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長安好小說>長安好最新章節列表 >長安好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長安好-574 您知阿效本名否?
更新時間:2024-06-11  作者: 非10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長安好 | 非10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非10 | 長安好 
正文如下:
正文卷574您知阿效本名否?正文卷574您知阿效本名否?←→最新網址:xuanshu

見柴廷到來,李隱起身相迎后,邀對方共坐,親手倒了一碗熱茶,慢慢推至柴廷面前:“今夜天寒,此地簡陋,隱唯一碗熱茶相待,還請柴老將軍不要見怪。”

“雖簡陋,卻勝在可安心對坐談話。”柴廷蒼老的聲音里聽不出喜怒:“榮王殿下費心了。”

李隱輕嘆道:“多年未見,柴將軍蒼老了許多。”

“柴某與榮王殿下從前并無交集,應僅有一兩面之緣而已,勞榮王殿下還記得柴某。”柴廷看著眼前之人,道:“倒是榮王殿下容貌氣質依舊。”

來之前,柴廷并不曾想到,眼前這個距離皇位僅有一步之遙的榮王殿下,身上竟還保留著年輕時的灑脫隨性,而不見分毫被權勢熏染之感。

柴廷開門見山道:“榮王殿下不遠嚴寒親至此地,所為何事,還請明言吧。”

“山南西道此一戰,不知柴老將軍可有勝算?”李隱不答反問。

柴廷手指觸及茶碗邊沿,垂著眼睛沒有立刻說話。

他此時拿不太準李隱的用意,急著多言不是好事。

李隱也不介意,自行答道:“依本王之見,待年后轉暖,柴老將軍若不計代價拼力攻之,不出三個月,必破山南西道。”

柴廷微抬眼,看向李隱。

李隱眼神坦誠:“山南西道不易攻,但柴老將軍手握的十五萬大軍中,有六萬玄策軍,久戰之下,非是山南西道可以抵擋。”

柴廷依舊沒有急著說話。

“只是在那之后,明后必會讓大軍乘勝攻往劍南道。”李隱道:“屆時柴老將軍所率大軍戰疲,而劍南道的將士亦是與本王一同駐守西境多年的精銳之師,除此外,還將有黔中道大軍與本王一同作戰——”

“即便不提朝廷的糧草供應能支撐多久,到時柴老將軍又還能有幾分勝算?”

李隱依舊自答:“最好的結果,不外乎是重創本王而已。”

話及此,李隱的聲音更輕了些:“然而,于公于私,本王都不想與阿效的舊部走到這一步。”

柴廷一手握緊了茶碗邊沿,眼底終于起了一絲變化。

“若果真走到那一步,又當真是柴老將軍愿意看到的嗎?”李隱道:“為當今朝廷而葬送無數將士性命,果真有意義嗎?”

他篤定地道:“若阿效尚在,她絕不會將此等死戰之法,用在同樣護佑國土的盛國將士身上——”

柴廷抬起頭,終于開口:“然而王爺有反心,我等討伐逆賊,亦是分內之事!”

“敢問將軍,何為反心?”榮王神情坦蕩:“我與阿效皆姓李,身上流著同樣的血。”

柴廷定定地看著榮王:“論起血緣,當今天子亦是先太子殿下的母親——”

“然而這位母親踩著阿效的骨血登上皇位,阿效早已不欠她任何。”榮王的情緒似乎也終于了一絲起伏,他的眼睛似在為故去之人鳴不平,口中卻是問:“柴老將軍昔日雖不比常闊將軍與阿效來得親厚,卻也是玄策府中叫得上名號的良將,如此,本王想問柴老將軍一句……您知阿效本名否?”

柴廷神情微變:“王爺此言何意?”

四目相視間,榮王道:“看來柴老將軍的確也曾有過疑心。”

柴廷抿緊了因老邁而單薄的唇,心中掀起久違的風雨。

先太子殿下忽然病逝,而三年之后,一向羸弱的崇月長公主突然在戰前手刃了北狄主帥……之后他又親眼看到常闊因崇月長公主之死而發狂失態,如此種種,他焉能沒有疑心?

只是他不曾求證,無從求證,也不敢求證……

“一路憑借戰功登上儲君之位的阿效,一直都是阿尚。”

李隱的聲音不重,卻如一道雷電擊在柴廷心間。

“阿尚幼時習武,是我所授。”李隱的聲音低緩了些,如水流過往昔歲月,蒙上了一層透明的哀傷:“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她這一路來經歷了什么。”

“當初阿尚之所以答應和親北狄,正是因明后親口所求——”榮王道:“從那時起,阿尚便不欠她的母親了。因為她的母親早該料到,阿尚此去北狄,將會面臨何種處境。”

柴廷再不敢聽下去,幾乎打斷了李隱的話:“那也是殿下自己的抉擇……殿下是為了萬民!”

