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120.第117章,風波和獎章(求訂閱)夜間模式→120.第117章,風波和獎章(求訂閱):,,,,,,,,,,
第117章,風波和獎章(求訂閱)
老奸巨猾的老狐貍,說的就是呂進雄。
對方能坐到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的位置,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呢?
陳國華考慮到的這些點,說不定人家呂進雄早就考慮到了。
甚至他沒考慮到的地方,呂進雄估計也已經考慮到了。
也就是呂進雄對蔬菜大棚的技術,不是很懂,否則的話,也不會找陳國華了解這么多了。
“小陳,這次的事兒,你干得不錯,我會把你的事兒提交給到上面,到時候給你一個巨大的獎勵。”
臨近談話結束的時候,呂進雄正色地說道。
陳國華趕緊謙虛了一句,表示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呵呵,伱們陳家都是好樣的,幾個哥哥是大英雄,你父親就更不用說了。”
頓了頓,呂進雄接著說道:
“你作為你父親目前唯一的兒子,也沒有給你父親和你哥哥姐姐丟臉,也不必過分謙虛。”
“該是給你的獎勵,我肯定會安排好,別人就算因此有什么不滿,到時候我親自找他談話。”
聽到這里,陳國華雖然覺得心里暖暖的,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該不會是領導要給他一份‘天大的驚喜’吧?
別到時候變成了驚嚇,那就可怕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小日子過得飛快。
北汽制造廠的運動場旁邊,不少剛制造出來的鋼管,全部堆放在大棚旁邊。
不少技術工人已經陸續進場,更遠處還有其他路過的工人,在旁觀呢。
這事兒瞅著怎么是在拆這處大棚呢?
但還真不是!
在陳國華的指揮下,原本的大棚外面又套了一個稍微大一些的大棚。
只不過這個大棚可是使用了鋼管作為框架搭建的。
原本竹子等框架則是被拆除了。
由于需要應付一下葉甫根尼這些莫斯科工程師們,加上想著賣一個高價。
所以才會這么折騰。
按理說,想要賣高價的話,竹子框架應該更好,更有說服力一些。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竹子框架肯定不如鋼管框架穩定。
但竹子框架搭建的大棚,卻可以在風雪中依然沒有倒下。
不過,人家老外肯定不會這么想的。
甚至還會覺得陳國華他們這些人在使勁地忽悠他們,以為是他們偷梁換柱,把原本的鋼管材料換成了竹子框架來欺騙他們。
別把人家當成是傻子。
只有在鋼管框架之下,陳國華提出的那些關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建議,才能更容易被葉甫根尼這些人接受。
“嚯,看著就寬敞多了,也牢靠了不少”
換上新的鋼管框架之后,夏孟遠站在大棚里,頓時神清氣爽了不少。
葉茂昌等人也是欣喜不已。
上面領導的重視,說明這蔬菜大棚是徹底成功了,而且十分成功。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農用地膜技術甚至還能賣給外國呢。
技術輸出啊!
盡管之前陳國華發明的安全帶,也已經在港島那邊賣出去了。
但現在的農用地膜技術,還能繼續再賣出去,那真的是非常厲害呀。
就在鋼管框架安裝好之后的第二天下午,在呂進雄、張逢時和段云平等人的陪同下,以及陳國華作為技術員解說下,葉甫根尼等人幾位老外,進入大棚之后,就被震驚到了。
“葉甫根尼閣下,作為擁有五千年農業種植技術的國家,我們在蔬菜種植方面是非常有話語權的”
進入大棚之后,陳國華就展開了忽悠模式,各種高大上的話,直接往外說。
可勁兒地夸贊,抬高蔬菜大棚技術的身價。
“就說這些蔬菜種植,它跟我們平時的蔬菜種植需要考慮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溫度、濕度、光照時間等等.”
“莫斯科跟我們京城不同,你們那邊的白天時長會更短,那么在夕陽西下之后,如果你們想要讓你們的蔬菜長得更快,還需要給它們增加合適時間的光合作用”
“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北汽制造廠配件研究小組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科研項目了”
“當然了,如果米哈伊爾教授你們能夠比我們先一步完成科研任務,那就更好了.”
