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回來時,葉小妹已經做好了早飯。吃過早飯,姜芷馬不停蹄得將野雞斬了用姜片加豬油炒過丟進砂鍋里燉煮。
“嫂嫂,我看有兔子、野雞,咱還殺了只自家養的雞,準備幾個菜呢?”這些菜比過年還豐盛,往年他們過年最多有兩只雞,幾塊臘肉吃。
也是因為家里的日子好了,要是放在以前這些東西過年也未必能見到。
“待會兒讓二郎把兔子烤了,咱們手撕,再炒個雞丁,炒個青菜,還有你的野菜團子,柜子里的油果子,煎一摞餅,咱們再蒸一大鍋米飯。”
“好,野菜團子先蒸過后再炸會更好吃。”
天剛亮,村里炊煙裊裊,偶爾有幾聲犬吠、雞鳴。
葉小妹捏著菜刀在案板上飛速剁菜,姜芷抬頭看了下東方的天空,這天氣似乎不太妙,從昨兒個開始就陰沉沉的,還特別的悶熱,似要下雨。
這白日不要下雨才好,免得弄臟了鞋襪。
姜芷埋頭清洗著各種食材。
又發了一盆面,準備蒸上一屜饅頭。
天已經完全亮了,清晨的寧靜被打破,鄉間小路上陸陸續續有了人影。
“大妹子,我給你送桌子板凳來了。”大牛扛著一張桌子,身后跟著二毛,二毛挑著擔子,里頭裝著碗筷。
昨日得知姜芷要辦席面過來借碗,今天一早吃過飯就將碗洗干凈了送來,二房不像大房人丁單薄,吃飯的人多,吃飯的家伙自然也就多。
二房送來了碗筷過后,周家也送了兩張桌子和兩副碗筷來。
加上家里的兩張,剛好湊齊了五張桌子,以及相配套的板凳。
姜芷撕完兔子,又燒好了雞丁。周氏帶著兒媳婦前來問詢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姜芷也不客氣,像這樣的農村酒席,都是左鄰右舍自發幫忙做的。
除了周氏和她兒媳婦,還有秋氏過來一塊兒幫著姜芷做飯。
葉二郎在外頭招呼客人,這個時間,大家都還忙著自家的事兒,只有少數幾個人上門嘮嗑了。
各家幾個小孩子攏在一塊兒帶著葉珩在竹林玩兒。
姜芷事先燒好了茶水,葉二郎下學后削的竹筒做杯子,這樣就不會用吃飯使用的碗,導致碗碟不夠了。
等到半上午的時候,姜家一家子坐著馬車來了。
“小妹,快看是誰來了?”姜御跳下馬,丟開馬繩便沖向正在添茶的姜芷。
“誰來了?不就是大哥哥你?”姜芷目不斜視,沒有注意到姜御眨巴眨巴的眼睛。
姜御一臉受傷,捂著胸口道:“哎喲,我還以為你把大哥都給忘了呢。”
姜芷放下壺,看向姜御:“幾日不見,大哥風采依舊。”
“哈,小妹這話我愛聽。”姜御的臉像開出了花一樣。
“行了,別在這耍嘴皮子,還不去搬東西?”安氏跨步進來,沒好氣得打斷姜御演戲。
“小妹,我帶了二斤五花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安氏讓丫鬟將豬肉送到灶房。
“嫂嫂盡快去耍,灶房那邊我來就可以了,讓大哥帶著你四處轉轉。”姜芷不是不想讓安氏下廚,實在是灶房太小了,容不下那么多人。
安氏道:“好,我先和你哥哥去祭拜大郎,隨后幫你招待客人。”
姜芷點點頭,走進灶房,丫鬟小翠是個社牛,已經和周家嫂嫂和秋氏等人打成一片。
“姜娘子,這豬肉該如何做?”小翠提著肉問。
“我來吧。”姜芷接了肉,這肉聞起來沒有難聞的味道,又是五花肉,姜芷一瞬間就想到做什么了。
只見姜芷將豬肉洗凈,丟入溫水中浸泡,一盞茶時間后又撈出,加入蔥段和酒焯水,浮沫后撈出抹醬油上色,然后用清油煸炸,炸好后抹上用鹽、醬油、五香粉、糖調制的調料。
然后就著鍋,炒了一大海碗梅干菜。
又拿出小碗來,底下鋪上涂好調料的肉,再上頭鋪上梅干菜,將剩下的料汁勻入碗中,而后將幾只碗放進蒸籠。
“大妹子,這又是什么做法?”秋氏見姜芷一頓操作,覺得甚為奇特,還是頭回看到這樣的做法。
將肉煮了又炸,炸了又蒸。
“我也是突發奇想,這樣肉可以染上梅菜的味道,而蒸出來的肉十分軟糯,想來味道應該不錯。”姜芷蓋上蒸籠蓋,讓小翠給灶里添柴。
“從未聽說過肉還能這樣做。”秋氏道。
周家嫂嫂也道:“是啊,這菜可有名字?”
“待肉熟透后,我便將碗扣過來,上頭的梅菜會到下頭去,不如就叫它梅菜扣肉。”姜芷知道,這個時代八大菜系還沒有完全形成,梅菜扣肉也沒出現。
恰好,這種不考驗火候的蒸菜對于炒菜不好吃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這樣蒸出來的扣肉,能下兩碗米飯。
“好啊,這名字好聽又貼切,若是好吃,往后逢年過節我也做。”秋氏笑道。
姜芷微微頷首,炒青菜交給了秋氏。
炒雞丁和手撕兔在秋氏等人來幫忙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放在灶臺上用碗蓋著保溫。
葉小妹在擺碗筷,快到中午了,葉大郎沒有一個同窗前來。不過這樣也好,少了些人情往來。
小青菜在鍋里炒炒便能上桌。
姜令安和一眾大老爺們兒坐在院子里談天說地。
姜芷讓二郎帶著葉珩去葉大郎墳前前磕頭燒冥錢,回來之后開席。她要留在家里招呼客人,就不去了。姜芷不去是有原因的,她不是葉大郎真正的妻子,去了不合適。
封建時代的規矩,男女不同席。
因此姜芷將男客的桌安排在屋內,女客的桌子安排在屋外。
這樣安排也是因為男客里有幾個年歲大且輩分高的。
“大妹子辛苦了,弄出這么多好吃的,可真香啊。”大牛坐在板凳上,聞著香氣咽了咽口水。
姜芷朗笑著:“大牛哥覺得香就多吃些。”
今日這桌席面上有宮保雞丁、梅菜扣肉、手撕兔三個硬菜,又有野菜丸團子、炒青菜、油果子三個下酒配菜。還有雞湯暖胃,且饅頭米飯管夠,還有酒。
眾人看得眼花繚亂,就是村里的富貴人家也不敢這樣吃啊。
看得出來這是下血本了。
------題外話------
真不是挑了這個日子吃酒席,實在是撞上了,天底下就是有這么巧的事兒。安倍亡了啊。
茅盾文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