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全都是坑貨第111章全都是坑貨←→:sjwx
朱元璋對馬尋的一些說法有所懷疑,這也很正常,畢竟空口白話,沒有看到一些實際的東西自然缺少說服力。
馬尋也不是很著急,長遠一點的來看是培養出來一批學生再說。
短一點的來說,明天去大本堂和那些博士去‘斗法’,展示一下自己的術數水平。
有機會的話再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自然也就會有說服力了。
至于理科生當官之類的事情,那也是需要一步步的去謀劃、實現才行。
別看大明初建,看似很多的規矩等不完善。可是有些思維慣性一直存在,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文科生’的地位就高了。
在聊完‘學業’,朱元璋打趣說道,“你這一次跑到宮里來,是因為想要躲個清凈?”
“還不是李相嗎!”馬尋頓時吐槽起來了,“他先前想要讓我納胡惟庸的侄女為妾,這一招行不通就讓我幫忙攛掇改封唐勝宗為國公。”
朱元璋打趣說道,“這個李相一貫如此,最喜歡拉幫結派。”
唐勝宗,算得上是李善長的人。起碼這兩人關系密切,幾乎算得上‘黨羽’。
朱標也笑著開口,“先前爹娘常說李相心思多,我還不太信,總覺得李相是大明棟梁。只是現如今再看看,李相一心想要權力。”
朱元璋也只是笑了笑,現階段的他對李善長雖然有些不滿,可是還談不上容不下。
馬秀英也跟著說道,“讓他參議國事,免得他整天在京城到處走動。”
朱元璋也只能說道,“你看他像是要回老家的樣子嗎?既然他愿意做事,那就讓他做,只是不能再像以前了。”
“封國公的時候,將他列為國公之首。”馬秀英笑盈盈的說道,“小弟擺在最末,這也說的過去。”
大明的開國第一功臣是徐達,可是這不妨礙將李善長列為‘開國七國公’之首,這也算得上是將李善長架在最高的位置。
朱標則笑著開口,“這么一來的話,李相就開心了。他可不像舅舅,舅舅最不喜歡出風頭,李相恨不得所有人都知曉他是大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聽到朱標這么說,大家也都是在笑,只不過朱樉等人是在陪笑、尬笑,有些事情他們即使是皇子,也知道的不多。
說到底就是朱元璋疼兒子歸疼兒子,但是除了朱標之外,幾乎是不許其余皇子們接觸朝政,也不許他們和大臣走的近。
“這一次大封功臣,小弟就等著出風頭。”朱元璋有些開玩笑的說道,“明天記得去上朝,我得罵你一頓。”
馬尋連連點頭,不被罵一頓的話,李善長這些人還要來繼續騷擾。
不過馬尋隨即說道,“姐夫,湯大哥那邊也得提醒一下才好。他和李相走的有些近,他太容易相信鄉黨了。”
提起湯和,朱元璋和馬秀英也是無奈,他們的這個老大哥有些時候就是拎不清。
朱標則開口說道,“還是我去說吧,舅舅明天上朝,下朝后我去和湯伯好好的聊一聊。”
朱元璋有些無奈的說道,“說了也沒用,當著面他點頭,也能領會。過不了多久,他就給忘了。”
馬秀英和朱標也只能搖頭,實在是湯和的性格就是如此,有些事情真不是沒提醒他,而是提醒了只能管眼前的一陣,用不了多久就失效。
朱元璋一家子吃完飯就打道回府了,馬尋開心的對劉姝寧說道,“看來不用小住幾天了,住個三四天我們就能走。”
劉姝寧理解馬尋的意思,只要馬尋在朝堂上挨了罵,李善長等人就算是再厚臉皮,也不會再去騷擾。
而且罵馬尋,也算是立威,給其他一些驕兵悍將等一個警告。
這自然也不用擔心什么,為了讓馬尋演好這出戲,皇帝、皇后帶著太子特意過來說明情況。
“夫君,那父親是不是也該上奏章了?”劉姝寧關心的問道,“大哥已經回鄉了,我看父親也志不在朝堂。”
馬尋不想住在皇城里,而劉伯溫是不想留在京城,這都已經在準備告老還鄉了。
馬尋仔細想了想說道,“我挨了罵,就讓泰山上奏折吧。翁婿兩個都挨罰,一個被罰回老家,一個被關在府里不許出門,這多有震懾!”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姝寧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罷官、禁閉,這些看似猶如塌天大禍的事情在劉伯溫和馬尋身上,實際上還是好事情。
不過馬尋忽然意識到不對勁了,“姐夫先前提過讓我進中書省,姐可和你提過是什么時候?”
