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清話事人小說>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清話事人-573 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
更新時間:2025-01-31  作者: 憂郁笑笑生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明智屋小說 | 大清話事人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正文如下:
573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573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xqishuta

春節前的蘇州府,生機勃勃,萬物競發。

擁有50臺蒸汽機的江南紡織廠

一管事走進噪音隆隆的紡紗車間,站在椅子上,用最大的聲音吼道:

“機器不能停,外面的船等著拉貨。”

“各位,辛苦辛苦啊。從今天開始到元宵之前,所有人的工錢按照3倍發。”

“除夕夜咱們廠設宴,在崗工人全部上桌吃飯,雞鴨魚肉,管夠。”

眾人紛紛點頭。

頭頂掛著一大橫幅:

產量!產量!還是產量!

工廠門外,貼著告示:

凡能提高產量、升級工藝之本廠人員,方案一經采用,視效果大小賞銀20兩至1000兩。

懸賞是真的,而且效率超高。

上午匯報,上午就給賞銀,中午就開始改進。

一線的工人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他們在和機器打交道的時候確實能夠發現許多影響產量的痛點。

蒸汽機可以提供動力,但是動力傳輸和生產環節的不合理設計還有很多很多。

完善,再完善。

只為了提高產量。

各家工廠甚至派遣臥底到同行那偷師。

一家改良,家家改良。

軍備競賽是這樣的。一旦開啟就沒法停止。誰不跟,誰就會被同行卷死。

不止是江南紡織廠,吳國境內的幾百家輕重工業工廠都陷入了產量焦慮。

始作俑者——吳皇。

方式——金錢激勵。

奉旨,

采購署坐鎮大運河畔的胥江碼頭,用《借款條約》借來的首批1500萬兩白銀支付貨款,來多少,就收多少。

棉紡制品、鐵制品是采購大頭!其余還有各類生活必需品零零總總20余項。

誰的產能大,誰就能拿走更多的銀子。

闖關東、下南洋。

時代的大潮面前,機遇和風險并存,無數空白等待填補。

吳廷已經昭告天下,

無論是文官、武官、士兵、商賈、技術工、農民、乃至乞丐茲要愿意投身移民大潮,接受朝廷安排,下船之日皆可實現小小的階層跨越。

最差,也給50畝田。

主動報名移民之人又細分為兩類:

一類是分母,一類是分子。

分母,是數量龐大的普通移民。分子是官吏、巡警、技術工、商人。

通過分子將帝國意志下沉到分母。

總言而之,

分母多是經濟窘迫之人,吸引他們的是——擁有自己的田地。

宣傳署火力全開,吹的天花亂墜。

在那些說書先生嘴里。

關外的畫風是這樣的:

一把攥出油、一眼望不到頭的黑土地,插根筷子也能發芽,去了就圈地,都是無主的良田。

想吃白米,自己種。

想吃肉,去山里挖幾個陷坑。

想吃魚,撒網撈。

想蓋房子,想燒火,自己砍,到處都是樹。

南洋的畫風是這樣的:

一年到頭都暖和,沒有冬天。

一年三熟,沒有干旱。

官府允許每戶抓2個土著當耕牛。

持續了數月的民間宣傳

吳廷終于把移民話題給炒起來了,讓民間產生了模糊印象——出去了,就是人上人?

吳廷新成立了殖民部,陛下親自兼任以表決心。

各省報名的人不少。

兩廣福建百姓適應濕熱氣候,盡量安排去南洋。

湖北、安徽、江西人扛凍,盡量安排去關外。

唯獨在江南反響平平,甚至可稱為冷淡。江南人向來是這樣的,對外面一屑不顧。

關外?呸。

南洋?呸呸呸。

隨你說的天花亂墜,我就認為天底下有比江南更好的地兒。我一步都不挪,死也不挪。

這么好的事,不如讓給老鄉們吧。

南方小規模移民和既定的北方流民充實關外的安排并不沖突。同樣,和既定的南洋土地抵給巨商也不沖突。

出發點是:摻沙子。

南洋和關外絕對不能鐵板一塊,制約是必須的。

帝國只有一人可以呼風喚雨,那就是陛下!

在一片激進的氣氛下,

吳國的老朋友,撒克遜東印度公司總督阿德萊德又來了。

這是他第三次造訪江南。在之前雙方已具備了良好的互信。

他此行目的是盡快出手爪哇島,換成戰爭經費!

談判很順利很輕松。

財政大臣胡雪余、海軍部副大臣劉武出面接待。

雙方只不過是順水推舟地執行之前早已商議好的秘密計劃罷了——每一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售價10萬英鎊。

這個價格,相當于一艘最新式的一級風帆戰列艦。

“二位大臣,經過大致估算爪哇島的面積在15至20萬平方公里左右。秉承國王和首相之囑咐,高度重視兩國友好關系,咳咳。故而作價150萬英鎊。”

胡雪余點點頭,補充道:

“價錢沒問題,不過不能一次性付清,得分期。伯爵大人莫要緊張,畢竟我們的軍隊還未曾踏上爪哇,不知那邊是何情況?”