這又是一個坑。
呂進雄他們幾位領導是被提前告知了,但葉甫根尼他們可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呢。
而實際上,這個項目,只有陳國華自己知道技術,但研發人員什么的,全都沒有。
更別說什么科研經費,以及進度情況了。
饒是如此,葉甫根尼和米哈伊爾等人也是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因為陳國華說得非常有道理,莫斯科那邊的冬季,白天的日照時間,確實是非常短的。
而植物是需要進行光合作用的,如果一天下來的光合作用時間短了。
那么蔬菜的長勢自然就會變得非常慢咯。
懵逼歸懵逼,但米哈伊爾還是答應了陳國華這個挑戰。
在他看來,自己一個莫斯科教授,絕對比陳國華這個年輕人要厲害。
更別說,莫斯科這邊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陳國華他們這邊,拿什么跟他們比較呢?
很快,葉甫根尼這些外國考察團離開了。
但北汽制造廠這邊,卻徹底沸騰了。
特別是保衛科的夏孟遠等人,配件研究小組的華居佐等人,以及設計部的白禮春等人,全都驚呆了。
也很好奇,這一次,領導層對陳國華的獎勵,會是什么呢?
農用地膜這事兒,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個月,但大家都沒有想到,在大棚蔬菜種出來之后,還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獲。
就在這紛紛擾擾的時候,陳國華卻有些忐忑了起來。
因為時間過得很快,幾乎眨眼間,就快到十二月二十六號這一天了。
他感覺十二月份好像什么都沒干,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錯覺呢?
一來,晶體管計算機這邊的研發進度,十分緩慢。
陳國華自己參與的兩個項目,光是設計圖紙就已經編寫了好幾千份了,但還是沒有什么用。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陳國華就畫了超過五十份的電路設計圖紙。
這是一項非常龐大且復雜的工作。
盡管陳國華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但奈何其他人不給力啊。
他又沒有辦法一個人推進這個研發速度的,只能慢慢跟著節奏走了。
還有就是程序語言項目這一塊,王傳英是希望繼續使用莫斯科那邊的語言。
而陳國華則認為,應該使用中文來進行編寫。
此事鬧到了閔乃大這位組長這邊,最后還是從哈工大回來的華羅庚親自拍板:各自編寫語言程序,到時候誰的更好,就用誰的。
從感情上來說,即便是王傳英也更傾向于陳國華的觀點。
可這是科研項目,不是過家家,當然要慎重考慮啊。
因此,這個晶體管計算機研發項目,剛開始,陳國華就成功跟兩位專家給杠上了。
陳啟宏更是不用說了,早就跟陳國華劃清界限了。
正是因為如此,陳國華每次來到中科院這邊,需要忙碌的事兒很多,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埋頭苦干。
而這些都不是一時間能搞掂的。
這才讓他有這種時間已經過去了,卻沒有做什么事兒的錯覺。
北汽制造廠這邊就更不用說了,十二月的天氣那么寒冷,大家的工作效率都低了不少。
設計部這邊,軍用越野車總算是開始進行配件的制造工作了,但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很多技術原理是疏通了,可不代表零配件生產出來,并且裝配之后,汽車就能正常行駛了。
配件研究小組也一樣,折彎機這個設備,是前兩天剛弄好。
現在是轉入了下一個設備的改進過程中,但距離段書記之前說的時間,就剩下一個多月了呀。
時間很緊很緊了!
眨眼間,時間來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是西方的圣誕節,卻也是周五。
“國華哥,明天就是我們的訂婚日了,我們明天去拍照好不好?”
翠胡同,客廳里,于沫離看到陳國華回家,就把他拉到隔壁的房間,臉紅小聲地說道。
后者愣了一下,旋即便笑道:
“好啊,明天周末,我中午請個假,到時候我們去大北照相館拍照.”
京城有很多國營照相館,這個時候可沒有什么私營的照相館,都是國營或者公私合營。
而大北照相館就在前門,這幾乎是京城人都知道的照相館。
再說了,翠胡同這邊過去也非常近,畢竟前門大街嘛,幾步路的事兒。
其實大北照相館,原本是在石頭胡同那邊的一家私人照相館,是趙家創辦的。
五三年之后,大北照相館就被百貨公司青年文化服務部接收了,從此成為了國營照相館。
到了五八年,又搬到了前門大街,而且業務種類還增加了不少呢。
并且這家照相館還是很多機關單位大型合影的指定照相館之一。
因此,陳國華這么說,自然很快就得到了于沫離的贊同。
等兩人重新回到客廳,三小只看到于沫離嘴角的笑意,頓時拉著她的手追問是什么事兒?
