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清話事人小說>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清話事人-561 遼南第一巴圖魯,抽象又靠譜~
更新時間:2025-01-31  作者: 憂郁笑笑生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明智屋小說 | 大清話事人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正文如下:
561遼南第一巴圖魯,抽象又靠譜561遼南第一巴圖魯,抽象又靠譜←→:xqishuta

盛京將軍轄區,遼東半島。

旅順港東側,黃金山炮臺。

1名哨兵懶洋洋的靠在背風處,重復著機械無聊的日子。腳下是湛藍的大海,海邊是好似螞蟻蠕動的的工匠們。

風景不錯,可惜看膩了。

突然,

他擦了擦眼睛,瞪大眼睛望向南邊,海上的天際線出現了一排黑點!

“敵襲,海上敵襲。”

哨兵撕心裂肺的大吼,沖向一旁的號炮。

他顫抖著手臂點燃引線,2秒鐘后火星竄入炮膛,引燃膛內被塞的嚴嚴實實的火藥粉。

一聲炮響!

旅順港震驚。

看守兵丁、造船匠人、奴隸苦役都抬頭望向山頂。

一佐領竄出木屋,仰頭望著黃金山,嘀咕道:

“不會是誤發炮吧?”

話音未落,第二聲號炮響起。

沒錯,敵襲!

所有人立馬丟下工具瘋狂逃竄。

軍官們拔出佩刀高呼:

“備戰,備戰!”

“不要慌。”

“增援黃金山。”

海面之上,一支由18艘戰艦、12艘補給艦、8艘運兵船組成的船隊默默靠近。

艦隊指揮官韋子龍和靖海侯施令洋站在一起,同時舉起千里鏡眺望敵情。

“旅順港,東有黃金山,西有老虎半島,水道狹長,陸上群山環繞,真乃遼東第一天然軍港也。”

“侯爺說的對。海軍部準備將旅順作為北方艦隊的主基地,威海衛作為副基地。”

觀察許久,

韋子龍嘆了一口氣:

“放棄強攻,北上登陸。”

施令洋也點點頭,他望見了黃金山炮臺。

沒有陸軍的配合下,艦隊想強行進攻狹窄的旅順軍港,怕是瘋了。

施令洋心中暗想:

若自己是旅順港指揮官,在陸上安全的情況下,他可以守衛旅順10年,也不會讓一艘敵艦闖入。

無他,地理太優越了。

李郁自然記得當年隔壁鄰居小國是怎么進攻旅順的。先取得制海權,然后以陸軍登陸,繞道后方擊破旅順外圍陸地防御。

前人現成的思路,并且成功了,直接采用即可。

大型戰爭沒有太多的花巧,所謂的計策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意義甚微。

遠征艦隊此刻也秉承了陛下的戰略思路,繼續北上。

大連灣

地獄號單艦闖入偵查。

隨即,船員們驚喜的發現防御甚虛弱。

18世紀的清軍沒有多少海防意識,也沒遇到過從海面來的敵人。

自從開戰以來,吳軍也一直在內河湖作戰,極少搞海上奔襲。更沒有過以海軍進攻北方沿海的戰例。

所以,大連灣不曾修建炮臺。

地獄號上,有三分之一是規劃水手,他們大膽的放下舢板抵近偵查,測量水深。

乘坐舢板以鉛垂測量深度。

岸邊,一隊八旗騎兵沖來。

地獄號立即調整船舷,以艦載炮阻攔敵軍騎兵。

3匹戰馬在煙火中倒下,其余人連忙后撤,離開射程。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半個時辰后。

遠處聚集的八旗騎兵越來越多,從百余騎增加到上千騎,盯著舢板虎視眈眈。

為了適應時代,清廷取消熊岳副都統,新設金州副都統,開府建衙,并將旅順置于金州副都統之下。

除造船事務外,旅順一切事務皆歸副都統蘇順節制。

金州八旗軍營就在大連灣附近,故而增援來的十分快捷。

地獄號默默收回舢板,調頭駛出大連灣,上報,等待指揮官做出決定。

很明顯,只要運兵船登陸。

那些騎兵就會沖過來,將步兵趕進海里。

保險起見,艦隊繼續北上。

海岸線這么長,清軍不可能處處設防,他們想及時發現登陸地點并加以阻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蘇順望著消失在天際線的吳軍戰艦,大顆大顆汗珠滴下。

他意識到麻煩大了,戰馬不安的刨著蹄子。

“都統,怎么辦?”

“快馬通知盛京早做準備,再傳本官軍令,遼南要堅壁清野,各村寨屯的旗丁要么上盛京,要么下旅順。”

“都統,堅壁清野是什么意思?”

