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16章,訂婚和買賣
正文如下:
Hi,賬號:熱門:第116章,訂婚和買賣(求訂閱)夜間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海螺的曹阿蠻:、、、、、

光華路,北汽制造廠。

十一月最后一天,今冬第一場連續的大暴雪,已經襲來。

當陳國華一路火花帶閃電地跑到北汽運動場的時候,夏孟遠、葉茂昌、王懷水他們正在清理著大棚頂的積雪呢。

積雪不多,但他們一直在掃。

畢竟雪很大,一直持續著,好像沒有停的樣子。

“陳組長,您又來了?別擔心,我們會看護好這大棚的,您趕快回去睡著吧。”

看清楚是陳國華之后,葉茂昌幾人便連忙勸說道。

就是他們的語氣哆嗦著,這可不是嚇的,而是太冷了。

明明大棚里的溫度還蠻高的,但他們現在不能進去。

因為一旦暴風雪來臨,必須關閉所有通風口和進出口。

其實,保衛科辦公室也是挺暖和的,畢竟保衛科是必須二十四小時值班的,辦公室內的鍋爐自然是一直開著的。

“辛苦你們了!”

陳國華感慨了一句,還得是保衛科的同志,值得信任啊。

特別是老夏,明明那么老了,干活卻絲毫不打折扣。

反觀昨天的那個聞國椿,那真的是一點擔當都沒有。

隨后,他又去了一趟合作社這邊,今天倒是好很多了,已經有人在清理積雪了,這倒是沒有什么大事兒。

不過就在陳國華以為一切都還好的時候,合作社的身后,卻突然傳來了不太響亮的轟隆聲。

畢竟風雪怒號,所以聽不太清楚也十分正常。

他沒遲疑,循著聲音就找了過去。

果然,走了一會兒,他就看到了一處倒塌的房屋。

這地方應該是今年七八月份簡易搭建的房屋。

北汽制造廠是幾年前就劃拉了一大片土地,開始建造一期、二期的新廠。

一期廠房建好了,卻沒想到在今年七月份,北汽制造廠一下子就膨脹了起來。

導致很人員暴增,很多人都來不及安排。

就好像是陳國華之前所在的九十八號院東廂房這處房子,在他清理之后,就還給了北汽制造廠。

后來他才知道,這房子給了吳禮義和李壽同。

兩人都是大學生,這處房子給他們,也十分正常。

這是兩間房,他們倆暫時又還沒有成家,加上當時房源緊張,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有人嗎?”

此時,陳國華看到房子倒塌了,趕緊大聲喊道。

簡易搭建的房子,是從速搭建起來的,質量堪憂。

因此這會兒很快倒塌,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在.”

在他扒拉開部分木板之后,頓時聽到有聲音傳來,他更快了。

等他把人救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他的組員吳夢雨。

“還有人嗎?你的被子呢?”

對方穿得不多,此時冷冰冰的大雪紛飛,凍得她直哆嗦。

還是陳國華抓緊時間,趕緊給她找到了被子和部分衣服,這才勉強讓她活了過來。

“你這房間里還有沒有其他人?”

大聲問了一句吳夢雨,對方搖搖頭,陳國華這次松了一口氣。

卻在這個時候,不遠處的一棟房子,也瞬間承受不住積雪,嘭地一下倒塌了。

陳國華看得心里一顫。

好家伙,這次老段、老薛他們這些領導,怕不是要受罰了。

怎么搞的嘛!

但現在不是追責這些的時候,還是趕緊救人吧。

“伱趕緊去保衛科那邊,讓他們喊人過來,同時通知廠領導,快!”

叮囑完吳夢雨之后,陳國華就跑了過去,現在是救人要緊。

前者愣了好一會兒,心說我也是受害者啊。

但她還是趕緊站起來,穿好衣服之后,拔腿就跑。

冷歸冷,跑起來應該沒那么冷了吧?