他定定地看著李隱:“榮王殿下想借此事讓柴某恨上天子嗎?”

“不。”李隱回視著柴廷:“我只是想告訴將軍,阿尚待明后并無虧欠,若將軍以替阿尚盡孝之名,為明后的野心而死守到底,不惜讓蒼生動蕩,使大盛將士相殘,實是自欺欺人的愚昧之舉。”

“也違背了阿尚當年創立玄策軍的初心——”李隱的聲音重了兩分:“阿尚絕不會答應玄策軍與民心為敵。”

風雪涌入亭中,爐火一陣搖晃。

柴廷周身那因悲怒而升起的氣焰慢慢消沉下來。

“民心……”老將低下頭,幾分悵然無力地閉上了眼睛:“民心難道只在榮王殿下口中嗎……榮王殿下指使段士昂攻往洛陽之時,又可曾為生民而慮?”

李隱嘆息:“柴老將軍,別有居心之言,豈能輕信?”

“王爺的意思,此乃范陽王臨死之前的蓄意污蔑嗎?”

“不,是那淮南道常歲寧。”李隱的聲音里并無急切辯解,緩聲說道:“此女野心昭昭,彼時范陽王落入她的手中,她順勢借范陽王之手污蔑本王。此舉是何居心,還需贅言嗎。”

柴廷看向李隱:“照此說來,榮王殿下與段士昂毫無干系了?”

“是,本王可以起誓。”李隱神情依舊坦然平靜:“本王也從未有過有段家血脈的孩子,皆不過他人所造障眼謠言而已。”

柴廷不置可否,片刻,轉頭看向亭外風雪,眼底俱是沉重。

此次奉天子令發兵山南西道,他心中并非全然沒有猶豫……

每一場戰事后清點傷亡人數,他亦多有茫然,不知這樣的廝殺意義究竟何在。

亭內寂靜了片刻,才再次響起李隱的聲音。

“民心不在本王口中,在本王和將軍心中。”李隱道:“本王無意勸將軍歸降——”

柴廷自嘲一笑:“柴某此時也沒這樣大的本領可以說服大軍歸降。”

他雖為主帥,但此時軍中實際掌權者皆是天子的人,他不過掛名而已。

“但將軍或可以做到讓大軍多觀望一段時日,免去不必要的將士傷亡。”李隱的聲音似融入了風雪中,誠懇之感卻不減:“請將軍給民心開口的時間,也給六萬玄策軍留一條清白的活路。”

