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釣魚執法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明第一國舅第80章釣魚執法(女生文學wenxuem)
朱元璋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既然馬尋將弓吹的神乎其神,那自然是要見識一下。
何大等人背著粗制的幾張弓到了校場,看到實物讓不少人感覺到驚訝、覺得新奇。
朱標看著箭矢立刻開玩笑,“舅舅,現在算是知道為何說這些箭能將人射穿了。”
相比起尋常的箭,馬尋弄出來的箭大了不止一圈,箭桿又粗又長,這不是普通的箭能夠比擬。
朱元璋也笑著說道,“怪不得得要這么大的弓,尋常的弓還真射不出去。”
馬尋就解釋說道,“姐夫,我也知道這弓的優缺點。能射的出去重箭,也算是穩定。唯獨就是射的不算太遠,速度也慢,不如傳統的箭。”
朱元璋這樣的馬上天子自然看的明白,問道,“你是如何想的?”
“我也不懂那么多,但是我也明白輕弓、快弓射程遠、速度快,但是我這弓如果是在四十步的距離,人、馬都能給釘死。”馬尋就說道,“火銃速度慢、也不準,搭配著用。”
火器雖然發展了這么些年,但是現在準心還有些問題,射程也有些不足。
朱元璋露出笑容說道,“你能這么想也對,這弓看著近戰是厲害。”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馬尋府里的護衛們開始張弓搭箭了,開始紛紛在試射弓箭。
旁邊的朱棣眼睛發光,這些弓大也就算了,箭還真的粗。這要是在戰場上敵人一旦近身了,真能連人帶甲的給釘在地上。
朱元璋看著,忽然笑了起來,“你還真沒說錯,這東西放在戰場上有大用。”
武器好不好用,也要取決于使用的人,要看適不適合戰場環境。馬尋弄出來的這些弓確實不大可能成為決定性的戰場武器,但是對大明的軍隊會是武器的補充。
馬秀英驕傲起來了,“這要是配上我大明的將士,韃子很難近身了。”
短兵相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短兵相接直接射殺一番就好。
這也是層層遞進,弓弩騎射、火銃散射等,這都是接陣之前的事情,想要輕易的沖到陣型前面,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馬尋滔滔不絕起來,開始關公面前耍大刀了,“姐夫,咱們不是有炮嗎?炮先轟一輪,炸不死人也嚇唬他們。到時候箭弩啟發,韃子沖到跟前了,我這重弓再射一輪,步兵都不用動手了。”
朱元璋和馬秀英對視一眼,都是笑而不語。馬尋不會打仗、不通軍事,他們都了解。
朱棣想要開口,朱標笑著搖頭制止,沒必要打擊舅舅。
馬尋就又說道,“我知道火銃裝的慢、射的不遠,火力也很難延續。到時候我擺三隊,第一隊射擊后往后退裝彈、裝藥,待命的第二隊跟上再射,第三隊再補上陣型。”
朱元璋稍微愣了一下,眼前一亮,“對啊,這個法子好!”
“我也是這么想的,三段擊。這樣火力有延續性,敵人很難一口氣沖到跟前。”馬尋也連忙說道,“這要是遇到了敵人,火銃就不是射一輪就只能近戰了。”
明朝的火銃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很厲害了,但是火力的延續性還不夠強。所以火銃打了一兩輪之后就要取刀殺敵了,火銃兵也帶刀的。
馬尋忽然間也覺得對不住沐英了,三段擊是他在打麓川的時候有感于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
朱元璋忽然有些遺憾對馬秀英說道,“小弟還是耽誤了,要是早幾年回來,還能教一教他打仗。現在性子也定下來了,教不了。”
馬秀英倒是不太遺憾,“他當不了將軍,太謹慎了。”
朱棣倒是激動起來了,“父皇、母后,真要是按照舅舅說的來,敵人想要靠近就難了。野戰的時候,敵人沖陣肯定要死傷慘重。”
“老四,這事情不能這么算。”朱元璋笑著解釋說道,“你舅舅說的也沒錯,只是這法子用是能用,首先得練好兵。你回頭去軍中看看,這戰法不能用在每個人身上。”
朱標就幫忙解釋,“得用精兵,得有強將,臨陣還要有軍官能指揮士兵令行禁止。我大明軍隊雖然戰無不勝,只是也并非所有士兵都是精悍強軍。”
朱元璋更為欣慰的說道,“標兒說的不錯,你們舅舅說的戰術好用。只是不能套在每個衛所,一定要知曉手下將士才能,到時候再安排戰術。”
這是對十歲的朱棣說的,也是對軍事一知半解的馬尋說的。
馬秀英就笑著開口,“小弟,制弓的事情你用不著多操心。回頭你再多過問一下,軍中有好多制弓的匠人,讓他們接手。”
朱元璋也笑著點頭,這弓是好弓,也有大用。不過接下來就該是朝廷接手,是大都督府這邊安排生產、裝備和訓練了。
至于馬尋這個國舅爺倒不用擔心過河拆橋,本來就是研制出來了就交給朝廷的,他現在可以算得上功成身退了。
這時候可別想著什么專利費之類的,馬尋也不靠那些東西發家致富。
朱元璋還是欣慰的,“保兒能打勝仗,小弟也能幫著制軍械,咱們家親戚都有本事!”