等到陳國華把人從廢墟中救出來的時候,葉茂昌幾人這才姍姍來遲。

羅樹江他們也都過來了,都不需要陳國華吩咐,他們已經喊人了。

簡易房屋這一帶,大概住了有上百戶人。

主要是北汽制造廠七千多人,大部分人都住在城里,但少部分人,比如合作社這一群人,以及從全國其他地方調過來的人,比如吳夢雨等人,他們也都住在附近。

百多戶人家,都被喊了出來,一起清理積雪。

但還是有十多戶來不及了,直接就倒塌了。

真的就是眼睜睜地看著它倒塌,根本做了什么,除了驚呼一句。

然后就趕緊救人吧。

這個清晨,陳國華是在救人當中度過的。

等到凌晨六點的時候,段云平、薛亞軍、田敬業等人這才姍姍來遲。

而此時的羅樹江等人已經去馳援其他單位了。

因為在光華路附近,這里還是有不少這樣的簡易房屋或者棚戶區的。

筒子樓這樣的建筑,在城東這邊的郊區,還是很少很少的。

畢竟現在可是建國的第九年,國家還是沒有多少錢來建設美好的家園。

整個京城有六百多萬人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住進四合院里的。

“小陳,辛苦你了。”

段云平看到又是陳國華沖在第一線,不由萬分感慨和略微愧疚地說道。

按理說,他這位當領導的,應該是沖在最前面才對。

可惜,上了年紀,警惕心降低了不少。

“我沒事兒,領導,您還是抓緊時間看看大家都如何安置吧。”

陳國華搖搖頭,表示沒什么事兒的話,他就先回去了。

連續兩個早上都這樣,他可困了現在。

“那你趕緊回去好好休息吧,這邊的事兒就交給我們了。”

見領導這么說,陳國華便回家了。

翠花胡同,三小只已經醒來了,正在院子里,跟陳援朝打雪仗呢。

小屁孩就是這么無憂無慮。

“大哥你回來了,你怎么又起那么早呀?”

陳小敏看到她大哥回來了,笑著問了一句,接著就把手里的雪團扔了出去。

“大哥快來打雪仗啊。”

沒等陳國華說話,門口那邊,胡萍姑已經過來了,喊大家吃早餐。

餐桌上,陳恭祿一邊吃飯,一邊詢問陳國華外面那么大學,那些大棚沒壓倒吧?

“大棚沒事兒,房子倒了幾十間,還好人沒事,要不然這次我們廠領導估計要吃桂落了.”

聽到這事兒,陳恭祿、云婉裳、胡萍姑都忍不住感慨了一下。

城外郊區是什么情況,他們也是非常清楚的。

只不過,沒想到遇上雪災了,唉!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聽到老陳的感慨,陳國華笑著堅定說道:

“快了,很快了!”

這只是安慰人的話,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

現在的五十年代,就可謂吃飽飯填飽肚子就萬事大吉了。

可到了六七十年代,那又變得不一樣了。

從結婚用的彩禮,在不同年代的變化,也就可以知道了。

當然了,無可否認,陳國華說得也沒錯,六七十年代之后,物質生活這些,確實是相對富裕了一些。

接下來幾天,關于雪災的事兒,該罰的罰,該嘉獎的嘉獎。

作為先鋒之一,陳國華也被廣播狠狠地宣傳了一番,成為了北汽制造廠的先進個人。

在大家都議論紛紛關于陳國華的救人事跡之余,也掀起了不少關于蔬菜大棚的討論。

夏孟遠他們管理著的大棚,里面已經綠油油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估計十二月中就可以收割了。

小小的四百平米菜地,卻種植了不少綠油油的青菜,還有黃瓜、豆角、青椒、荷蘭豆等等。

種類還不少,并且目前的長勢非常不錯。

不少工人都很想進去里面瞧一瞧,卻被夏孟遠給擋在了門外。

大家只能隔著老遠觀望,不過,透過農用地膜,也確實可以模糊地看到大棚里的綠意。

合作社那邊的大棚蔬菜,里面的蔬菜也長得很不錯。

就目前來看,陳國華的這次嘗試,已經是十分成功了。

“組長,這個能不能麻煩你幫我看一下?”

設計部,第一小組工位上,陳國華又再次被吳夢雨給騷擾了。

真煩人!

自從上次救了對方之后,她就更加頻繁找上門來了。

就算陳國華罵了她很多遍,她還是這樣。

對方也沒有說要跟他處對象,搞得陳國華不好直接明說,怕傷了對方的自尊心。

只好劃清界限,盡量少接觸。

即便對方要湊過來的時候,那也是非常安全的社交距離。

設計部可是公共場合,陳國華相信她還是一個自愛的女同志。

其實,別說他已經有了對象,就算沒有,他也瞧不上吳夢雨。

顏值這一關就不太行了,差了于沫離好幾個檔次。

雖然她發量驚人,但不合適就是不合適。

從設計部逃之夭夭,陳國華回到了配件研究車間。

剛走進來,華居佐他們就歡呼了起來。

“什么情況?”

