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109.第106章,更改,難題(第一更)夜間模式→109.第106章,更改,難題(第一更):,,,,,,,,,,
第106章,更改,難題(第一更)
今天的運動場,有微風,還好不大。
“各就各位!”
羅樹江喊這個話,跟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
半天都沒有喊到準備,更別說吹口哨了。
急死人了都!
準備!
口哨聲響起,陳國華他們都跟離弦之箭一樣躥了出去。
終點處這邊,段云平和楊立青兩人,笑瞇瞇地閑聊著,不時地點評幾句,誰爆發力強,誰跑得更快,誰又領先了。
除了陳國華和黃克誠這兩位年輕人之外,還有其他幾人。
嗯,是保衛科的那些人。
楊立青此次帶隊過來京城,也是帶了保衛科的人馬。
這個時節并不算太平,出門要帶槍,這樣才行。
所以他這邊出了兩位保衛科的人,余懋成和王懷水兩個北汽制造廠的保衛科隊員,也參加了比賽。
他們倆本來就是要參加百米項目的,這次算是提前比賽了。
“窩草,陳國華跑這么快?”
伴隨著眾人來到五十米左右的位置,余懋成發現了自己身前的陳國華,心里頓時一驚。
后者起跑反應速度還算可以,奈何起步時的爆發力,還是差了一些。
畢竟陳國華沒怎么練習過短跑,還是更熟悉長跑。
但他耐力十分不錯,所以到了二十米之后,他就開始跟上來了。
他的步頻跟王懷水是差不多的,然而陳國華的步長卻更長一些。
因此,五十米的時候,陳國華就比余懋成和王懷水兩人還快半個身位了。
至于黃克誠,盡管他蹬地速度很快,跟機關槍似的。
然而身高是一個劣勢,加上陳國華的步頻也不差,耐力更勝一籌。
所以,黃克誠很快就被陳國華甩在身后了。
八十米位置的時候,陳國華已經一馬當先,處在最前面的位置了。
“老楊,你看,哈哈,我就說小陳很厲害嘛,你還不信。”
看到陳國華他們拼命奔跑的樣子,段云平哈哈大笑。
旁邊的楊立青,臉色一黑,甕聲道:
“都還沒結束,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就只剩下二十米了,嘴硬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因此,段云平都還沒回話呢,陳國華就率先沖過終點了。
“老楊,你剛才說什么來著?”
看到陳國華已經贏了,段云平更開心了。
楊立青冷哼一聲,沒再吱聲了。
結果已經出來了,黃克誠羞愧到不敢見人了。
而拿著計時秒表的裁判卻在這個時候,沖著段云平大喊:
“段書記,十秒三六,陳組長剛才跑出了十秒三六的好成績”
裁判特別激動,他是知道一些百米記錄的,所以才會如此大聲呼喊。
正在喘氣的陳國華,聽到這個成績,也是驚訝不已:不是我的成績吧?
十秒三六是什么成績?
在后世,國家一級運動員一百米的標準就是十秒九三的成績,這個是電子計時的成績。
現如今是裁判手掐秒表,十秒三六的成績肯定是快了很多。
按照電子計時的成績,應該是十秒六六到十秒七六左右。
即便如此,陳國華也達到了一級運動員的標準。
不過這個時代并沒有這樣的運動員劃分標準,而是勞衛制。
“真的有這么好的成績?”
段云平也吃驚不已,直到他看見裁判手中秒表上面的數字之后,這才沖陳國華招手道:
“小陳,伱快過來,你跑了十秒三六啊!”
后者心中一驚:窩草,自己真的跑這么快?
他都沒有訓練過一百米,居然還能跑這么快?
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啊。
可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盡管這個時代的秒表,是一種機械計時表,陳國華也不確定是不是那種十分之一秒的機械秒表。
因為如果是這種機械秒表的話,那么它跟實際電子計時數據會相差零點六秒以上。
意味著,即便陳國華在這個時代跑出九秒五八,在后世的電子計時面前,也就是十秒出頭左右。
誤差在零點六秒以上,可見這個時代的秒表跟后世的電子計時,差距有多大了。
但盡管如此,陳國華還是挺高興的。
跑得快嘛,誰又不喜歡呢?
“你小子之前還說不報名一百米?你這不是浪費自己的天賦嘛?”
段云平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我看你這個成績,比一級運動員都要快了,要不是市運動會已經過去了,我都有要讓你參加京城市運動會了.”
