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放火燒人_鸞嫁__筆尖中文
正文170放火燒人
正文170放火燒人
硯明又給趙伯耕請來幾位名醫,但是,根本沒有好消息。
這些京城中頗有名聲的大夫,對趙伯耕身上的癥狀也束手無策。
他們說來說去就一句話:耽擱的時間太久了,若是能早些治,該是有機會治好的。
除了這個結論,倒也不是沒有別的收獲。
有那見多識廣的大夫就說,趙伯耕這狀況,是服用了虎狼之藥。那藥慣常是青樓楚館的女子用的,她們會在看準了一個恩客后,在熏香中,亦或是飯菜茶水中,放上特置的藥物,這些藥物有催情的作用,以此讓恩科對女子欲罷不能。
要說其余一些大夫,為什沒診出這個病因,那也是有原因的。
概因為三教九流中,娼妓排在最尾,尚且在戲子、鼓手,搓澡剃頭匠等人之后,而這些有名的大夫,要么家學淵源,要么天賦極高,不能說全都是眼高于頂之輩,但基于世俗等原因,他們愛惜羽毛,輕易不會去給妓女診脈。
就見這一位“見多識廣”的大夫,特別叮囑說,“若是尊家已經有了子嗣,這病妨礙倒不大。它只會影響男子生育,對男子本身的身體卻無太大影響。但若想治愈……實在不成,可去求一求常去秦樓楚館診脈的陳大夫。”
陳家是從別的州府逃荒來的,荒年餓不死廚子,同樣餓不死大夫,這一家人逃到京城后,便在京城落了腳。
因為窮,他們是不挑病人的,別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妓女響馬,只要給錢,他們都給治,許是他們有辦法也不一定。
大夫們全都離開了,此時天色也黑沉下來。
但院子中一片靜寂,連一道腳步聲都沒有。
許久后,室內傳來趙伯耕的聲音,“硯明。”
硯明連爬帶滾跑進去,“爺,爺您有事兒盡管吩咐。”
“去善民堂請孫老大夫。”
硯明面色分外為難,“爺,孫老大夫上年扶棺歸故里,至今還沒歸來。”
趙伯耕不出聲了,渾身的氣息卻越發壓抑了。
硯明斟酌著說,“爺,若不成,咱們請宮里的太醫……”
“你把我的話當屁放了是不是?我之前說過了,此事不可走漏。你是生恐你家爺的丑事不能傳的眾人皆知?你個混賬,我打殺了你!”
硯明再次跪下請罪,頭一下一下磕,“那屬下這就去陳家請大夫。”
趙伯耕沒說可以還是不可以,那就是同意的意思。硯明不敢耽擱,趕緊從地上爬起來,一溜煙跑了。
陳家的老爺子出外診了,硯明在家中等不及,便親自跑到一處官員安置外室的院子去找人。
好不容易帶了陳家的老爺子回來,那老爺子也是用心的給診了脈,可得出的結論,依舊是不樂觀。
歸根到底一句話,耽擱的時間太長了。若是能早些發現,他是有本法讓狀況好起來的。
老爺子唏噓短嘆,還說趙伯耕,“官人不可貪一時之歡,有些藥,說是對身體無礙,但終究是有些影響的。即便是為壽數著想,這些藥以后也萬不可再用了。”
陳大夫看出眼前這人非富即貴,如何能看不出這藥必定不是他自己要服用的。這樣的事情他見多了,無一不是被女眷算計了的。
但尋常那些前來求醫的男子,癥狀輕微,而眼前這人因為常年受此荼毒,除非大羅神仙到來,否則,再難有子嗣了。
陳大夫離開,趙伯耕的臉黑的如同烏云罩頂。
他已經從陳大夫露出來的話音聽明白,他常年服用此藥。
這些藥都是后宅女眷用來勾引男子的,而他后宅中,能夠常年對他下藥的,不過那三五人。
常慧心絕不可能,她有一段日子求子求到魔怔,做夢都在請菩薩賜給她個孩子。況且她好歹也算一個大家閨秀,使不出來這等下作手段。
除了巧娘外的另外兩個妾室也不可能。
那兩人容貌不及巧娘秀美,人也不如巧娘俏皮可人,他一個月里,能在他們房里歇息的時間不足一天。
那就只剩下巧娘了。
巧娘有機會,有能耐,也確實將他勾的神魂顛倒,曾幾何時,他有許多時間與巧娘廝混到天明。
如今再回想當初他是如何與巧娘勾搭上的,那時常慧心懷孕不久,孕吐的厲害,無法伺候他。
男子久曠難挨,若身邊沒有誘惑且罷了,偏那巧娘每每做出含羞帶怯之態,在有一次上茶時,不小心將整杯茶水澆透在她胸前的衣裳上,兩人天雷勾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那時巧娘應該還沒對他用藥,畢竟他們的情況與偷情差不多,逮著哪里就是哪里。或是在茶室,或是在花園的假山里,或是在午夜的廂房中。