“除了能帶走的,其余一概燒毀。不留給吳軍一塊布。一粒糧食,一個奴隸。”

“各佐領監督執行。”

“若有不從者,無論滿漢,殺無赦。”

“嗻。”

首先燃起黑煙的是金州都統衙門

聞訊,坐鎮旅順港督造海船的工部右侍郎崇道驚的半天回不來神,他原是江寧將軍,后來獲罪幾經輾轉,被丟到老家做工頭。

整個人失魂落魄,念叨著:

“壞了,壞了。”

蘇順極度鄙夷的瞅了他一眼,接過了指揮權。

“即刻起,旅順戒嚴。”

“停止修建船只,從工匠夫役當中挑選強壯者編入步卒,其余人等發往各處加固陸上關隘。”

“所有旗丁必須住軍營,不得回家。”

“打開武庫,給所有旗眷發放武器,告訴他們,此乃國難,不分婦孺不分高低,如果吳軍打來了,就拿起武器和他們干,不要指望敵人能放我們一馬。”

“再調500輕騎攜帶干糧,隨本官執行堅壁清野。”

與此同時,

吳軍在北邊的貔子窩(普蘭店皮口鎮)登陸,一艘艘運兵船陸續靠岸,步兵們背著武器登上陸地。

貔子窩,歷史悠久。

大唐年間就是遼東地區的重要港口,至今依舊興旺,漁獲頗豐。

所以說,

遼東之土也屬于自古以來,并不是什么大清入關帶來的嫁妝。

所謂的“嫁妝論”,實乃包藏禍心。

整套理論都在試圖給普羅大眾灌輸一個“捆綁”理論:

我們必須要接受大清的一切。因為若不承認清統,就等于不承認清治下的疆域。

為了大局

我們得發自內心的接受大清300年,不許批判,不許有任何敵意。否則我們就是自愿放棄實控東北、西北、西南的法理。

乍一看,踏馬的好有道理。

法理哎!

實際十分荒誕。

拋開老祖宗曾對東北、西北、西南的實控程度不談,人類社會從來不是靠所謂的“法理”劃分勢力范圍的。

疆域,兵強馬壯者得之。

拿不到是因為還不夠強,沒有碾壓的實力,而不是缺乏法理。

哪怕在數百年后的所謂文明社會,所謂法理或許有部分意義,但絕不會超過3成,我們的星球是個講實力的場所。

也許是和平歲月久了

人類都快忘了生存的本質了,人這種生物什么時候這么講道理了?

猛犸象信嗎?

尼安特人信嗎?

施令洋正在和1名參謀交談:

“陛下真乃軍事奇才,雖衛霍重生亦不能敵。千里之外,彈指間灰飛煙滅。”

參謀笑笑,拱手道:

“靖海侯高見。陛下之方略,從未錯過。”

倆人將視線投向岸上。

登陸步兵此刻明顯兩極分化,一部分安然若素,一部分東倒西歪。

海軍陸戰隊是不暈船的,陸軍調暈的厲害。

施令洋嘆了一口氣,望著韋子龍:

“不如先安置休整一兩日,再戰吧?”

“行。”

戰艦下錨,士兵休整。

派遣少數精銳四出偵查,搜羅糧食物資。

很寧靜,清軍斥候都沒出現過。

此時,天已入秋,東北地區氣溫驟降。

而遼東由于被海洋環繞,地形特殊,屬于整個關外最為溫暖的存在。

溫暖,也是相對的。

下船的士兵們都穿上了厚厚的過膝棉大衣,頭戴護耳帽。

各處的軍情陸續傳來,偵查小隊攻破了兩處小小村寨,略有收獲,糧食、鹽巴、屋子、布匹、牲口

艦隊所攜帶的物資經不起太久消耗,彈藥以外物資大約還夠維持正常運轉18天。

所以,就地征糧尤為重要。

施令洋帶人四處攻打村寨。

所有人都明白,每多消耗一日,敵人就多一日的時間調兵遣將,遼東可是敵境。

如果不快速攻破旅順,一旦盛京援兵南下會很麻煩。

雖然說盛京將軍未必有那個魄力。即使有那個魄力,援兵一時半會也趕不到。

但,為將者切忌僥幸。

危機意識很重要。

休息1日后,韋子龍就迫不及待的調遣1000士兵沿著海岸線南下,同時調遣數艘戰艦一起南下。

海陸并進,互為支援。

先鋒行軍一路順利,直到看見了被燒毀的金州都統衙門。

一股不祥之兆涌上眾人心頭。

與此同時,

四處打野卻一無所獲的施令洋也令人送回消息——清軍在遼南堅壁清野。

金州副都統蘇順帶著500騎兵,在熊岳城以南堅壁清野。

殺敵一百,自損八百,此舉對遼東旗人包衣的生活傷害極大。

有的旗丁心懷大局,無條件執行,扶老攜幼開始逃亡。

有的旗丁極度不配合。

大莊河,一個平平無奇的沿海小鎮。大約位于貔子窩東北方向幾十里外,居住了2000多人,略顯繁華。

在遼南,就相當于鐵嶺、通遼一類的存在。

大城市!