于沫離沒吭聲,還是陳國華主動暴露了這件事。
三小只一聽要去拍照,頓時也歡呼著表示,他們也想要去拍照。
拍照可是好事兒啊,這時候的人,幾乎都很喜歡照片。
唯一拍過照的只有陳小月,因為她們讀的初中,要辦理學生證,需要黑白照片。
小學倒是沒有學生證的,因此并不需要拍照。
“好好好,你們明天也跟著過來吧,到時候給你們也拍一張照片。”
陳國華寵溺著說道,心情也很好。
三個妹妹最近都很乖巧,沒給他惹事,學習也比較上心了。
所以給她們一點獎勵,也不是不可以。
“耶,謝謝大哥,謝謝大嫂。”
聽到三小只的話,陳國華頓時樂不行,于沫離卻害羞極了。
見著陳國華還一臉壞笑,頓時給了他一記白眼,還給了他一記粉拳。
轉眼第二天,云婉裳她們也知道了這件事,一個個都開心。
甚至,胡萍姑還表示,要不明天大家一起過去,拍一張家庭大合照。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啊?”
云婉裳當即大喜,拍手道:
“就這么決定了,明天我們一家都去大北照相館,一起拍照留念。”
“就是六妹和七妹都不在.”
胡萍姑的語氣,突然低沉了下來。
她是在說陳桂英和陳梨兩人,但實際上,她應該想的是她男人陳國振。
一家人的大合照,應該是有陳國振他們這些兄弟姐妹一起。
可惜他們都回不來了。
悲傷的氣氛,也只是一會兒,很快就過去了。
到了中午的時候,陳國華給白禮春和段云平都說了一下,然后就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前門大街。
這兩天的天氣還是很低,但沒有下雪了。
路上濕噠噠的,即便是騎自行車,那也是要小心一些的。
速度不快,所以到大北照相館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等了他有一會兒了。
“大哥你吃午飯了沒有啊?我帶了紅薯,給你吃。”
陳小月看到她大哥,當即上前從懷里掏出紅薯,笑著遞了過去。
“我吃過了,你自己吃吧,要不給妹妹也好。”
這都要拍照了,還是找鏡子確認一下自己的形象吧,吃紅薯就算了。
于沫離這個時候已經換上了很好看的衣服,是她娘親今年特意給她縫制的衣服,給她結婚用的。
“國華,你去換上這一套衣服吧。”
云婉裳也沖陳國華招手,并且遞給了他一套中山裝。
這個時代最流行的衣服之一,也是最漂亮的衣服。
陳國華看到之后,頓時愛不釋手。
他知道,這是他母親的心意,就是不知道這衣服是不是老陳的了。
但他稍微翻了一下之后,很快就確認了,這是新買沒多久的。
七八月份的時候,云婉裳就給他縫制了幾套衣服,當然知道他衣服的尺寸。
所以這套中山裝應該是前段時間,他們商量好了訂婚日期之后去買的吧?
“謝謝娘。”
“你這孩子,還是那么客氣,快去換了吧。”
云婉裳笑呵呵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旁邊的陳恭祿嘴角微微一抽,見她看了過來,又換上了笑臉,若無其事地看向其他地方。
這可愛的老頭,呵!
很快,陳國華就換好了中山裝,走出來的時候,陳小月她們頓時驚呼了起來。
“哇,大哥你好帥啊!”
于沫離的美眸頓時不愿意挪開了,這就是她的男人,好帥啊。
衣服很合身,換上去之后,讓陳國華更顯精神抖擻。
唯一有些扎眼的是那雙解放鞋,還是換上皮鞋好看一些。
而這,云婉裳當然是有所準備的。
很快就拿出了一雙黑色皮鞋,遞了過去。
這很明顯也是剛買沒多久的皮鞋,擦拭得十分干凈。
從這里也能看得出來,她是真的在努力地補償之前缺失的母愛。
扎眼歸扎眼,但今天畢竟是訂婚拍照的好日子,換上新衣服新鞋,倒也沒有什么好說的。
很快,陳國華也換上了皮鞋。
這下子,從頭到腳,都換了一遍,就差用發蠟把頭發給打理一遍了。
拍照正式開始。
最開始還是一家人的大合照,然后再加上于世勛和甘如霜兩人。
美少女她大哥于天行并沒有來,只有她父母來了。
所以這大合照就沒有于天行了。
接著才是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的合照。
“真是般配,這也可以當結婚照了.”