“先前皇后殿下提過,好似是在大封功臣之前。”劉姝寧就回答說道,也有些擔心,“太子殿下也提起過,說是這一次封爵之后,不會再給你加官了。”
馬尋哭喪著臉,憂心忡忡的說道,“這不是不會再給我加官了,而是根本就沒得加了!”
劉姝寧也是這么認為,也就是大明現在沒有‘三師’,要不然馬尋肯定要進太師或者太保。但是現在的馬尋,可是實實在在的東宮太子少師!
看了看劉姝寧,馬尋說道,“姐是不會給我加官了,這是好事。那個,回頭去找找保兒和文英的媳婦說話。”
劉姝寧明白馬尋的意思,這是要‘培養’李文忠和沐英呢。
李貞是不能坑,那就坑外甥們,不能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馬尋一個人扛著啊,有些外戚就要出來頂雷。
馬尋坑外甥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就比如說朱樉等人,本來是滿心歡喜的想要跟著馬尋學兵法。
但是現在就是被灌輸著最基礎的數學等是行軍打仗的必備條件、計算人數、糧草等,是一個合格的將帥該有的技能等。
所以練兵等是要接著練,但是該讀書的時候要讀書。
兵書要看,數學要學,地理、天文等也都要學。有些是現有的知識積累,有些則是馬尋再加以補充。
寒窗苦讀的學子們可能都比這些皇子們清閑,因為朱樉等人是一刻不得閑,每天的各種課程安排的非常密集。
不覺得自己是坑貨的馬尋早早的起床了,洗漱、吃完早餐,匆匆趕去午門。
劉伯溫正在忙著整理隊列,此前馬尋就指責陶凱這個禮部尚書工作不盡職以至早朝規矩雜亂,而現在總算是開始正規起來了。
所以劉伯溫的工作增加了,誰讓他是實質上管理著御史臺的御史們呢,維持早朝秩序就是御史臺的職責。
看到馬尋,常遇春取笑說道,“都說你不喜歡進宮,怎么跑來了?”
馬尋懶得理常遇春,小聲對李善長說道,“李相,小心些,陛下今天不高興。”
李善長頓時關心問道,“怎么回事?”
“還不是那事,昨天我剛提起,陛下就暴怒。”馬尋就添油加醋的說道,“皇后殿下也非常不高興,說我狂悖、跋扈。”
李善長不算太意外,不過還是假惺惺說道,“這么說來都是老朽的過錯,連累國舅了。”
唐勝宗顯然才是更沮喪,怎么想要封國公就這么難,讓國舅幫忙說情都沒用!
在忙著整理隊列的陶凱和劉伯溫氣的不輕,提起早朝秩序亂需要整頓的是馬尋。
可是現在好了,文官隊列這邊老老實實。武將那邊本來還都是小聲說話,馬尋一過來好些人就圍在一起說話,聲音還不小!
鬧了半天,這些規矩都是為文官制定的,根本就管不了武將。
更可恨的是這些規矩,還是武將那邊提出、文官制定,實在是窩囊!
馬尋隨即看向湯和,“湯大哥,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就算是陛下不責罰你,太子殿下也要說你。”
湯和大感不解,“怎么還有我的事?”
當然有你的事了,要不是你這么個坑貨,我用的著進宮避風頭嗎?
徐達和常遇春都忍不住輕輕搖頭,有些事情他們多少都知道點,可是湯和這個當事人居然什么都不了解!
李文忠忽然湊上來說道,“舅舅,陛下若是責罰,外甥幫你求情!”
馬尋大感欣慰,“那就有勞保兒了,陛下這一次震怒,我都小心著呢。”
湯和頓時內疚起來,這事情好像還真的和他有關。
但是李善長忽然回過味了,國舅真的要是因為陛下暴怒就害怕,怎么可能跟個沒事人一樣,也就剩下嘴上說著害怕了。
可是實際上呢,掐著點的來排隊準備上朝,和親近的武將交頭接耳,臉上也沒有緊張的神色。
要知道面對真正暴怒的朱元璋,李善長都會從骨子里感覺到畏懼。
這位國舅爺說是這么說,怕是在演戲吧?
陛下或許不滿,但是肯定沒有這位國舅爺說的那么嚴重!
雖然心里滿是懷疑,可是李善長也不得不選擇‘相信’,還要承馬尋的人情。
因為他不承情,馬尋肯定要在淮西人當中大肆宣揚,要說是李相害得他被皇帝責罵等。
先前坑了一下馬尋,現在又被馬尋給坑了,這都不是什么省心的人啊。
只是不知道在這件事情之中,皇帝和皇后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雖然現在會高看馬尋一眼,但是在內心深處,李善長依然不認為馬尋具備著和他較量的能力,那只是一個出身好的鄉野庸才罷了。: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