“陳組長你回來了,真是太好了,我們已經成功改進好了折彎機這個設備”

李壽同幾人非常興奮地在陳國華面前訴說著情況。

改進方案和設計圖紙,這些都是陳國華拿出來的。

由李壽同他們親自上手,跟榮師傅、夏師傅、王師傅等十二名技術工人一起動手改進。

只不過,現在都過去一個月了,這才攻克了折彎機這個設備。

唉,還是太慢了!

按照段云平給的時間,陳國華他們目前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目前只是完成了沖床和折彎機這兩種設備,還有剪板機等加工設備。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鼓勵了華居佐、李壽同他們眾人幾句,陳國華又親自檢測了一下折彎機這臺設備。

確認是符合他設計出來的標準,這才如釋重負地笑了。

“同志們,接下來需要加快速度了,我們現在還剩下不到兩個月了,但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還有不少呢,加油!”

又給大家打氣之后,陳國華親自帶隊,給大家講解關于剪板機的設計改進方案,以及有哪些可以速度改進的地方。

時間在忙碌當中,很快就過去了。

下班時間到,陳國華離開了北汽制造廠,到半路的時候,他的手里已經多了一個網兜。

網兜里面裝了一個報紙包裹的東西,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到了翠花胡同之后,鄰居也剛巧下班到家,就跟陳國華熱情打招呼。

還詢問了陳國華網兜里面的東西,他就只是隨口說了一句,是廠里面帶回來的一些私人物品。

好一個私人物品。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這個時候,報紙還突然露出了一角。

里面嫩綠色的蔬菜葉子,頓時遮擋不住了。

“這什么啊?怎么像是綠色的蔬菜呢?”鄰居范太平頓時忍不住驚訝說道,眼睛也瞪得老大的。

寒冬臘月的季節,居然還能看到一抹綠意?

不會是他看花眼了吧?

陳國華低頭一看,嘿,估計是剛才自己不小心,或者說是大風吹的關系。

居然真的露出了一點綠色的蔬菜葉子。

這下他也沒辦法裝了。

“對,這就是蔬菜。”陳國華大方地說道:

“范大爺您也知道,我在我們廠最近不是實驗性質地種了蔬菜大棚嘛,這已經長了出來,剛巧分了一點,呵呵。”

其實這些都是從空間里面取出來的,是夏天那會兒采購的蔬菜,而不是蔬菜大棚里剛摘的。

要說誰更新鮮,這還真說不準。

但毫無疑問,在這個時節,能見著一片翠綠的葉子,那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享受。

北汽制造廠的運動場,旁邊的那個蔬菜大棚,里面的蔬菜已經長大了。

中午的時候,食堂還摘了一點,供給給小隔間的領導嘗嘗鮮呢。

因此陳國華并不怕這些鄰居知道這件事。

“真被你種出來了?”

范太平那叫一個震驚和羨慕,表情十分精彩。

對他來說,大冬天能見著嫩綠蔬菜,那真是破天荒的事兒,三觀炸裂啊。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蔬菜大棚的,畢竟在民國時期也并不普及。

何況,民國那會兒還是戰亂年代,也就是資本家才能在冬天買得起蔬菜,普通人還真買不起。

而這個時候的京城,早已經沒有多少資本家了。

鄰居的驚訝,落在陳國華眼中,也只是灑然一笑。

簡單聊了幾句,陳國華就回了自個兒家中。

剛到屋里面,暖氣就撲面而來。

“還是家里暖和啊。”

陳國華笑著把身上的軍大衣脫了下來,陳小敏她們已經一邊拆那個網兜,一邊嘰喳地詢問了起來。

看到是一把嫩綠的蔬菜、兩根黃瓜和一捆豆角時,陳小敏她們全都驚呼了起來。

于沫離、陳小月她們也同樣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好家伙,還真是啊!