柴延凝望亭外風雪,久久未語,原本緊繃的肩膀慢慢地無聲垂低。

待到子時,榮王乘坐馬車離去。

披著氅衣的男人盤坐車內,閉目養神,嘴角掛著淡然笑意。

他此行本也不曾想過說服柴延歸順。

以言辭使人歸降,總是不牢固的。他今日只需要讓柴延看到他為玄策軍而慮,為天下生民而慮之心……當然,他的私心也很明顯,想盡可能地降低山南西道兵力的折損。

但這份私心乃是人之常情,不為過錯。

無私者令人戒備,存私者更便于取信。

柴延和朝廷大軍,在看到即將現世的民心、以及朝廷是如何被其碾碎的之后,到時自然便知道該怎么選了。

馬車在雪中行駛緩慢,榮王于腦海中靜靜盤點各處局面,目下大局基本在可控之中,唯有一個變數在……而那個變數,在肉眼可見地壯大著。

常歲寧一路北上掃蕩之后,先去了太原,再去了朔方……

她的過人之處毋庸置疑,手段高明到所到之處幾乎盡數匍匐,皆愿為她所用。

可同時,她也真的太像阿尚了——

像到值此時機,仍往陰山而去。

那突然自太原而出的四萬騎兵,被她帶去陰山,即將要與崔璟手中的玄策軍一同抵御北狄。

這足以令各方聞風喪膽的龐大騎兵隊伍,便這樣被常歲寧與崔璟二人悉數用在了遙遠荒蕪的北境。

有些道理,分明只是拿來立世的說辭與手段,卻偏偏有人將它當了真,甘愿成為這道理之下的飛蛾。

李隱似有若無地喟嘆了一聲,似憐憫,似感嘆。

路上稍有顛簸,車內燭火搖曳,他抬手,動作看似慢條斯理,實則穩而精準地將晃動著的微弱燭光掐滅。

車內陷入了昏暗,車外無邊無際的雪光將天地映照得晶瑩剔透。

自朔方往北,倒是未再繼續下雪了。

除夕夜無月,卻有漫天星子,稠密地掛在夜幕之上,舉頭望去時,璀璨得攝人心神。

星海延綿,覆過重重山嶺,山的那邊有金色火星隨風飛揚飄灑,臨時扎起的營帳周圍堆滿了篝火,是一幅熱鬧的人間景象。

火堆上烤著干糧,只有糧食原本的焦香氣。

爐子上架著的大鐵鍋里熬著熱湯,咕嘟嘟地冒著熱氣,湯鍋里是昨日在山中獵來的獵物,冬日獵物不易得,肉少人多,清理干凈后,干脆全剁了丟進鍋里熬了湯,每人分上一碗,都能嘗嘗肉味兒。

兩塊干糧,一碗只灑了鹽巴的熱乎肉湯,便是將士們的年食了。

行軍路上有熱食可以下肚,已是很難得的事了,將士們都很知足。

沒人叫苦,也沒人覺著苦,尤其是當他們想到前方大軍正在拼死抵御北狄之時。

這五萬騎兵里,除去常歲寧的人,余下四萬皆是并州騎兵,他們從很早前便知道自己存在的使命,而使他們以騎兵的身份存在的那個人,歷來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此刻仍在最前方沖鋒陷陣,他們無法不敬佩,不心服。

一場意義明確的護國之戰,縱然艱難,卻勝在可以帶給將士們積極的自洽感。

他們坦蕩,勇敢,充實,殺敵時無需說服自己,因為他們無比確信自己每一次拔刀都在踐行對故土的忠誠,灑在身上的鮮血同時也是榮光,那既是對意志的淬煉也是完善。

這種坦蕩,反而讓他們擁有了在內亂中鏖戰的將士們所沒有的松弛感。

有士兵擊鼓,圍著篝火唱起歌謠,一人跑調帶跑一群人跟著跑調時,惹起一陣放肆的哄笑。

愁眉苦臉地抱著膝蓋烤火的一壺,沒忍住也哼哧一聲笑了,笑得鼻涕都竄了出來。

方才道沒人覺著苦,這話不完整,倒也有個例外,那便是一壺……一壺覺得自己可太苦了。

他這輩子都沒有跟著大軍這樣趕過路,雖多是裹著被子躺在堆放行軍用物的板車上,卻還是渾身顛得散了架,屁股都顛爛了。

一壺將自己此行歸納為四個字:替主從軍。

崔瑯心心念念著要去北境見長兄,卻被族人們死命攔下了——身為家主,平安活著也是一種本分。

家主身份貴重,不能擅自冒險,那便讓一個人代家主前去是……這個人便是一壺。

一壺臨行前,崔瑯再三叮囑他,見到長兄后,務必要替他完成三件事。

一壺時常在心里念叨著那三件事,每每想到最后一件,總感到有些為難。

為此犯難的一壺,對著面前的篝火嘆了口氣。

四下喧鬧中,常歲寧拿起了手邊的一串物件。

這便是她離開靈州時魏叔易所給之物,讓她除夕時放在身邊討吉利用的——拿綢帶擰成了彩繩,其上密密地編著一百枚銅錢,是民間常見的年節之物,有著壓祟討吉利的寓意。

常歲寧起初見了,覺得魏叔易的想法倒也稀奇,她本身便是不人不鬼的邪祟,哪里還用得著來壓祟……莫不是這廝嘴上說著不怕鬼,卻是拿來鎮她的吧?

但轉念一想,魏子顧歷來思慮周全,并非異想天開之輩,應不至于如此天真脫離實際,妄圖用區區百文錢來鎮她這大邪之物,世上斷沒有這樣一本萬萬利的買賣。

或許就是真的想給她討個吉利吧,到底是年節行軍呢,好意頭還是要有的。

常歲寧盤坐在火堆前,將那串倒是十分漂亮的壓歲錢在眼前拎得高了些,認真瞧了瞧,自語道:“那便愿吾大盛江河可再安,國運可再昌,忠勇將士可平安歸返,蒼生之苦難煎熬可早日止息,且以新年換世間新象,祛盡魑魅魍魎,開辟太平安年。”

大家晚安端午安康

如有侵權,請聯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