一旁,云婉裳看著正在擺動作的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溫柔地笑著說道。
“嗯,我覺得云姐你說的沒錯,今天就給他們拍婚紗照了.”
甘如霜也笑著附和了一句。
拍照并不算很復雜,沒有后世的那些婚紗照那么麻煩。
簡簡單單地在照相館拍照,連背景墻都沒有任何的裝飾,就是普通的墻面。
盡管十分寒酸單調,但這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好的照片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連照相館都不知道呢,更別說拍照,而且還要什么擺拍之類的。
“好了,到你們三姐妹了,分別合照,然后每人單獨拍一張照片,到時候需要證件照的時候,直接拿底片來洗就可以了。”
拍完所謂的‘婚紗照’之后,陳國華沖三小只招手道。
三小只早已迫不及待了,趕緊跑過來跟她們大哥一起合照。
接著就是她們三姐妹各自的單人照了。
就在她們三小只拍照的時候,另一邊卻有人走了過來。
“于叔,于嬸,你們在這里拍照呢?”
來人是令人討厭的章廣賢,只見他滿臉堆笑,卻是壓抑著怒火。
因為今天是周末,他也跟同學一起來前門大街這邊閑逛,沒想到剛才經過大北照相館的時候,就瞅見了于世勛和甘如霜兩人。
走進來之后,更是讓他很想打人了。
他看到了帥氣逼人的陳國華和美麗大方的于沫離,兩人這副模樣,明顯就是來拍結婚照的。
雖說年齡還不夠,陳國華和于沫離都無法領結婚證,但并不妨礙拍結婚照啊。
而且,章廣賢還看到了陳恭祿和云婉裳,這應該是陳國華的父母吧?
所以這是兩家人一起給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位新人拍照的吧?
看到這里,章廣賢哪里還能忍得住?
“哦,是小賢啊.”
于世勛和甘如霜兩人頓時有些尷尬,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反倒是于沫離看到章廣賢之后,徑直上前,皺眉道:
“你來這里干嘛?”
后者頓時腦子一熱,正想說些什么的時候,陳國華也走了過來。
他把于沫離拉到自己的身后,面色不善地盯著章廣賢,但沒有開口說話。
對方是什么人,陳國華不太清楚。
但僅僅只是之前七月份高考結束之后,在香山公園植樹的那次相遇,他就知道章廣賢這人的氣量不咋地。
后續,章廣賢還糾纏過于沫離幾次。
只不過于沫離根本沒有搭理過他,有幾次更是由陳國華接送,加上她經常跑來翠胡同,也讓章廣賢徹底歇火了。
沒想到今天還能偶遇到,這真是冤家路窄。
卻說這個時候,陳恭祿也走了過來。
章廣賢一看,得,就這情形,還是先撤吧。
畢竟陳恭祿可是殺氣騰騰地盯著他呢,他又沒有上過戰場,被這目光盯著,頓時頭皮發麻。
老陳可是從尸山血海中走過來的,渾身的殺氣可不小。
不過,就在他轉身退走的時候,還是沒忍住,將手里的水壺,朝陳國華身上潑了過去。
冬天里的水,那可是格外冰涼的啊。
陳國華沒有躲開,因為他身后是于沫離。
但對方這么干,陳國華可忍不了。
上前就要揍人,還是老于一把拉住了章廣賢。
后者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
很明顯,于世勛用力了。
“小賢,亂潑水可不是什么好事兒,你爹沒教過你么?趕緊道歉!”
老丈人干得漂亮啊!
陳國華暗贊不已,章廣賢卻是憋紅了臉,不得不給他道歉。
道歉之后,這才可憐巴巴地看向于世勛。
老于這才松開對方的胳膊,沒好氣地說道:
“小賢你以后可要注意了,千萬別亂潑水了,特別是這么冷的天氣,知道了么?”
