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82章 走我的路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82章走我的路第82章走我的路←→:sjwx

劉姝寧有些失落,“夫君,我來月事了。”

看著失落,甚至有些愧疚的劉姝寧,馬尋笑著說道,“這才多久?沒事,有些事情順其自然就好。”

馬尋這么說反而讓劉姝寧更加愧疚,因為她的丈夫很體貼,她對于自己的婚姻也非常滿意。

這自然就意味著她需要承擔起來責任,可是現在月事又來了,這就意味著此前的努力沒有成果,還是沒有懷上。

馬尋看著劉姝寧問道,“如果丈人回老家,大哥也跟著回去,你覺得怎么樣?”

劉姝寧有些擔心的問道,“是朝堂上對爹不太好?”

“那倒不至于,就是丈人也到了歲數,該頤養天年了。”馬尋就笑著說道,“正好劉廌也十歲了,該好好教一教。”

劉廌,這就是劉伯溫的長孫、劉璉的長子。

劉姝寧就笑著開口說道,“爹此前也教誨我,說是嫁到了馬家,該以夫家為重。夫君如果覺得爹該告老,他要是也有此意,那告老便是。”

馬尋就說道,“這樣也好,到時候我們還能走親戚。我現在就不愿意在京城,總想出去走走。”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姝寧也在笑,因為這個事情皇后沒少私下里念叨。

不是馬尋害怕朝堂爭斗等等,他好像有些喜歡云游天下的意思,喜歡四處走走看看。

朱元璋和馬秀英也都吐槽,要不是馬尋還記得將馬太公送回去,估計這小子就一人一驢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

馬尋志不在朝堂,提起這件事情不少人就唉聲嘆氣,帝后尤為明顯。有些時候甚至擔心一個不小心,他就跑了。

要說大明現在最沒有上進心的重臣,基本上就是馬尋了。

只是對于他的不務正業,大家看似都非常無奈。

不少人用各種方式試圖將他引入正軌,想要讓他走正確的道路。但是那就是想一想而已,什么樣的道路適合自己,馬尋比誰都心里有數。

就算是朱元璋和馬秀英都沒太好的辦法,倒不是真的怕馬尋跑了,而是很難做到牛不喝水強按頭,畢竟馬尋不是尋常的臣子。

吃完早飯的馬尋閑著沒事,也跑到了柔儀宮。

馬秀英看了看馬尋,笑著問道,“有事求我?”

“我想去北平,只是姝寧還沒身孕。”馬尋就開口說道,“姐夫肯定不愿意帶我去,這不就只能求您幫我說情嗎?”

馬秀英收斂笑容說道,“不回老家祭拜爹娘,想要去北平,你是怎么想的?”

馬尋立刻說道,“我可以先回老家祭拜了爹娘再去北平,也順路。姐,我就是不想留在京城。”

馬秀英看著馬尋,平靜的問道,“說個理由,能說服了我就行。有理就讓你北上,沒理就先回老家,再來經常照料標兒。”

馬尋趕緊開口,“我留在京城肯定不得安寧,楊憲也好、胡惟庸也罷,肯定要去試著拉攏我。我丈人雖然不拉攏我,但是他的那些同僚就難說了。”

還是怕麻煩啊,這是要去躲清凈了。

馬秀英就笑著說道,“這個理由還不夠,你像以往一樣躲著不見那些人,其他人也沒法子強求你。你是國舅,誰沒事設計你?”

馬尋就只能說道,“那我老丈人想要告老呢?我怎么看都是文官這邊要清理一遍,我留在京里的話,到時候人情就難了。”

馬秀英認真問道,“哪個說的文官要清理一遍?”

“朝堂上的文官好多都是前元留下來的,地方官也是。”馬尋立刻說道,“這里很多人看似是主動來投,實際上不知多少是無奈才留下,和咱們不是一條心。”

馬秀英就繼續問道,“怎么就和咱們不是一條心了?他們是我大明的官,拿著朝廷的俸祿,就該和咱們一條心。”

“姐,我不傻。”無語的馬尋直白說道,“當我大明的官可沒有當前元的官舒服,當我大明的讀書人、地主,不如在前元富貴。”

看到馬秀英不說話,馬尋直接說道,“朝廷不可能給那些地主、富商包稅,那些人心里就念著他們的蒙古主子。前元時期就官場腐敗、吏治不清,朝廷肯定要以嚴刑峻法扭轉。”

所謂的郭桓案、空印案等,這不是黨爭、政見不合,這最大的原因就是吏治出了大問題。

至于牽連的官員很多,有些人就覺得冤枉。

可是如果自上而下全都是貪污腐敗的,在大肆魚肉百姓,為這些貪官污吏喊冤,覺得這些人不該殺,那普通的百姓就理應不管不顧?