阿德萊德略一思索,說道:

“貴國的意思是?”

“東印度公司的戰艦提供護航,將我們的人護送至巴達維亞。暫定35萬人,每送一批,我們就付一次款。”

“如您所愿,我親愛的大臣。”

150萬英鎊折合白銀大約450萬兩,雙方約定分12次付清。

不過,

阿德萊德強烈要求將其中的200萬兩換成實物。

出于友誼,胡雪余欣然答應。

雙方心照不宣,如此一來,唐寧街即將有150萬英鎊的戰爭經費入帳,一分不少。

以阿德萊德為首的公司高層亦可分潤30萬英鎊。

可謂是一樁完美而典型的國際商業交易。

18世紀的外交還比較質樸,萬物皆可售賣,包括土地,包括奴隸,包括一切。

當合同簽署完畢,阿德萊德率先舉杯。

“為了兩國的友誼,為了吳皇陛下的健康,干杯!”

“干杯!”

參與談判的所有人一飲而盡!

酒宴之后,是私人聊天。

束縛更少,信息量更大。

“伯爵閣下,可否講講皇家海軍在南洋的進展?”

“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海外作戰,皇家海軍8艘戰艦配合公司雇傭軍,擊沉了尼德蘭人的11艘戰艦,攻陷堡壘3處,擊斃尼德蘭士兵900人,俘虜500余人,繳獲了50多艘商船。”

“貴軍已經拿下了馬六甲?”

“是的。”

阿德萊德笑容燦爛,身為撒克遜貴族,驕傲啊。

在他的指揮之下,公司雇傭軍付出了1500人的代價扼住了東西方的航線樞紐。

雖然花旗戰爭依舊是泥潭,但東方總算出現了亮點。

唐寧街會為自己歡呼的。

希望盟友過的好,又不希望盟友過的這么好。

“不簡單,不簡單吶。”胡雪余心不在焉,酸溜溜的問道,“那爪哇呢?”

“皇家海軍英勇奮戰,先擊敗了尼德蘭人的艦隊取得了制海權,炮擊巴達維亞港口,同時派遣雇傭軍登陸,巴達維亞總督是位真正的紳士。他沒有抵抗,直接豎起了白旗。”

“這么順利?”

“啊,其實也不是很順利的。在搶奪制海權時,公司損失了好幾艘嶄新的最好的戰艦,還消耗了大量彈藥,雇傭軍的撫恤金又是一大筆。甚至還損失了2名少校,10余名尉官,好幾百名優秀水手。真該死”

胡雪余:“……”

阿德萊德臉不紅,心不跳。

繼續說起了一件趣事:

“不過有了貴國的援助,倫敦方面已經改變了在花旗殖民地的戰爭策略。”

“哦?”

“因為王國陸軍數量有限,所以首相大人雇傭了15000名黑森士兵參戰。”

“黑森?”

“一個面積小、山地多、窮的當褲子的日耳曼小公國,就和你們鄰居扶桑的大名差不多。”

“黑森士兵很能打?”

“主要是能吃苦,還不怕死,還很便宜。”

胡雪余忍不住問道:

“黑森公國愿意?”

“路德維希伯爵欣喜若狂,向倫敦索取了一大筆金子。此外,黑森士兵們的服裝、軍械、餉銀、撫恤一概由倫敦承擔。您可能不知道,黑森太窮,他們唯一能拿出來用于交換的物資,就是人!”

胡雪余恍然大悟

這個思路不錯,好。

正規的吳軍太貴,太燒錢。以后可以建議陛下弄點很便宜的炮灰到海外打仗。

天底下有的是這樣的人。

每人一桿燧發槍一把刺刀,打仗嗷嗷狠,不知死活,這該多好啊。

“伯爵先生,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請講。”

“鄙人有幾個親戚想在您的治下做點小生意,倒騰點俏貨。”

“您放心,您的親戚就是在下的親戚。”

“多謝關照。”

兩頭老狐貍說說笑笑,繼續聊起了世界大格局。

《撒克遜向吳國轉讓爪哇殖民地條約》次日就得到了批準,吳皇署名并加蓋玉璽。

瞬間,

消息傳到了松江府的各國商館。

各國震驚,紛紛打聽條約背后的內幕。

外務部的官員在公開場合告訴所有洋商:

這只是一樁普通的商業行為,無關帝國立場,無關戰爭。

吳國堅持和平、自由的對外策略,希望與歐陸諸國擴大皇室和民間層間的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往。

同時,提倡自由貿易。

這個理念很先進,很罕見。雖然沒人響應,但是不妨先提著,考慮先在歐洲見報,吹噓一通。

之后,外務部又緊急召見尼德蘭在吳商人。

以商業代表皮特為首的尼德蘭人最近一直沒睡好,黑眼圈,憔悴的很。他們很害怕被吳廷抓了送給撒克遜人。

然而,

外務部的官員和藹可親,告訴在場的所有人。

“吳國近期無對某一國發動戰爭的打算。用購買的方式取得海外殖民地,而不是用戰爭手段搶奪,就是最好的證明。”

“購買爪哇島,并不代表對尼德蘭存有惡意。”

“相反,在帝國和爪哇境內的尼德蘭商人依舊享有一切權益,在商業領域可任意行事,不受任何歧視。一切照舊。”

最后,

還笑盈盈的遞給皮特一張燙金請帖。

“陛下的新年團拜會邀請您準時參加。”

尼德蘭商人怎么看?