“知道了,于叔,那我先走了。”
章廣賢丟下一句話,狼狽地離開了。
真是丟人!
“這是老章家的孩子吧?我記得他以前也不是這么沒禮貌的人啊。”
云婉裳皺眉不已,又看了一眼正在給陳國華擦水的于沫離,心說這里面難道有什么故事不成?
“哼,老章本來就是一個老流氓,他能教好他的孩子?”
陳恭祿卻冷哼一聲,明顯十分生氣。
于世勛和甘如霜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畢竟章廣賢他爹章振乾是知府太守,位高權重,所以這小兔崽子飛揚跋扈一些,也很正常。
更別說他還那么喜歡于沫離,換做是任何一人,自己喜歡的女孩被人搶走了,不淡定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倒不是于世勛他們害怕章家,只是這件事他們也知道從何說起。
不過,他們肯定是站在陳國華這邊的,畢竟他們女兒已經認定了陳國華這小子。
而且今天也是訂婚的日子。
“爹娘,別生氣了,為這樣的人生氣,更不值得。”
陳國華搖搖頭,對于這樣的人,他不想多說,甚至覺得多關注一點,都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只要對方不再招惹自己,那他就當不認識這人。
而且他也沒有吃虧,沒必要咄咄逼人。
老陳卻有些氣憤道,“你怎么這么軟弱,人家都欺負上門了.”
身為將門子弟,居然這么慫?
如何能讓陳恭祿忍得了?
“爹,您是不是太抬舉對方了?”陳國華搖頭道,“舉個例子,一只狗咬了我,難道我要咬回去么?”
“你!”
陳恭祿頓時被噎著了,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爹別生氣了,不值當!”
見老陳這副樣子,陳國華趕緊討好著說道。
居然舉了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而且還是說他自己,但大家都不是傻子,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
所以此時的云婉裳、甘如霜、胡萍姑她們都笑了出來。
這個小風波很快就過去了,而陳國華身上的中山裝也換了下來。
本來還想今天就這么穿了呢,可現在都濕了,當然要換掉了。
其實,即便沒有濕,陳國華也不會繼續穿這套衣服的。
畢竟他下午還得回北汽制造廠繼續上班,因為今天周六,他全天候都要在廠里面上班。
拍完照之后,他就先回去了。
然而,他剛到廠區門口,執勤站崗的余懋成看到他的時候,馬上笑著說道:
“陳組長,剛才老葉還出去找您了呢,您沒看見他?”
“老葉找我干嘛?我沒見著他啊。”
陳國華驚訝不已,同時也有些歉意,老葉這家伙,這已經是第二次找他,沒見著他人影的吧?
真慘!
“剛才來了好幾輛京城牌高級轎車呢,估計是來領導了,陳組長,這應該是找您的”
余懋成說道:
“很有可能是上面要獎勵您吧?”
有這事兒?
疑惑中的陳國華,轉念一想,好像也是這么一回事兒啊。
畢竟莫斯科的那些工程師們,在上周已經帶著技術回國去了,聽說是準備在莫斯科那邊開始復制蔬菜大棚。
按理說,也過了這么多天了,獎勵確實應該下來了。
賣農用地膜、蔬菜大棚等相關技術的價格應該是早就定下來了,而且葉甫根尼這些工程師、技術專家都已經參觀過北汽制造廠的大棚了。
當時陳國華也拿出了那些技術大綱和詳細資料,也給對方做過詳細說明。
所以整個交易應該是完成了才對。
“好嘞,謝謝啊,我先進去看看。”
眼珠子一轉,陳國華就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感謝一聲,他便蹬著自行車進了工廠。
身后的余懋成,連忙大聲表示,提前恭喜陳組長高升。
高升?