晚上的餐桌,于沫離和她母親甘如霜也留下來吃飯了,連帶著要來接人的于世勛,也都被留下來一起吃飯了。

主要是今天晚上,陳家的飯桌上多了幾道在這個時節不可能吃到的菜。

“太好吃了,沒想到外面大雪紛飛,我們還能在屋子里吃上大夏天才有的豆角蔬菜”

于世勛感慨萬千,硬是夸了陳國華好幾句。

幾乎整個晚飯過程中,他是從頭到尾,都在夸陳國華。

便是陳恭祿、云婉裳他們也同樣如此。

大家伙對這些蔬菜都十分喜歡,也因為是陳國華親自領導研發的項目,因此大家都沒有意識到什么。

很明顯,其實這些蔬菜,即便是種出來了,那肯定也是優先供給給北汽制造廠。

當然了,今天中午已經試吃過了,下午的時候,段云平就已經安排人摘了一些,給張逢時、呂進雄等上級領導送了過去。

送了還不少,估計呂進雄他們會送一些給文津街那邊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報喜了!

一頓晚飯結束之后,于世勛一家也沒有急著離開。

在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帶著陳小月她們看書學習的時候,陳恭祿和于世勛兩人,也在聽著云婉裳和甘如霜兩人的對話。

兩姐妹已經在商量一件事,那就是給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訂婚。

等明年七月份,于沫離高考之后,就安排兩人結婚了。

為什么那么急?

之前云婉裳和陳恭祿兩人就已經一直催促了。

而甘如霜和于世勛兩人也十分清楚陳家的情況,所以催婚這件事,當然能理解。

他們四人都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十六七歲結婚,或者十七八歲結婚,那都是常態。

盡管現如今有法律規定,男必須年滿二十歲女必須年滿十八歲方可結婚。

然而,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事實婚姻嘛,也是被大家認可的,比如街道辦絕對認可這個事實婚姻。

所以,完完全全可以先結婚,等年齡足夠了,去領證就可以了。

四人很快就商量好了。

等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被喊過來客廳這邊,聽到云婉裳的話之后,人都懵掉了。

于沫離害羞到臉色通紅,嚶嚀一聲,躲在陳國華身后了。

陳國華很快反應過來了,正色地說道:

“爹娘,于叔叔,二娘,我肯定是認定了茉莉的,但今年內訂婚,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不,既然你都這么認定茉莉了,茉莉肯定也是很喜歡你的。”

甘如霜搖頭道:

“我和你于叔叔兩人也沒有意見,所以這個時候訂婚,正好合適。”

接著,陳恭祿和云婉裳也接著說了好幾句。

反正核心一點,那就是這個月內訂婚,大家都定好了,別糾結了。

這真的是打了陳國華一個措手不及。

倒不是他不想結婚,或者不想跟于沫離結婚,關鍵是年齡還太小。

大概這個時代的后遺癥就是這樣,很難躲過被催婚的。

并且他之前那么努力,變得那么優秀,后遺癥馬上就來了。

如果陳國華稍微普通一些,即便甘如霜跟云婉裳的關系再好,估計也不會馬上同意吧?

還有就是于世勛這個老頭,大概率也不會那么好說話的。

可惜沒如果。

陳國華沒得掙扎,通知他之后,此事就基本定了下來。

于沫離這會兒只顧著害羞,但她沒有開口反對,特別是云婉裳和甘如霜都先后問過她的意見了。

既然沒有明確反對,那就是同意了。

只是她太害羞了,少女心在蹦蹦直跳,哪里顧得上回答啊?

三小只歡呼雀躍了起來,順帶著還調動了陳援朝的積極性,四個孩子一起高興鼓掌。

夜色已深,陳恭祿他們四人很快就確定了訂婚的日子。

新歷十二月二十六號,農歷戊戌年十一月十六日。

這一天是好日子,訂婚結婚都非常合適。

確定了之后,于世勛一家就先回去了。

老于有吉普車,所以即便外面飄著雪,也不是什么大礙。

轉過天,陳國華還在中科院呢,葉茂昌就親自找了過來。

可惜,他跑了一趟北大,根本沒有見著人影。

因為陳國華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去過北大了,很多時候都是去圖書館裝裝樣子。

但最近這段時間,晶體管計算機項目已經啟動了,陳國華就沒有回燕園了。

沒見著人影的葉茂昌,也沒好意思回去回復。

直到他見著陳國華的同學成時若,后者告訴他,陳國華應該是去了中科院。

在葉茂昌懵逼的時候,成時若卻好奇地詢問他:

“葉同志,您說您是北汽制造廠的,那您應該知道陳國華的事兒吧?能不能跟我聊聊他呀?對了您這次那么急來找他,是有什么事兒么?”