亂世用重典,矯枉不可不正。

沒有很大的魄力,就很難去扭轉近百年的一些風氣。

馬秀英忍不住說道,“既然你看的清楚局勢,怎么就不愿幫你姐夫分憂呢?”

“姐,我做的事情也是正經事啊。”馬尋就連忙為自己解釋說道,“教書育人多好,天下大治肯定需要賢才。我教出來一些讀書人,怎么就不是幫著姐夫?”

馬秀英一時間也不好反駁,可是覺得不對勁,“你不去國子學,怎么就是在教書育人了?你真要是有那個志向,就不是現在這樣子。”

“教的路不一樣,教的書也不一樣。”馬尋就笑著說道,“姐,肯定是能幫著姐夫。再說了,我這不也是幫姐夫分憂了嗎?”

馬秀英頭疼起來了,就這么個弟弟、馬家就這么個指望,她要是不寵著,也沒人寵了。

另一方面就是歲數,馬尋到底才二十一,相差超過十五歲呢。

馬秀英仔細想了想,隨即問道,“你姐夫去北平是有正事,你不管是留在京城還是跟著回老家,也沒人能找你麻煩。”

“我想去北邊看看,有些事情還是搞不明白。”馬尋就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各處走走看看,總好過一直在京城。”

馬秀英繼續勸道,“那標兒呢?你留在京里,還能給標兒幫幫忙。”

“我不給他添亂就好,朝堂上的爭斗我可不如標兒。”馬尋就笑著說道,“姐,我想要去看看黃河故道、看看北平的情形,以后說不定能幫忙。”

馬秀英問道,“幫忙,你能幫什么忙?”

馬尋直接說道,“北方人心啊,總不能一直都是南人、北人吧。這都是漢人,可惜北邊好多人不認。姐夫要彌合南北,我也想出把力。”

這一下馬秀英也不說什么了,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大了,不只是她和朱元璋明白,滿朝文武也都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可是明白歸明白,怎么樣讓北方的百姓認可自己的身份,這可就是有難度了。

燕云十六州已經有四百年不在漢人政權下了,南宋以后淮河以北可就丟了,元朝時期是整個神州皆沉。

往遠了說,唐末就是各處割裂,上一個大一統的漢人王朝就是唐朝。

沉默許久的馬秀英才說道,“那我去和你姐夫說說,準不準你同行還要看他的意思。”

有馬秀英這話,馬尋就放心了。如果是一些軍國大事可能還難說,但是在準不準許跟著北上這件事情上,沒什么難度了。

看到馬尋喜笑顏開的樣子,馬秀英催促說道,“你和姝寧還是得抓緊才好,標兒明年就要成親了。”

馬尋用力點頭,大明在快速的走上正軌,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很多的規矩、儀式也都在完善。

太子朱標的大婚,那也會是無比重要的大事,這不只是單純的國本等,這也是對功勛利益集團的一個籠絡。

大封功臣是一回事,開始聯姻又是另一回事了。

開國將帥的子女大多數也要到婚嫁的年齡了,皇子和公主們也陸續到了成親的年齡,這里面就有很多的學問了。

馬尋都逃不開一些政治聯姻的屬性呢,更何況這些皇子皇女呢。對此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要有一些‘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看著馬尋歡天喜地的離開,馬秀英笑著開口,“聰明倒是聰明,就是太沒志氣了。”

拿著本書的朱元璋從里屋走出來,“本想躲個清閑,哪知道還有個比俺還能躲清閑的。”

“還不是怪你,這一趟中書省斗的厲害,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馬秀英就嘆氣說道,“要我說淮西的這幫老弟兄靠不住,楊憲和浙東人更靠不住。”

朱元璋就郁悶的說道,“這個楊憲太讓人失望了,太過得意忘形、囂張跋扈,他是想要當下一個李善長呢!”

“浙東的那些人不是想著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想著延續元廷對他們的招攬優待。”馬秀英也沒好氣說道,“他們要是主持中書省,朝上全是南方人。”

雖然淮西的那些人也未必就是多好,可是現階段來看,也很難有什么群體能夠比他們更適合讓朱元璋穩住朝堂了。

馬秀英隨即說道,“這一次你帶著小弟北上,路上記得敲打一下他。有那個聰明勁只想教書、當工匠,也不多學點正事。”

朱元璋也跟著急,“他看局勢倒是看的明白,就是沒上進心,本還想著給標兒留個親舅舅,小弟這樣哪能幫忙輔佐朝政!是得敲打,要不然真不上進!”: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