朱標立刻說道,“舅舅還悟出來了拳法,說是對娘和我都有好處。”
這一下朱元璋更在意了,馬秀英和朱標的病可是壓在他心頭上的大石頭。
馬尋也趕緊解釋,“就是強身健體的法子罷了,雖說姐不能劇烈運動,但是該動一動的時候還是得動一動。一直久坐這些不好,我就想了些簡單的法子。”
朱標跟著湊趣說道,“聽舅舅的意思,那是和五禽戲這些相似。到時候娘也多練練,姑父也要多練,咱們都活到一百多。”
朱元璋開心笑著說道,“好,都活一百多了,那都是老妖怪。”
馬尋又在宮里住下來了,這不是他愿意不愿意的事情,反正就是小住幾天。
他也沒有閑著,持續完善一下清弓的研制。不過現在不能叫清弓了,該叫明弓才對。
太極拳的各個流派的不少,不過馬尋教的顯然也就是養生的那類。李貞、馬秀英都沒事稍微練一練,朱標也在東宮沒事‘一個大西瓜、中間切兩半’。
朱標開開心心的來到了小院,“舅舅,娘讓舅母過去一趟。”
馬尋連忙對劉姝寧說道,“要是再給賞賜,可千萬別再接了。”
劉姝寧心里有數,只是有些時候不是想要拒絕就能拒絕的了。她也能夠感覺到帝后的一些感受,馬尋什么都不要,帝后就一個勁的什么都想給,生怕委屈了馬尋。
等到劉姝寧離開,朱標開口說道,“舅舅知道中書省的情形嗎?”
馬尋點頭說道,“知道些,李相告老,汪廣洋被彈劾罷官,現在楊憲在和胡惟庸斗,浙東的那些人也都不省心。”
朱標笑著開口,“李相雖然退了,可是關心著朝堂之事呢。”
馬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李善長還是舍不得權力,雖然現在告老還鄉了,不過他還是時刻關注著朝堂的動靜。
老家離京城也近,時常在和胡惟庸書信往來,或者是在聯系著昔日的下屬。
朱標繼續說道,“李相告老的時候,朝廷也將他的弟弟李存義提拔為太仆寺丞,現在也四處走動的厲害。”
馬尋就謹慎的開口說道,“我和中書省往來不多,就是我岳丈那邊也去的不多,更不會談及這些政事。”
“舅舅,你又多心了。”朱標笑著開口說道,“爹娘在抱怨李相雖然退了,可是還是舍不得權力。也不滿楊憲跟換了個人似的,一朝得勢就忘乎所以。”
不只是朱元璋和馬秀英在納悶,朱標也非常納悶。楊憲這個人他們都了解,現在斗倒了李善長、汪廣洋,一下子膨脹的厲害,哪里還是前些年的樣子。
看到馬尋不理解的樣子,朱標笑著說道,“現在朝廷北伐幾近功成,只是死傷將士也頗多。按理來說,這也要建祀立廟。”
這也是常規操作了,朱元璋建了不少功臣廟。配享太廟歸配享太廟,如今的雞鳴山上也有一座功臣廟,去年就建成了,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
現在的功臣廟里正殿里就是徐達、常遇春這些,不過他們活著就是位置空著。
排在西序的胡大海、趙德勝、東序的耿再成、、張德勝等人,現在就是塑像紀念。
在江西南昌也有功臣廟,這是在紀念大戰陳友諒時死難的將士。
馬尋有些不太理解了,“是北伐基本功成,準備在北平建功臣廟,讓我去祭祀?”
朱標笑著說道,“去年就在建功臣廟了,只是以往有大戰,都是我爹親自去祭祀。現在政事復雜,也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舅舅好歹也是大都督府右都督,最好上奏讓皇帝親自去北平祭奠死難將士。”
馬尋打量著朱標,祭奠死難將士沒問題,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皇帝有些時候沒辦法親自出席也能理解,因為離的太遠,到時候派遣皇親國戚作為代表就好,這樣也沒人挑理。
可是現在不管怎么看都是釣魚執法,這是要讓中書省的火燒的更猛烈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