回過神來的葉茂昌,也沒太當一回事兒。

一來,成時若確實是北大學生,也是陳國華班里的同學。

二來嘛,陳國華的那些事兒,也沒有什么可保密的,反正大家都知道呢。

所以,他就跟成時若介紹了一下。

聽完之后,成時若表情驚訝,心里更是翻江倒海了。

沒想到自己這個同學,在北汽制造廠那么牛逼啊。

而且還鼓搗出了蔬菜大棚,這倒是沒什么,可問題是農用地膜啊。

聽葉茂昌說,農用地膜特別好,好像還能出口賺外匯什么的。

從這里也能看出來,陳國華搞出來的這個蔬菜大棚,技術含量并不低。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葉茂昌已經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成時若這才回到班里。

見他滿臉失魂落魄的樣子,張寶康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

“老成,你咋了?被妖精附體了么?”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成時若沒好氣地白了對方一眼,接著道:

“我說你們誰比較了解陳國華的?”

陳國華?

一眾同學都面面相覷,大家知道陳國華這位同班同學,可惜大家都沒見過幾次面。

開學之后沒多久,陳國華就消失了,之后就沒有來過了。

聽輔導員徐翠薇說,他已經申請了在家或圖書館自學。

然而,大家也只是偶爾見過幾次,更多的時候,卻是沒有見著人影。

所以大家對陳國華的了解,幾乎是沒有。

然而,接下來,成時若卻把陳國華在北汽制造廠干的事兒,給說了出來。

頓時引起了大家的驚呼聲。

本來,張寶康、顧小鳳他們這些同學,其實也不是非常八卦的人。

但架不住陳國華這位同學太過神秘了呀。

等成時若說完,大家伙是真的驚呆了。

好家伙,安全帶、搓牙機、農用地膜、改進板簧加工設備等等技術發明創造,還有雪災救人等先進事跡。

窩草,跟陳國華這么一對比,張寶康他們頓時覺得,自己這個北大學子的身份,也變得一文不值了。

何況,人家陳國華也是北大的學生啊。

人比人,氣死人吶!

不提計算數學專業一班的事兒,此時的葉茂昌已經來到了中科院門口。

結果被警衛攔著,不許靠近。

他說了陳國華的名字,他卻是說不出陳國華具體在那個研究所,也是讓警衛員沒轍。

所以,葉茂昌只能在門口這邊傻等著。

直到臨近中午,才見到陳國華從里面出來了。

“陳組長,您可算是出來了,我都等您快一個小時了。”

“老葉,你來找我干嘛?是廠里面出事了嗎?”

陳國華有些驚訝,什么情況啊這是?

而且對方還能找到這兒來?

隨后,葉茂昌就解釋了,是上面領導吩咐,中午會有領導過來視察蔬菜大棚,所以才會這么急著找陳國華。

中午?

現在不就是中午了嘛。

那就趕緊趕路吧。

兩人只能跑步前進,因為現在這路根本沒法騎自行車,所以只能走路。

等兩人緊趕慢趕地回到北汽制造廠,領導們已經在小隔間吃飯了。

陳國華走了進去,里面已經開席有一會兒了。

“各位領導,真是抱歉,來晚了。”

段云平趕緊起身招呼陳國華,讓他坐進來。

呂進雄、張逢時等人也都是笑呵呵地跟陳國華客套著,語氣中滿是關懷。

今天這兒可沒有文津街那邊來的領導,因為領導并沒有留下來吃飯。

饒是如此,呂進雄他們在這兒,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陳國華并沒有自罰三杯,因為呂進雄開口發話了,所以可以免了。

年輕人酒量是很好,但沒必要那么急喝猛喝。

“對了,你怎么這么晚過來啊?不會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兒吧?”

聽到領導的關心,剛吃了一口菜的陳國華連忙道:

“領導,我也是剛下班才見著我們廠的保衛科葉同志,中科院的警衛沒讓他進去,他又不知道我在哪個研究所”

人家警衛也不知道陳國華是誰啊,畢竟每天要見這么多人,何況陳國華也不是每天都在中科院里。

等陳國華說完,段云平、薛亞軍和田敬業他們幾人都懵了。

沒搞懂一件事:陳國華不是北大學生么?咋地跑去中科院上班了呢?他要上班也是在北汽制造廠啊!