騎著自行車的陳國華,搖搖頭。
他覺得不太可能是高升,主要是年齡不對勁。
十七歲,又還沒有大學畢業,都還不算是成年人呢。
如果是普通工人,不夠十八歲,最多也就是學徒工,算不得正式工人。
反觀現在的陳國華,不僅僅是正式職工,還拿著大學生轉正之后的正式工資待遇,以及擁有兩個實權的小組長職務。
盡管他走的是技術員這條道路,但十三級技術員工資標準,真的很難再升了。
對于這一點,陳國華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段云平、薛亞軍他們這些領導肯定也知道,何況這次這件事,還真輪不到段書記他們來插手。
很快,陳國華就來到了工廠里面。
有工人撞見陳國華,就趕緊給他說,讓他去運動場那邊。
運動場蔬菜大棚里,來了不少的領導,一個個都蹲在菜地里,看著綠油油的蔬菜,滿臉喜色。
外面是寒冬臘月,大棚里溫暖如春。
難怪這大棚能種出蔬菜呢。
見陳國華進來了,呂進雄連忙招手,“小陳回來了,快過來,給領導解釋一下這農用地膜的技術.”
見到是文津街的領導,陳國華驚訝不已。
但腳步飛快,小碎步地來到領導面前,給領導進行解釋。
文津街那邊有不少領導,之前伍先生還來過一次呢,只是當時伍先生并沒有留下來吃飯。
今兒這次來的領導,又不同了。
看著對方身穿深色軍裝,盡管他看不到是多少顆星,但看那張臉就知道了。
“所以,你這些農用地膜的保溫性可以達到九至十五度,對么?”
“領導,您這樣說也沒錯,但具體還得看大棚的使用面積.”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就比如我們現在這個四百平米的大棚,那么就可做到十五度左右.”
“但如果是一千平米,或者說更多面積的大棚,那么農用地膜的保溫性就會下降。”
“當初我設計這一款農用地膜的最大單體棚面積是三千平米,其實也可以應用在五千到一萬平米的大棚當中,但其保溫性能可能會下降很多.”
“并且這樣一來的話,那么對框架等其他方面的技術要求就會更大了”
在領導面前,陳國華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解釋清楚這些技術。
不管是領導,還是其他人,大家都聽得十分認真。
隨后,領導卻又提出了其他好幾個問題。
比如,能否應用在大西北?
西疆大開發當中,對糧食、蔬菜等要求是非常高的。
而且當地有很廣闊的土地面積,可卻是因為氣候條件的因素,導致當地產出并不多。
每年僅有一季收成,加上干旱等等,所以現如今還需要東部這邊的支援才行。
很多建設兵團,就需要這樣的技術。
對于這些問題,陳國華都一一解答了。
這讓領導十分滿意。
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大家伙蹲在菜地里,也都蹲累了,這才返回到會議室里。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陳國華依然還不知道領導的來意。
并且到了會議室之后,領導突然又問起了之前的那個羅布泊鉀鹽礦的事兒。
段云平等人都沒有在會議室里面,即便是張逢時也一樣。
“除了羅布泊有可能會有鉀鹽礦,西北那邊,還有什么地方會有鉀鹽礦?”
在五十年代這個時候,大西北那邊的柴達木盆地就已經有一個鹽湖了。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察爾汗鹽湖,也是在五七年的時候才被發現的。
畢竟五三年之后,為了建設大西北礦業基地,很多地質工作人員就奔赴大西北這邊。
經過幾年的尋找,終于是找著了察爾汗鹽湖,并且確認里面就儲藏了驚人的鉀鹽礦等資源。
當時就派遣了很多人在這邊駐扎,全天候挖礦。
然而,現在的五十年代只能靠人拉肩扛、拉耙子等方法進行生產鉀肥。
這樣的鉀肥生產辦法,效率十分低下不說,而且產量也是非常非常低。
年產量還不足八百噸,甭說供給內地了,即便是西北自己本身都不夠用。
因此,其實在這個時候,有再多的鉀鹽礦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提高生產力才是最好的辦法。
否則的話,就是類似羅布泊這個地方存儲的鉀鹽礦,那真的就是直接搬。
“領導,我知道的鉀鹽礦基本上都分布在大西北那一塊.”
陳國華躊躇了一下,跟著把自己知道的給說了出來。
要論鉀鹽礦的儲存量,肯定是察爾汗鹽湖穩居全國之首,即便是羅布泊鹽礦,那也是只是排名老二。
“好,那你把你知道的這些鹽礦位置標記出來,我們會安排人進行勘察.”
領導頓了頓,接著問道:
“對了,聽說你小子是陳恭祿的小兒子,對吧?”
