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小說>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最新章節列表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第三十一章 福報
更新時間:2025-02-20  作者: 陳詞懶調   本書關鍵詞: 陳詞懶調 |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 免費 | 玄幻 | 異世大陸 | 穿越 | 輕松 | 陳詞懶調 |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正文如下:
:yingsx第三十一章福報第三十一章福報←→:

見溫故幾人還在,兩人心中也松了口氣。沒出發就好,趕上了。

于二跟在何大身側,留意周圍的動靜。

前方的幾個人影,很容易對上號,不過他此刻的注意力,最先放在那幾個孩子身上。

他聽到那兩個孩子喊周山爹了。看來確實是這位武官的孩子,小孩兒精神瞧著還行。

見到溫故,又介紹了于二之后,街溜子二人組沒廢話,表示想跟著他們北上。

于二說:“我們譚縣令是個厲害人,半月之前我們家本來是打算跟著北上,只是當時家中遇到了麻煩,等平息下來,已經錯過時間。”

縣令帶的大部隊已經定好行動時間,不會輕易改變,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譚縣令帶人離開。

于二只是想告訴溫故幾人,他們全家本就有北上的打算。錯過一次,現在又遇到有人要往北地過去,你這個讀書人看著也還行,在北地有親戚,咱們看好你。

何大這時候也說:“葑縣以外的地方,我們雖然不了解,但是以前混在街巷,聽過不少消息,或許這些能有幫助。”

于二加道:“我們會自帶干糧。”

溫故像是有些猶豫,“不知你們要帶的親人好友,共幾位?是否有老人小孩?”

何大說:“我家只剩我和我弟,可能還有兩三個朋友。我弟十二歲,以前在縣城書院讀書,性子安靜懂事。”

于二想了想,也說:“我家的四個你們應該都知道,我,我兄嫂和侄女,或許還有兩位朋友。”

溫故心中滿意,人數還行。他緩聲道:“能否請兩位稍等片刻?”

“當然,我們就在那兒等著。”

知道溫故幾人要商議,何大和于二走到一旁。他們心中還是有些緊張。

兩人低聲分析——

姓溫的書生多半不會拒絕,這人瞧著就好說話。那個周縣尉和那個道士,不知是否會同意。

這邊,青一道長依舊是無所謂的姿態,真要說的話,也傾向于多收些人,到時候有人幫他干點雜活。

小劉和鐵頭都聽溫故的。

周縣尉有些遲疑,他是遭人背叛過的,防備心重。不過溫故分析幾句之后,便同意了。

一,人多好辦事。如今路途艱險,隊伍里人多些,確實更安全。

二,他還有兩個年幼的,受過驚嚇的兒女,還有個十二三歲的內侄。或許隊伍里再多兩個小孩子,能讓他們精神狀態更好些。

人心這個東西不好說。但也確實不能因為遇到過背叛,就拒絕所有人的靠近。

雖然同意了,周山還是忍不住提醒溫故,“亂世里,人性復雜,不要過于仁善。”

“多謝周縣尉提醒。”溫故微微施了一禮。

他站在旭日的晨光之下,整個人仿佛鍍上一層金芒,望著遠山的目光清澈又堅定:

“我游學時候,曾聽人說過一句話,‘獨行快,眾行遠’。

“如今這世道險惡,遠甚于史書記載的那些災禍,不抱團取暖,很難撐下去。若百人同心,則得百人之力。同舟而濟,患實共之。眾心協力,定能達到目標!”

周山張了張嘴,也不知該說什么。

他當然知道抱團的好處,他只是想糾正溫故對誰都仁善的做法。

不過,現在看來,讀書人想法堅定,一時半會兒也改不了。但這種人也不容易背刺。

算了算了,有他在身邊時刻盯梢,想必也不會出什么大事。

搞定內部,溫故過來告知何大和于二結果。

得知被成功接收,兩人也露出喜色。同時心里想著:果然還是要從姓溫的書生這里著手!

不過,市井混得多了,警惕心也多些,下次是要帶著家人過來,他們身兼重任,還是要多探聽、多了解。

何大眼珠子一動,面上表露出感激:“真是太感謝了,我們身份卑微,以前在縣里都被人瞧不起,干什么都被人防著……你們,是好人啊!”

溫故目光清澈,帶著書卷氣地一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能看出來,你們并非奸惡之人。”

何大又非常動情地說了自家遭遇的慘禍。這種時候,在這種心腸好的讀書人面前賣慘,以后也能給自家小弟多要些好處。

溫故聽完神色悵然,嘆了嘆,也簡略提了句自己的身世,家中遭遇慘禍,也是只剩他們兄弟倆,北上投親。

“雖是艱難,正因如此,越是要堅持,總會看到曙光。無論什么時候,文人武人都有體現自身的價值的機會。讀了這么多年圣賢書,以后到了北地,我也要混出些名堂。

“等以后邪疫平息,我們兄弟倆衣錦回鄉。以前只是草草埋葬遺骸,等回去了,為他們換上好的棺材,請高人去作法遷墳,換個風水寶地。再建一個氣派的祠堂,讓逝去的人能享受后人香火……”

何大本來有演的意思,但聽著聽著,視線朦朧起來,眼眶有淚光閃爍。

不自覺跟著溫故的話幻想,呼吸都變得粗重。他也看重身前身后事。

確實啊!

人吶,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要往上爬!

否則,就會被徹底踩到泥里去!

他也要在北地混出名堂,以后回來,遷墳修墓給他們老何家建祠堂,還要燒些祭品,讓爹娘和二妹在底下住大房子,有下人伺候!

旁邊的于二有點代入感,但不多,他更注重眼前的困難。

他拱手行禮,打斷旁邊的氣氛,問道:“如今還有一事。我大哥心中放不下。城里只有他一個鐵匠,又沒有收徒弟,縣城里需要人打造武器用于防守,他擔心離開之后……”

“于鐵匠是有情有義之人啊!”溫故嘆著,沉思片刻,“我聽何大說,現在城里有些人以前在你家當過護院?不知他們可學到了一招半式?”

于二:哎?

對哦,還有那些偷學了技藝的護院!

那幫人以前沒開打鐵鋪,并不是不想。

手藝肯定是學了點的,但鐵匠是那么好當的嗎?打鐵還是官府管制行業,不是人人都有那樣的條件能搞個打鐵鋪!

但如今沒人管了,他們一家離開之后,鋪子留給縣城。爐子風箱,那些都在,即便沒有鋪子,官府也有這樣的地方,那些大物件譚縣令他們可帶不走。

以前那幫護院,即便手藝比不上,但是工具打出來能用就行,多練習,手藝也會越來越好的。

解決了大哥的心病,于二很高興:“多謝!”

又想著,姓溫的書生腦子挺靈活,該不會憋著壞吧?

于二似是隨意地問:“你們讀書人,對別人都這么好嗎?”

溫故眼中帶著寬容和真誠,回道:“別人如何,我并不知曉。

“但先賢說過,‘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于我而言,你們就是福報。”←→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