即便是張逢時也有點懵圈,半晌沒有反應過來。

呂進雄倒是一下子看出來了,他頓時笑著問道:

“小陳,看來你不老實啊,你看看你們領導好像不知道你在中科院的事兒啊。”

沒等陳國華開口,段云平已經連忙罷手道:

“領導,這肯定是保密的項目,不告訴我們才是正常的,我們也不想知道。”

薛亞軍等人頓時恍然,似乎也只有這個才能說得通了。

呂進雄呵呵一笑,卻沒有繼續說什么了。

是不是保密的項目,他還能不知道么?

不過今天明顯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而是表揚陳國華發明的農用地膜。

從目前來看,這種新型的農用地膜,確實是非常好用。

盡管它并不能完全抗住暴風雪,但只要管理得當,那就是非常好的材料。

飯桌上的這些蔬菜,全都是從蔬菜大棚里摘來的。

四百平米的大棚子,一個多月罷了,這些蔬菜就已經采摘了。

就今天上午,呂進雄親自批準,讓北汽制造廠再搭建幾個蔬菜大棚,再種植一些蔬菜。

餐桌上,呂進雄他們這些領導對陳國華不吝夸贊,倒是讓后者有些汗顏。

他連忙謙虛了起來,張逢時卻笑著打趣道:

“小陳,你這過分謙虛了可不好啊,農用地膜可是非常好的發明,要不是”

后面的話,他沒說出來,只是望著薛亞軍冷哼一聲。

老薛頓時老臉一紅,連忙低頭。

看得出來,張逢時還記恨著之前老薛干的這件蠢事。

多好的功勞啊,硬生生被輕工業部分了一半走。

北汽制造廠是沒有什么塑料廠,但如果需要這樣的機器設備,他張逢時還申請不到么?

七千人的大廠,還找不到幾個像樣的塑料生產技術工人么?

每每想到這里,張逢時就心痛到無法呼吸。

“小陳,這次你的功勞是最大的,你說說你要什么獎勵?”

呂進雄在這個時候發話了,薛亞軍這才逃過一劫。

“領導,我現在什么都不缺了,不需要什么獎勵。”

陳國華老老實實地說道,自行車、手表什么的,他也都有了,就連鋼筆,之前也被獎勵過了。

似乎算來算去,還真沒有了。

“你呀,真是一個小滑頭!”呂進雄笑了笑,沒繼續說話了。

很明顯,他估計也在頭疼,應該給陳國華什么樣的獎勵。

此事暫時擱置,得好好考慮一番才行。

畢竟陳國華太年輕了,升官什么的,明顯還不合適。

其他物質獎勵的話,也差不多了,總不能獎勵他一輛汽車吧?

真要是這樣,這比讓他升官更加扎眼。

時間又過去幾天了,這天陳國華被喊去機械工業部了。

辦公室里,除了呂進雄、張逢時他們幾位領導之外,還有幾位外國人。

旁邊還站了一個翻譯,因為陳國華也不是很懂烏拉語。

“小陳,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北方國家過來的工程師葉甫根尼,還有這位是米哈伊爾教授.”

聽著呂進雄的介紹,陳國華很快就明白了,這些都是北方那邊來的專家。

簡單盲猜一下,陳國華就知道了,這些人的來意,怕不是農用地膜。

因為近期他的發明創造也就是這個了,至于說是其他事兒,那肯定不會找他了。

果不其然,經由領導簡單介紹,陳國華就知道了。

葉甫根尼和米哈伊爾兩人都看中了農用地膜,因為他們也吃到了蔬菜。

這兩人都是援助內地建設的項目工程師,他們本身也是知道一些關于蔬菜大棚的專業知識。

主要是西方那邊早就已經有了蔬菜大棚,而且他們的塑料薄膜技術也還算不錯。

導致北方的莫斯科,也是有不少相關技術專家去研究開發這樣的項目。

然而,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莫斯科那邊的氣候條件,實在是太惡劣了。

很多蔬菜大棚,根本沒支撐不住啊。

導致莫斯科那邊的蔬菜大棚產業,幾乎是全軍覆沒。

加上那邊的人喜歡吃的蔬菜也就那幾種,土豆、西紅柿、黃瓜、圓白菜、洋蔥、生菜和紅甜菜。

偶爾才會吃一點歐芹、茄子、豆子和大白菜之類的蔬菜。

最關鍵的是,他們都不怎么會烹飪這些蔬菜。

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個大國,盡管不怎么重視農業發展,但普通人民也是要吃飯的嘛。

所以冬季能吃上新鮮可口的黃瓜、生菜等,那絕對是最好的享受啊。

因此葉甫根尼和米哈伊爾兩人來了。

交談正式開始,葉甫根尼就第一個提出了技術難題:在莫斯科那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能不能種植大棚蔬菜?