“領導您都知道了?”陳國華面露驚訝,心里卻不怎么想。
對方肯定是關注過他,否則的話,哪里會知道這些信息啊?
畢竟領導的工作十分繁忙,日理萬機,哪有那么多的時間了解這些八卦啊?
當然了,陳恭祿那幾個兒女的事兒,在部隊里并不算秘密。
很多部隊領導也聽說過這件事。
領導來之前,知道是陳國華,肯定會有人提一嘴陳國華的身份。
“呵呵,你小子干得不錯,有沒有想法來我們部隊當科研人員?”
陳國華聞言,張了張嘴巴,心里有些激動,但又有些遲疑。
進入部隊之后,保不齊就是跟他六姐一樣,從此隱姓埋名。
這樣的生活,明顯不是他想要的。
重活一輩子,他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希望可以平平安安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但秋風乍起,很多時候,并不是他想怎么樣,這個世界就會按照他設想的軌跡去走。
他的沉默,自然是讓領導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繼續多問什么。
更不會逼著陳國華一定要到部隊里的軍工企業工作。
不過,領導卻又突然開口了:“哪天有時間了,來5341工廠坐坐,或許里面有很多設備是你喜歡的.”
“好的,領導,我知道了。”
陳國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隨后,領導又閑聊了一下陳國華在中科院和北大的一些事兒,特別是晶體管計算機。
對于這個計算機的科研任務,陳國華只能說,目前的進度較慢。
反正從軟件層面來說,陳國華能給予的幫助肯定比王傳英他們設計的程序語言程序會更加靈活,而且適配性也會更好。
最重要的是計算效率等等方面,肯定會更高。
上輩子他就是一個碼農,現在他大腦里有一個生物硬盤,綜合目前研發的這一款晶體管計算機,他目前設計的程序語言,當然是最符合的軟件系統,沒有之一。
只不過,他現在沒法給領導說。
何況,即便他說出來,也無法自證這些,還不如不說呢。
“行,我知道了。”
領導笑了笑,“如果有什么困難,要及時跟你領導反饋,不行的話,直接給老呂說,或者跟我說也行。”
“我們國家就是缺少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好好努力吧。”
然后,領導就離開了。
等領導離開之后,呂進雄這才把張逢時、段云平、薛亞軍等人給請了進來。
在陳國華驚訝的目光中,呂進雄宣布了此次蔬菜大棚技術的獎勵。
這是上級領導對他作出的貢獻而給予的獎勵,一枚京城市全國機械工業先進生產者獎章。
如此厚重的榮譽獎章,居然就這么獎勵給他了。
當然了,現在還不是頒發獎章的時候,只是內部會議,先告知他而已。
同時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讓他寫一份演講稿,過兩天的全廠大會時,需要讓他發表演講。
似乎就是單純為了給他頒發這枚獎章,然后特意召開的全廠大會。
“領導,這不合適啊,我何德何能啊?”
陳國華趕緊推辭,道:
“很多在第一線勞動的技術員,比如我們廠就有好幾個七八級工人,他們比我更有資格領這枚獎章啊.”
他沒說全廠大會是不是為他召開的,但就他所知道的。
從七月份開始,第一汽車附件廠改名為京城汽車制造廠,那會兒也沒有開過什么全廠大會啊。
一切就這么悄咪咪地過來了,也就是十月中旬舉辦運動會的時候,領導發表過講話,僅此而已。
由此可見,全廠大會并不是說開就開的。
“小陳你又謙虛了。”
呂進雄等人頓時樂了,他們很喜歡陳國華這樣的年輕人,十分謙虛低調,務實認真,勤勞肯干。
絕對是社會主義的先鋒啊。
“這是領導層的決策,可不是誰想給你就給你的。”
張逢時解釋了一句,段云平幾人也跟著附和了幾句。
陳國華聞言,這才明白過來,看來這枚獎章,他不要也不行啊。
不過也好,這樣的獎章就相當于護身符,盡管只是京城市的獎章,但已經十分不錯了。
剛才聽段云平他們說,如果陳國華再努努力,說不定有可能拿到一九五八年的全國機械工業先進生產者獎章呢。
對此,陳國華很想說,太難了。
畢竟,那可是全國范圍的獎章啊,如果不是杰出貢獻者,怎么可能給予這樣的獎章呢?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