“你回去就趕緊給我改了,跑什么三千米?也別跳高了,就改成一百米和兩百米這兩個項目。”
陳國華聞言,面露難色,道:
“領導,我已經報名了呀,而且我最近都在訓練長跑和跳高,改成百米項目的話,我再訓練也來不及了呀。”
“怎么就來不及了?”段云平聞言,更加生氣了。
態度強硬,就是要讓陳國華改報名項目,百米沖刺這樣刺激的項目,比什么都強。
然而,陳國華卻想著獎品的事兒,很不想改。
見他猶豫遲疑,段云平知道他糾結的點之后,更生氣了。
“你要是跑百米項目,不是更有保障么?”
“再有啊,就算你在運動會上面沒有拿到自行車的獎勵,之后你抓緊時間,搞出一點發明創造來,我親自從我私人工資里拿出錢來,獎勵你一臺自行車,行不行?”
旁邊的羅樹江等人,頓時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段書記對陳國華也太好了吧?
要不是羅樹江他們可以確定陳國華不是段云平的私生子,這個時候,他們都要懷疑了兩人之間是不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關系了。
而楊立青和黃克誠等人聽到段云平后面那句話,更加無語。
發明創造,是說有就有的么?
怎么聽段云平的意思,只要陳國華愿意,這發明創造隨時都可以有?
簡直逆天了。
“就按照我說的話,改成一百米項目和兩百米項目,你最近這十多天,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抽時間多訓練一下。”
“我告訴你啊,到時候我會親自來運動場檢查的,你小子可別給我打馬虎眼糊弄我,聽到沒有?”
見陳國華無奈點頭,段云平這才開心地笑了出來。
旋即又說道:
“對了,我記得前幾年好像頒布了一個什么勞衛制,過兩天我讓人找來資料給你看看,你的成績應該可以評選為一級運動員的。”
陳國華聞言,自然沒有說什么。
此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臨走的時候,陳國華還發現,段云平已經摟著楊立青的脖子,大聲炫耀著什么。
后者的臉色,應該不太好看吧?
管他呢,陳國華沒在意這些。
中午,他回家吃飯,跟家里人說了一下這事兒。
云婉裳、于沫離、陳小月她們都十分驚訝,然后忙不迭地表示,那下午去學校測試一下。
翠胡同附近就有不少學校,而且距離六十五中還很近呢。
于是,吃過午飯后,下午兩點多,陳國華他們就來到了六十五中。
門口站崗的還是董大爺。
老大爺看到陳國華來了,一張老臉十分高興。
愣是拉著陳國華聊了好一會兒,才放他們進去。
學校的運動場上,此時的周末,學校都沒有多少人,運動場更是沒人。
于是,于沫離掐著從學校借來的秒表,站在終點處進行測試。
吹口哨的變成了陳小月,觀眾則是云婉裳、胡萍姑、陳援朝和小梅兩小只。
不多時,陳國華第一次測試的成績出來了,十秒三一,比之前在工廠的時候,還快了呢。
陳國華很快就知道了,肯定是于沫離掐秒表的時間,慢了。
要不然就是他跑過終點時,快了。
這就是手動計時的誤差,難以抹平。
電子計時,就完全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畢竟零點零一秒的誤差,對運動員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差距。
隨后,他們又進行了好幾次的測試,但成績都在十秒二八到十秒三四之間徘徊。
短時間內來說,陳國華的短跑是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了。
除非他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跑步姿勢、步頻等等,方法如果用對了,加上更科學的訓練辦法,即便現在還剩下十天出頭,應該也還來得及。
于是,陳國華在當天晚上回到家里之后,睡覺之前,躺在床上仔細尋找相關資料。
并且也找到了段云平所說的那個勞衛制。
一九五四年五月開始,準備勞動與保衛祖國體育制度暫行條例就開始全國試行。
這個簡稱為勞衛制的制度,總共有三個等級,少年級、一級和二級。
少年級是最低層次的,然后是一級,接著才是二級。
等到二級達標之后,就是運動員標準了。
運動員等級總共有五個,分別是少年級、三級、二級、一級運動員和運動健將。
勞二級的標準是一百米賽跑十三點八秒,三千米賽跑是十二分十秒的成績,才算是達標。
一級運動員的標準是一百米賽跑十一點三秒,運動健將的話,一百米賽跑需要達到十秒五零的成績。
看完這些標準之后,陳國華覺得自己應該是可以拿到運動健將稱號的。
只不過,必須得參加大型賽事才行,比如京城市舉行的,或者說此次北汽制造廠舉辦運動會,那也算。
從五四年開始,勞衛制的推行,以及領導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全國都掀起了全民運動的熱潮。
這也是北汽制造廠都自己舉辦運動會的原因之一。
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都有自己的運動會、舞會等等。
可以說,娛樂生活也不算欠缺,只不過都固定了時間而已。
比如全民都參與的廣播體操,每天上午十點左右,就會有這個課間操。
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大學,都一樣有課間操。
就挺神奇的一件事。
并且廣播體操期間,連普通大眾聽到了,都會停下來動一下,非常有意思。
第二天凌晨三點半,陳國華再次出門了。
鴿子市,等他收購了五十多斤大米之后,終于見到了袁永新。
昨天他約的那位二道販子,是三天后才進行交易。
并且是否可以達成交易,陳國華也不敢保證。
因此他只要有空,就會跑來鴿子市這邊轉悠。
畢竟現在已經十月份了,再不抓緊時間收購糧食,馬上就是冬天了。
大冬天的時間,他肯定不想出門啊。
京城的冬天,那可是零下十三四度啊,老冷了。
舒舒服服地躺在暖烘烘的被窩里,它不香么?
