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小說>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節列表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279 主動送2000萬業務上門的長征機械廠所圖非小啊
更新時間:2025-07-23  作者: 葫蘆村人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葫蘆村人 | 明智屋小說 | 1978 | 我考上了哈工大 | 葫蘆村人 | 1978 | 我考上了哈工大 
正文如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279主動送2000萬業務上門的長征機械廠所圖非小啊_sjwx

279主動送2000萬業務上門的長征機械廠所圖非小啊

279主動送2000萬業務上門的長征機械廠所圖非小啊

“芯片跟不上,三軸聯動的數控系統中央數據處理器運算的數據,比數控銑床使用的三軸兩聯動運算量提升了好幾倍,尤其是加工中心還需要增加更多刀庫功能……”

杜國旺神色嚴肅地向謝威解釋,不等謝威開口,就補充著,“芯片的數據處理能力只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傳感器的反應速度……在這之前,我們的傳感器技術也很落后,現在……”

說到這里,杜國旺停頓了下來。

數控系統中的傳感器,是用來檢測、反饋整個機床工作狀態的關鍵零部件,如果檢測位置不夠精確、反應不夠靈敏,這會讓整個系統的精度都受到影響。

單論原理倒是很簡單,傳感器就由光敏元件、轉換元件、變換電路以及輔助電源四部分組成,可要把這四部分統合成一個整體,更加精確、靈敏地簡則到整個工作過程各個部分的動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戰機項目那邊也在研究相關技術,或許可以跟他們溝通一下?”

謝威想了想,他也沒有好的辦法。

光電領域并非他擅長的。

直接上激光傳感器,完全就是高屋建瓴,沒有理論支持,搞起來更加困難,甚至還會因為基礎斷層導致研發過程出現問題。

“戰機的傳感器用到數控系統上?”

杜國旺陡然瞪大了眼睛。

這……

太浪費了不是?

“也沒有什么不合適的。只要知道的人不說,誰能想到?戰機對傳感器的要求遠比數控系統更高。如果現在那邊項目的傳感器技術能滿足數控系統的使用要求,完全可以拿過來用的。”

謝威想都沒想。

他可沒有杜國旺等人這樣的思想:軍用就是軍用,民用是民用。再落后的軍用技術,杜國旺都不想用到民用產品上,避免造成軍事技術泄密。

“這樣能行?學校搞的戰機技術可是國內最先進技術,一旦被外界知道,會不會對戰機技術造成泄露?”

杜國旺一臉擔憂。

“戰機需要的傳感器種類更多,在控制系統內分類更詳細。數控系統需要的是位置檢測、位移檢測以及反饋等,只需要反應時間更快、檢測更精準……”

謝威搖頭。

雖然都是叫傳感器,傳感器跟傳感器也是不一樣的。

“光電那邊對傳感器的研究進展緩慢……”

聽到這話,謝威停住腳步,看向杜國旺。

“雖然不應該,可我覺得學校的目前的經費分配方案有著很大問題。”

杜國旺的小九九被謝威發現,并沒有絲毫尷尬。

反而看著謝威,非常認真地告訴謝威:“你目前沒有擔任行政職位,卻能影響到學校的資金分配;劉書記跟張校長兩人對資金分配,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來……這樣隨意性很大。通過項目來調撥資金,在之前經費不充足的情況下,確實能把資金盡可能地分配到刀刃上……現在資金充足,之前的分配方案已經不太合適了……”

學校的經費都是謝威掙來的,不管劉德寶跟張鳴秋兩人怕承擔責任,還是為了不干涉學校的項目發展,現在這種狀態非常不對。

不過,除了杜國旺,沒人提醒謝威。

謝威陷入了沉思。

“校企辦的負責人遲遲不到位,這也跟李校長擔心人來了跟你不對付有著很大關系。”

杜國旺見謝威在思考自己說的,也是松了口氣。

目前學校資金分配,并沒有形成嚴格的制度。

可以說是李瑞留下的爛攤子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卻在謝威身上:他一直沒有拿出任何明確的態度來,兩年時間,都沒有明確給學校他研究方向。

杜國旺也不催謝威,站在一旁,掏出煙,默默地等著他思考。

旁邊不時有學生匆匆而過,有認識杜國旺的學生給他打招呼,還沒開口,就被杜國旺揮手阻止,生怕打擾謝威的思考。

“杜叔,我明白了。”