當然是牢牢抓住救命稻草啦。

倫敦已經對阿姆斯特丹正式宣戰了。

皇家海軍在全世界炮擊尼德蘭商船,扣押尼德蘭商人,進攻尼德蘭的殖民地。

在兩國的戰爭狀態結束之前,繼續滯留吳國才是最安全的。懸掛尼德蘭旗幟的商船,在南海航線上將成為皇家海軍的獵物。

辦法就是,掛吳國的旗。

皮特登門,和江浙海運協會秘談后,雙方簽訂合同,合伙經營幾條成熟的商業航線。

廣州——巴達維亞

廣州——馬尼拉

太倉——長崎

這一年里,

德川幕府對清、吳表示出了極大警惕,不對任何一方示好,也不得罪任何一方。

疏離感特別強烈。

幕府甚至開始嚴格控制了雙方海貿生意規模,增設炮臺,增加海岸巡邏隊。

吳廷內部認為,德川幕府懷有敵意。

至于敵意從何處來,不得而知。

尼德蘭和扶桑的友誼是獨一份的,是閉關鎖國的扶桑國唯一能接受的西夷商人。長崎當地甚至有所謂的“蘭學”。

合作,雙贏。

吳廷利用尼德蘭人的人脈、航運經驗,進一步走向海洋。

尼德蘭人利用吳廷的庇護,繼續安全的掙錢。

至此,

吳皇的算計一步不差,開始大舉染指南洋。

臘月,本該是輕松悠閑的一個月。

吳廷上下卻忙瘋了。

陸軍部和海軍部的官員不斷出入皇宮,更新北伐的最新進展。

“按照陛下指示,將完成3個月整訓的新兵編成第8、第9、第10野戰軍團。此外,輕騎兵軍團擴編至6000人,所缺戰馬暫由滇馬補齊。”

“服裝、軍械、彈藥、工具、各類輜重都到位了嗎?”

“回陛下,還差2成。”

“抓緊。”

“陛下,海軍該作何安排?”

“待陸軍先控制了巴達維亞之后,南洋艦隊考慮一半船只移防巴達維亞。其余艦隊所有大型戰艦于正月初五之前至崇明集結,準備北上。長江艦隊(內河艦隊)駐防岳陽,防御四川。”

“陛下,駐皖北的第2軍團以及胡之晃部再次詢問,何時發起進攻?”

“正月初5,良辰吉日,正適合用兵。在這之前第2軍團務必肅清皖北,絕不能后院起火。”

“陛下,南方各省的存糧留下幾成?”

李郁思路清晰,不假思索:

“3成!”

“其余存糧全部北運用于安置流民。糧食就是人心,沒有糧,即使北伐成功了,中原山東直隸的秩序也恢復不了。

“讓福成升任廣東巡撫,兼著商業大臣。出面組織協調廣東商人從南洋買糧回來,多多益善,半年之內必須進口8000萬石。此外,讓南洋各國的米商多多運米。主動為寡人分憂者。日后,會有他們的好處。”

“通知黃肆,大員島出產的多余糧食必須全部運至大陸,私自走私大米者,不論何人,殺無赦。”

經濟大臣范京主動請纓:

“陛下,臣請離京南下,坐鎮廣州,組織移民爪哇。”

工業大臣杜仁也起身:

“臣請巡視杭州、湖州、馬鞍山、大冶以及廣州的各大工廠,解決問題,督促生產,擴大產能,保證陛下北伐軍需不斷。”

望著眾人,李郁笑道:

“諸位辛苦了。為了帝國,明年春節咱們君臣同聚一堂。”

“萬歲,萬歲!”

眾臣歡呼。

軍法署署長最后開口:

“陛下,旅順之敗負有全部責任的上尉王仁該如何處置?”

李郁很平靜說道:

“軍法無情!他葬送了一千多名精銳士兵,沒有理由活下去。”

“正月之后執行,通知家人,抓緊這一個月時間里留個后。看在他叔父的份上。”

眾人默然,氣氛略尷尬。

李郁繼續口授:

“此外,追授施令洋為帝國海軍大臣,追封公爵。把基隆煤礦賞給施家,選拔10位施家子弟進入文官學校讀書。通知施秉仁回蘇州,受封世襲靖海公,寡人將任命他為巴達維亞總督暨南洋艦隊。”

“即日起,取消海峽艦隊編制。戰艦一半給南洋艦隊,一半歸衛戍艦隊。所有施家舊部可自由選擇并入南洋艦隊或者衛戍艦隊。”

“陛下圣明。”:xqishuta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