相比較京城,莫斯科那邊的氣溫常年都在零下二十幾度,甚至最冷的時候,會達到零下四十度左右的氣溫。

暴風雪天氣那是更加常見。

這意味著,想要在莫斯科那邊種植大棚蔬菜,需要關注的地方,就更多了。

“領導,他們給錢了么?”

就在對方提問的時候,陳國華在領導耳邊小聲問了一句。

呂進雄明顯愣住了,這是什么狀況?

見領導有些懵圈,陳國華繼續小聲說道:

“領導,如果我這邊直接告訴他們這些技術,豈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我記得,咱們購買對方的技術設備時,給的錢可不少啊”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明年內地就被迫要開始還錢了。

而且還必須是在六五年之前完全還清之前的幾十億美刀貸款。

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所以,陳國華這個時候,謹慎一點,也很正常。

呂進雄聞言,楞了一下,接著小聲道,“那你就含糊其辭地先回答吧,要有所保留。”

“好的,領導,我知道了。”

陳國華頓時明白了,然后就開始回答對方的問題。

一開始,對話還算正常,但到了后面,葉甫根尼就有些質疑了。

“你們生產的農用地膜,在我們莫斯科那邊,真的適用么?”

“這是當然!”

對此,陳國華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想必葉甫根尼閣下也清楚前段時間的暴風雪天氣吧?”

見對方點頭,陳國華繼續道:

“那么您也應該知道,即便莫斯科那邊的氣候是經常這樣的暴風雪天氣,但只要是按照我給出的科學建議和農用地膜,那么抗住暴風雪,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問題大不大,還是要看誰來管理。

一個疏忽大意,其實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農用地膜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在搭建大棚框架的時候,肯定需要考慮到經濟實惠,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成本。

在合理的范圍內,搭建幾個蔬菜大棚進行種植,加上適當的種植管理經驗,那么在莫斯科種出綠油油的蔬菜,完全沒有問題。

“那么請問是什么樣的建議呢?還有你們的農用地膜的技術配方是什么呢?”

聽到翻譯的話,陳國華好懸沒忍住想要翻白眼了。

踏馬的,這臉皮是真的厚啊。

還好呂進雄打了個哈哈,搶先把話給接了過去。

后面的事兒,陳國華就沒有參與了。

等打發走葉甫根尼和米哈伊爾兩人之后,呂進雄把陳國華喊進了辦公室。

“小陳,如果我們要把這些技術賣給莫斯科那邊,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領導,我覺得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對方很有可能會提出參觀我們的蔬菜大棚.”

“他們今天上午就提出來了,我打算明天帶他們去。”

聽到領導的話,陳國華卻直接道:

“領導,不行!”

明天還是太趕了!

在領導疑惑的眼神下,陳國華直接表示道:

“我們現在的蔬菜大棚,是普通的竹子搭建的框架,如果被對方看到,肯定又會質疑我們”

“人家莫斯科根本不缺錢,那我們就抓緊時間安排軋鋼廠那邊制造一批鋼管,替換掉之前的那些竹子”

除了對方不差錢之外,更多是考慮到增加這些技術的分量,期望可以買一個高價。

至于說賣技術還是賣產品,那就是領導層的考慮了。

陳國華就沒有胡亂建議了。

賣農用地膜的產品,回本時間有點慢,而且莫斯科那邊估計不會需要太多的農用地膜。

畢竟人家莫斯科那邊的人口并不算很多,而且食物來源什么的也相對較多。

反倒是賣技術的話,可以一次性回籠更多的資金,抵掉一部分債務。

呂進雄聽完陳國華的建議,不由沖后者豎起大拇指:

“要不說你們年輕人就是腦子靈活呢,居然還能想出這么好的點子來,不錯不錯.”

后者臉紅地謙虛道,“我這是在領導面前班門弄斧了,要論目光長遠,那肯定是領導您啊”

(本章完)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海螺的曹阿蠻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