好一陣,謝威才明白杜國旺這番的用意。

“你的研究方向,該定下來了。”

杜國旺平靜地說道。

“是該定下來了。”

謝威點頭。

原本他是希望學校的專業在發展過程,根據學校項目、課題研究過程進行一些調整,然后再去選擇。

杜國旺看了他一眼,想問謝威究竟準備學習什么專業,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

“走吧,我跟您去那邊看看……”

謝威跟著杜國旺去機電系的時候,一輛212吉普直接開到了校部樓前面。

趙巖跟范志勇兩人下車后,徑直往校部樓走去。

打聽了張鳴秋的辦公室后,很快就出現在了張鳴秋辦公室門口。

“趙廠長、范廠長,你們來之前怎么就沒打聲招呼,我去車站接你們啊!”

張鳴秋看著兩人突然出現在自己辦公室門口,略微愣神就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

“張校長,我們不請自來,還希望你不要見怪。”

趙巖也笑著說道。

不來不行啊!

他們本身沒有仗著廠子的地位,瞧不上哈工大產品的意思,就因為紅光機械廠派出了技術人員向長征機械廠推銷產品被拒絕,讓鄭部長親自敲打,再繼續下去,可不得了!

把兩人迎進辦公室,張鳴秋親自給兩人泡了茶,陪著他們坐在會客沙發上,才開口問道:“不知道兩位親自來,是?”

“之前哈工大提供的數控系統跟相關零配件,不符合廠里的需求……可廠里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又非常迫切,進口的太貴不說,有錢也買不到,學校有這方面的技術,我們來看看……”

范志勇也開門見山。

“還有,我們整個062基地使用的電話交換網絡都是比較落后的,而062基地下屬的眾多單位又因為地形原因,在山里分散得比較開,僅僅是更換電話交換網路不夠,基地也希望由貴校幫忙重新設計整個電話交換網路……”

趙巖補充著。

兩人的態度也拿出來了,電話交換網路沒問題,即使容量小一些,能讓通訊更暢通,讓062基地所有分散在大巴山各個山溝的下屬單位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在數控機床這塊,來之前兩人就討論過,絕對不能為了合作就降低對數控機床的要求。

長征機械廠想要數控機床,是為了半精加工跟精加工的!

僅僅是粗加工,數控機床因為剛性等問題,在批量件的加工上,效率跟成本反而不如普通機床有優勢,除非哈工大能提供帶有刀庫的三軸加工中心。

兩人的來意出乎張鳴秋的意料。

他又不是太懂技術,尤其是數控之類的。

“這樣吧,我帶你們去機電系的金工實訓車間吧。”

“張校長,你怎么來了?”

張鳴秋帶著趙巖跟范志勇兩人到實訓車間時,謝威正跟杜國旺兩人站在一臺帶有18支刀具刀庫的加工中心前面,聽著杜國旺給他介紹目前加工中心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謝威?你怎么在這里?”

張鳴秋也意外。

每天謝威的行蹤,他們并不清楚,但是謝威有很長時間都沒有來機電系了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長征機械廠的趙巖廠長、范志勇副廠長……”

“長征機械廠的?”

“你就是謝威?”

趙巖跟謝威幾乎是異口同聲問出來。

張鳴秋叫謝威時,趙巖就有些愣神,他沒想到謝威會如此年輕。

在他們想來,謝威在高考前已經當了5年技術員,是恢復高考后第二年參加高考的,能在短短兩年時間讓哈工大快速壯大,至少應該有三十好幾了。

“謝威同志,看來你對我們有誤解啊。”

范志強明顯聽出了謝威語氣中的不滿。

謝威看向他,不置可否。

絲毫不隱瞞自己的不滿。

“長征廠的兩位領導是來學校考察數控技術的。”

張鳴秋怕謝威直接懟兩人,急忙說明他們的來意。

“之前我們確實拒絕了上級分配的用于改造普通機床的數控系統跟零配件……當時部里給的那批,數控車床系統,能改造最大的車床就是6140,加工行程也只有1米5;而銑床也是……長征廠雖然有不少小型普通機床,卻以重型機床為主……”

趙巖臉上帶著笑容,主動開口解釋當初長征廠為什么要拒絕哈工大的數控系統。

“改造的數控銑床,對我們加工能力提升并不大,長征廠更需要的是可以加工異型結構件的三軸加工中心……”

原來是這樣!

