,來人正是楊征。

“楊征見過姑娘”

“征叔,這些日子你調查李肇可有收獲?”易雪問道。

“今日我跟蹤李肇前去石崇府,只是他們在房間里我不方便跟聽,便在外面守著,就在李肇離開時,我看到一個商人模樣的人也一同隨著他們出來,怕是先于李肇去的石崇府吧。”

“今日昭鳳臺的鳳翎忽然來訪與我切磋琴技,閑談之中她提起一個叫方俊的商人,從關中販來一批糧食,好像這個方俊我之前在金谷別苑見過。”

“對沒錯,這個商人就叫方俊。在他們離開石崇府之時,我聽那商人自稱方俊,之后石崇便去了賈謐的國公府。”

楊征想起當時那個商人離開時說句“鄉侯留步,方俊告辭”這樣的話。

“一個做邊境生意的商人,竟能把糧食販到了洛陽城,這里面定有文章。”易雪用一個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

“可是姑娘,當下關中大災無糧可收,流寇作亂,胡人也不時深入內境掠奪,很多有錢的富戶都難以自保,他們從哪里搞來的糧食?”楊征一臉的疑惑。

“如果我猜得不錯,這糧食應該就是前兩月瑯琊王再次奉命押到長安的那批軍糧。”易雪沉吟道。

“軍糧?他們敢動軍糧嗎?”

“除了軍糧,哪還有糧食呢?”

“可如今戰事吃緊,周處將軍已然戰死,而解系將軍正在與氐人苦戰,這些人竟然如此膽大,置朝廷安危于不顧?”楊征有些難以置信。

“如今這朝堂之上皇帝昏潰、賈后專政,門閥、豪強、奸商互相勾結,還有什么事做不出來的呢。眼下能把李肇、方俊、賈謐這些人聯系起來的,只有方俊運到洛陽的糧食了。”

“既然關中無糧,這些人為何不在長安就地售賣,卻千里迢迢運回洛陽?”周蓉不解的問道。

“關中百姓逃亡,長安百姓如今生活困苦,大多無錢買糧,吃著糙糠,而太倉接連向北郡調糧,洛陽糧市上米面價錢飛漲,這些人定是囤積居奇以待日后。”易雪分析道。

“這些人太可惡了,屆時糧價再漲,這洛陽城的百姓不也要遭殃了。”周蓉不勉有些憤恨。

“他們這些人心里何來百姓?這軍糧被偷運出來,想必他們一定會找個由頭再行征調,以圖補充,軍中無糧,引起軍中嘩變這罪名他們也承擔不起,所以他們販運軍糧也是計算好了時間和數量的。”易雪一苦笑的說道。

“姑娘認為會去哪征糧?”楊征問道。

“天子腳下不會征糧,太倉已經調出十萬石,所以不會再調。現在有糧可征的地區只有巴蜀和江南,蜀道太難,遠不如江南,而石崇之弟石歷現在揚州任刺使,我斷這征糧之地必是江南。他們既然敢動軍糧,也必然不會放過這次征調、運糧的機會,他們有的是借口貪沒,我們只要等待機會,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若真如姑娘所料,楊征相信機會很快就要來了。”

“老瑯琊王司馬伷曾在平吳大戰中屢建戰功,被拜為安東將軍,而司馬景文以長孫之身襲王爵,同時繼任安東將軍,揚州、荊州、徐州正在其督管之地,此事非瑯琊王不可。”想到這些,當下穆易雪心中便有了主意。

“征叔,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你只需跟好李肇即可,其他我自有安排。”穆易雪囑咐道。

“是,姑娘,楊征明白!”

楊征走后,穆易雪打開房間的暗室,暗室里有一塊無字的牌位,穆易雪給牌位上香三拜:“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韻兒開始了,請父親、母親以及楊氏族人的在天之靈,保佑韻兒.......”

隨后穆易雪拿起墻上的修玉劍,走出暗室,來到院中舞動起來......

對于穆易雪來說,這表面繁華的帝都,各方暗流一直涌動,而她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機會罷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