“喲,同志您好,好久不見啊,最近我可是聽說有人要收購糧食,當時我就在想,肯定是您.”
剛見面,袁永新便自來熟地說道,十分熱情。
這可把陳國華給樂壞了。
總算是見著熟人了,這次應該沒什么大問題了吧?
“袁同志,我這次可是來了大單子,就看您能不能吃得下了。”
“沒問題,您直說便是,如果吃不下,我自會找關系,合力吃下您的大單。”
陳國華見狀,也不跟對方廢話,直接報了一萬斤大米和一千斤面粉的超級大單子。
這可把袁永新給嚇了一跳。
旋即又開心地跟陳國華連著確認了好幾遍,這才激動不已地轉圈圈。
很明顯,這么大的單子,袁永新是很想一口吃下來的。
然而,太冒險啊!
如此多的糧食,光是運輸就成了大問題。
似乎是明白對方的顧慮,陳國華表示,交易地點可以放在城外。
盡管此時已經不分什么城內城外了,因為京城的城墻都已經拆完了。
加上城外很多地方,其實比城內還要多人呢。
比起朝陽門外的這些地方,全都是汽車工廠,最近的第二汽車制造廠,廠址已經選定了呢。
光華路都快成為汽車廠一條街了。
因此,甭管是城內還是城外,人都不少。
但相比較而言,城外更方便一些。
“如果您還擔心的話,那我們可以參考之前的交易來,分十次交易,每次一千一百斤,如何?”
陳國華又主動說道。
反正不管怎么樣,他只需要把糧食收進空間戒指之后,便可以輕松逃跑了。
所以他完全無懼巡邏隊。
袁永新聞言,當機立斷地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也表示,需要三天的時間來準備。
對此,陳國華表示理解,那就定在四天后進行交易。
結束之后,陳國華就回到翠胡同,上床睡了個回籠覺。
既然已經改了訓練項目,加上白天還能申請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陳國華就不打算繼續晨跑了。
十月上旬的京城,氣溫已經開始涼了。
因此,還是別晨跑了。
今天是周一,陳國華不需要回工廠上班。
于是上午的時候,他便來到了中科院學習。
至于說北大那邊,圖書館已經見不著他的身影了。
計算機室內,陳國華此刻正聽著夏培肅跟閔乃大等人正在討論104型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他們需要把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升到每秒一萬次或者以上。
畢竟現如今的103型計算機,也才每秒一千五百次,還是太慢了,不符合他們的最初要求。
坐在座位上的陳國華,看似認真聽講,其實已經神游天外了。
因為他在查閱腦海里生物硬盤的知識。
在計算機領域,內地是落后了別人整整十年的代差。
盡管現在已經研發出了以電子管為代表的103型計算機,并且正常研制每秒運算速度一萬次的104型計算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家外國已經研制出了每秒幾十萬次運算速度的全晶體管rca501型計算機。
與此同時,主存儲器的存貯量也從幾千字節一下子提高到了十萬字節以上。
如此一來,內地跟人家外國的代差,就更大了。
原時空,內地是在六四年八月份,才成功研制出441b型晶體管計算機,比外國足足晚了六年。
一步慢,步步慢。
“國華,你在想什么呢?怎么沒認真聽講?”