一名鑲白旗小財主揪著韁繩,哀求道:

“蘇都統,我家三代人積攢的家產啊,為了這點家當,我阿瑪累得40歲就走了。”

“燒不得,燒不得啊。”

蘇順微微動容,還是狠心說道:

“吳軍已經在遼南登陸了。不燒,到時候都成了人家的軍資。”

“都統,多寬限幾日吧?我想辦法找人幫忙搬。”

“不可能,本官只給你們1個時辰。”

放眼望去,整個大莊河一片混亂。

所有人都在忙著套馬裝車,盡量把值錢東西帶走。一個時辰后,軍隊進場。

小財主家人丁不旺,妻子還帶著孩子回娘家探親了。他和僅有的仆人在1個時辰內搬不了多少財產。

對于這場飛來橫禍,他苦苦哀求,死活也不肯答應。

“放手。”

“都統,不能燒啊,我遼南小莊河郭絡羅氏3代的心血。”

蘇順緩緩抽出佩刀,猛地劈下。

不想體面,就幫你體面。為了大清。

一名佐領跑來低聲道:

“都統,時間到了。”

“燒!”

“嗻。”

騎兵們手持火把沿街縱火,將一間間木屋點燃后揚長而去。

旗丁們趕著大車哭天抹淚,一步三回頭,走向幾百里外的盛京城,迎接未知命運。

大莊河有王法,旗丁們至少沒有武裝反抗。

當蘇順帶著人趕到南邊的一處漁村,就沒這么輕松了。

“堅壁清野?清你媽個頭。”

漁民們一聽就炸了,拿出武器對峙,弓箭、魚叉、火繩槍一應俱全。

蘇順無奈,舉著腰牌:

“本官是盛京將軍任命的金州副都統,燒村是執行朝廷軍令,目的是不能讓物資資敵。”

“都是老旗人,你們要體諒。”

一老漢破口大罵:

“我去你媽的。”

“朝廷下令燒我們的房子?你說的那個朝廷,是旗人的朝廷?還是漢人的朝廷?”

蘇順臉色大變,恨得牙癢癢。

但還是很克制地試圖再次解釋:

“南邊的漢人軍隊已經登陸旅順了,你們可以暫時去盛京避一避。”

咻,一根箭矢擦著他頭盔飛過。

“鄉親們,拿起家伙和他們干。”

蘇順暴怒:

“殺,殺了他們。”

彪悍的漁民和沖進村子的騎兵廝殺到一塊。

兩刻鐘后,尸橫遍野。

全副武裝的騎兵來回沖殺劈砍。此刻,沒有同族只有敵我。

遼南,黑煙滾滾。

至少有3萬多旗人狼狽地朝著盛京方向撤退,他們憤怒、惶恐、驚懼。

所有人都在打聽:

咱大清到底怎么了?

和漢人的戰爭打成什么模樣了?

若不是十萬火急,即將亡國,八旗都統衙門怎么會在冬季來臨之前燒了大家的屋子?北方人都知道,燒屋子燒柴禾的行為和滅人滿門沒有什么區別。

盛京城,氣氛驟然緊張。

所有人臉色沉重,同時也被蘇順的大膽狠辣而震驚。

不過,蘇順他是對的。

讓遠道而來的吳軍無法就地補給,冬季來臨,大清就贏了。

“將軍,咱們要發援兵嗎?”

“你們且去發動包衣至城外挖溝。再派使攜本官手令去旅順告訴蘇順和崇道,堅持到明年開春,他們就是朝廷的功臣。本官會親自保舉他們。”

“嗻。”

待衙門內眾官散去。

盛京將軍弘響才低聲囑咐心腹:

“把蘇順、崇道的家小接到本官在城南的別院,好生伺候。”

“嗻。”

伺候是假,監視是真。

仗打到這份上,弘響誰也不敢信。

八旗兵將所有漢人不論官民一概趕到城外,凈身出戶,在風雪里自謀生路。

如今的盛京,貴人多,銀子多。

京城的八旗貴胄們總覺得盛京是滿人的老家,是祖宗的龍興之地,皇上絕對不可能放棄。

且有山海關擋著,保險系數很高。

加上京城謠言四起,都在說:

朝廷正和南邊議和,準備以山海關為界,富庶之地皆歸吳,互不侵犯。大清皇帝改稱后金大汗,尊吳皇為叔皇帝,并且年年納貢。

謠言,就是遙遠的預言。

四九城的京旗子弟都知道,不信謠,你信什么?這年頭,想活好點,您就得信點謠。:xqishuta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