謝威聽了對方的解釋后,才明白長征廠為什么會拒絕。

“確實,我們的數控系統雖然可以控制,之前哈一機生產的滾軸絲杠最長不到兩米,超過兩米就無法保證精度。”

杜國旺點頭。

他也算是了解到了長征廠拒絕使用學校研發出來的數控系統的原因。

光是有控制系統不夠,還得有配套的伺服電機、滾軸絲杠等。

“現在呢?”

趙巖敏銳捕捉到杜國旺話里的“之前”,不由有些期待了。

國內有產品能滿足使用需求,何必跑去求上級首長給外匯批條?何必去忍受外國供應商的苛刻條件?

“可以生產出五米行程的長絲杠。”

杜國旺說道,“對于十多米的重型機床以及差超過5米行程的龍門機床,還不行。”

趙巖不由有些失落。

長征廠,很多重型車床的加工行程都是十多米。

這種車床并不是用來加工火箭跟導彈外殼的,火箭跟導彈外殼,并不厚,甚至都不需要采用車床加工,而是由框環跟桁條組成圓柱形框架,再用鉚釘把外面的蒙皮鉚接在框架上。

就如同燈籠的結構一樣。

但是各種重型設備,又是加工相關工裝夾具以及其他配套的重要零部件所必不能少的。

“加工中心最大行程是多少?”

5米行程的車床,長征廠并不多,趙巖盤算了一下,廠里就幾臺,也沒法全部改造成數控車床,兩三臺的訂單終究有些少了。

“X軸行程800mm、Y軸行程600mm、Z軸行程550mm。由于這是實驗用的,沒有搞更大的……形成更大的龍門式加工中心還處于研發中……眼前這臺加工中心,是為了實驗跟改進……”

杜國旺解釋著。

“精度呢?”

“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到0.05mm,重復定位精度±0.02mm……”

比起國際上的加工中心,哈工大研制的加工中心精度還是要差不少。

但是比起國際上

“能批量生產了?”

“哈一機目前已經投入生產,第一批加工中心應該處于調試階段,即將上市了。”

杜國旺經常去哈一機進行技術指導,對廠里的情況有了解。

“第一批生產了多少臺?40臺需要多長時間交付?”

張鳴秋疑惑地看著趙巖,要采購數控加工中心,交付期什么的,不應該問生產的哈一機么?直接問研發負責人,什么意思?

杜國旺跟謝威對視了一眼,顯然同樣有些疑惑。

“150遠程火箭炮的火箭彈數量太多,目前廠里的產能很難提升,如果有加工中心加工發動機以及外部的彈翼等零部件,效率會提升至少兩倍……”

謝威無語了。

這兩位,為了拿到更多火箭彈生產任務,才無奈從學校采購加工中心的?

40臺三軸聯動的加工中心,將近2000萬,這就意味著他們想要全部吃完所有的加工訂單?

“兩位,這會兒已經到了午飯時間,咱們一起吃個便飯吧。先吃飯,下午我陪你們去哈一機,怎么樣?”

張鳴秋見謝威不吭聲,急忙從中打圓場。

兩人不置可否。

拒絕了張鳴秋請他們吃飯,而是邀請張鳴秋跟劉德寶以及杜國旺幾人一起去學校外面那個已經被劃撥到校企辦的國營飯店吃飯。

張校長請吃飯,那是真的便飯,方便到學校食堂有什么吃什么。

謝威也沒拒絕。

他想知道長征機械廠給了這筆訂單,究竟想要多少火箭彈的生產任務。

“他們這是用使用我們的加工中心換取更多訂單?”

去飯店的路上,杜國旺故意落到后面,小聲地問謝威。

“應該是吧。”

謝威不確定。

雖然對方表現得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了。

再想到這兩天江北機械廠跟主動送業務上門的江山機械廠,表情不由變得怪異起來。

要是傳出去,指不定別人都認為想要從跟哈工大的合作中獲得好處,得先給哈工大好處呢。: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