突然,夏培肅的話,讓陳國華回到了現實當中。
“哦,夏教授,我剛才在想一件事,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研發出了每秒一千五百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為什么不能直接研發十萬或者幾十萬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呢?”
聽到他這么說,閔乃大、王傳英、吳幾康等人都搖頭笑了出來。
夏培肅一張臉頓時黑了下來,只不過他還沒呵斥陳國華呢,就被華羅庚搶先了。
“小陳,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有些好高騖遠了,我們很難實現啊.”
別說是十萬幾十萬次的運算速度了,便是每秒一萬次的運算速度,對他們來說,難度系數也是非常大的。
眾所周知,電子管是被封閉在玻璃容器當中的陰極電子發射部分、控制柵極、加速柵極、陽極、陰險被焊接在管基上的玻璃管。
這東西的結構、物理原理、功耗效率、可靠性和壽命等等,都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然而,這里面就涉及到了技術!
內地的人才奇缺,這是擺在現實中的一大難題。
除了人才之外,還有就是物質條件、科研環境等等,都非常非常差勁。
“對啊,華院士說得對,小陳啊,你知道電子管有多昂貴么?”
閔乃大聞言,也是感慨萬千地自問自答道。
“前段時間我剛去了金陵無線電廠,他們廠接了一個任務,研制一款落地式手印、電唱、錄音三用機器.”
“這一款收音機所使用的電子管材料費用就超過了一百二十元人民幣,這還僅僅只是電子管.”
聽到對方提起這一款三用機,陳國華很快就在生物硬盤里面搜索到了。
這是一款熊貓牌150l型三用機,是由特級收音機、四速自動落片式電唱機和雙速盤式磁帶錄音機組成的收錄唱三用機。
也是為了迎接建國十周年大慶,由一機部十局下達的任務。
原時空是在五九年五月份研制成功,總共生產了兩百臺,售價是六百四十元,當時就裝備在大會堂和駐外使館。
“國華,你要認真聽講,華院士、閔組長他們說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目前所遇到的難題。”
夏培肅苦口婆心地說道:
“而且你可能還不知道,國防科委組織那邊給我們單位的撥款也僅僅只是十二萬元人民幣而已”
“很多材料、設備都是需要進口,我們也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啊”
別以為十二萬元就非常多了,要知道,這可是計算機。
電子管的計算機,那可是比一個大衣柜還要大的東西。
就像剛才閔乃大提及的電子管價格,僅僅只是一臺收音機里面用到的電子管,費就上百塊錢了。
那么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設備呢?
所以,十二萬的撥款,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只能省著來。
“華院士,我記得您之前好像提及過晶體管對吧?那是一個半導體三極管,在十一年前的白頭鷹就已經研制出了這樣的晶體管,對么?”
突然,陳國華朝華羅庚問道。
此事還是后者在之前提及過的訊息,是一九四七年,貝爾電話實驗室研制出來的第一個半導體三極管。
這玩意兒早就被報道了出來。
甚至在五六年的時候,人家ibm這家上市公司就已經在新聞上面披露了,不再設計使用電子管的機器,所有的計算機和打卡機都要實現晶體管化。
上市公司的計劃,都必須要匯報給市場投資者,這些都可以在新聞上面找到。
關于計算機研發工作,遠在港島的華潤公司等單位,都會收集相關資料。
何況,華羅庚等人,其實也不是一直都待在京城,他們也是會出國做學術訪問的。
比如五三年的時候,華羅庚就前往北方國家,同時還前往熊鴨梨,出席了二戰后首次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
“對,我知道小陳你想說什么,但我們目前無法做到,沒錢。”
華羅庚直接開口了,陳國華瞬間啞火。
后者其實也明白,并不僅僅只是沒錢那么簡單。
沒有錢購買設備,沒有足夠多的人才參與到科研當中。
否則的話,夏培肅也不會對陳國華這樣的人才,那么饑渴了。
畢竟不管怎么說,陳國華也只是一個剛上大一的新生罷了。
換做是二零二三年,本科生連成為教授的科研狗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大一新生了。
“好了,別胡思亂想了,我們繼續吧。”
夏培肅開口,陳國華聞言,還想再掙扎一下,道:
“華院士,閔組長,夏教授,王教授,你們有沒有想過,電子管那么貴,而且不管是物理原理還是功耗等,全都不如晶體管”
“盡管我們也都很清楚,我們沒有錢,無法一步到位,直接研發晶體管計算機,但總要有個目標吧?”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