至于之后,兩人女干情暴漏,常慧心將巧娘抬為妾室,當時他正新鮮,隔三差五總要過去一次。
那時候似乎也沒有異樣。
之后,常慧心又抬了兩個妾室,說是體貼他,其實應該是讓兩人與巧娘打擂臺。似乎從那時候起,每次他去巧娘哪里,都更容易沖動,即便是在巧娘孕期,也不依不饒……
趙伯耕從別院離開時,差不多已經到了宵禁的時候。
他往昌順侯府去時,還遇到了巡邏的差役。
差役們認出掛在馬車上的族徽,倒是沒有過多為難,還好心提醒了一句,“最近城中多盜匪,侯爺早些回家是好。”
話落音,這差役被身邊的同僚猛扯了一下袖子。他突然驚醒,哪來的侯爺,現在已經被降爵為昌順伯了。
好在昌順伯并未與他們計較,馬車徑直從他們身側駛過去。
差役輕舒一口氣,念叨說,“伯爺脾氣還挺好。”
“呵呵,那是懶的與你計較。你也不看看,咱們是那個臺面上的人物,和咱們計較,倒是給咱們臉了。行了,不說這些有的沒的,趕緊巡邏是正經。”
一行人又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
等趙伯耕回到昌順伯府,府里大部人已經休息了。
一路走進內院,就見處處都是漆黑的。只零星的在各個角門處,有一兩盞燈籠給人指路。
這都是老夫人要求的。
老夫人說,“深更半夜都去休息了,點那么多燈籠不破費么?那是給誰指路呢,給賊么?”
于是,燈籠就熄滅了,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可常慧心掌家時,別說是沿路的燈籠都亮著,就連灶房、門房和各個院子的進出口處,都燈火通明。
尤其是灶房,夏天要常備著綠豆湯,給府里的下人解暑用;冬天更是時時備著姜湯,以便染上風寒的丫鬟婆子,有了癥候趕緊來喝一碗。
那時候府里鬧哄哄的,卻是一副熱鬧規矩之景。
再看如今,各處燈籠大多熄滅,誰又能知道,本該當值的下人是否當值;誰又能知道,那本該休息的下人,是不是趁機做壞事去了。
這些事情都只在趙伯耕腦海中一閃而逝,他無暇去計較,也無暇去多想。
他路過薔薇園,徑直往西院去。
西院的人本已經全部入睡了,唯有兩個守門的婆子,一邊偷懶吃酒,一邊說主家的閑話。
有一人說,“巧姨娘得寵了這么些年,也是個有本事的,這要是她再生下個兒子,指不定能效仿薔薇苑那位,被咱們伯爺抬為伯夫人……誰,誰剛才過去了……哎呦,我的天吶,伯爺,您怎么這個時候過來了……”
婆子一邊叫嚷著,一邊一蹬腿站直身,她張口就要喊人,可趙伯耕回頭看了她一眼。
明亮的燈籠照耀著,將趙伯耕面色的戾色照的一清二楚。他仿若被鎮壓了千萬年的厲鬼,一朝脫身,就要將人吞噬殆盡。
婆子的喉嚨如同被人掐住了,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就這么看著伯爺一路疾馳走進了巧娘院子里。
門外的動靜其實不小,又因為夜深人靜,任何一點動靜都會被無端放大,巧娘聽到了“伯爺”兩個字,還以為是自己幻聽了,畢竟自從聽到了媚娘的話,她就一直在疑神疑鬼,擔心自己害了趙伯耕的事情,會被趙伯耕查出來。
她為此驚懼難耐,寢食難安。
即便熬得頭疼眼花,可只要一睡過去,又會很快驚醒過來。
這一次,她同樣以為是自己幻聽了,但是,很快她就聽到有粗重的喘息聲越來越近,有怒氣洶洶的腳步聲,正朝著她的房間一步步走來。
是趙伯耕,是趙伯耕過來了!
他查出來了,他知道是她害了他!
巧娘狼狽的從床上爬下來,撅著屁股往床底下鉆。
趙伯耕一腳踹開了房門,小丫鬟聽到動靜趕過來,“伯爺,姨娘已經休息了,您稍等……啊!”
丫鬟被趙伯耕踹了一腳,猛一下跌在房門上,將房門撞的哐哐響。
可她手中的燭火未熄,就讓她看清了伯爺此時噬人的面色。
她驚懼交加,卻不敢遲疑,趕緊起身去將房中的燭火點亮,然后一點點往外退。
趙伯耕并未阻止她,只在丫鬟退出房門后,走到內室中。
內室中空空如也,只留下尚存余溫的一床寢被。
巧娘素來最喜歡的,那雙粉色繡纏枝紋綴珍珠的寢鞋,也好好的放在床下邊,就連衣裳,也搭在屏風上。
這就有意思了,鞋在衣裳在,偏人不在。
趙伯耕呵呵冷笑兩聲。
如果方才他還有些不確定,那現在他就很確定。
是連翹這個賤人害他!
她害他不能生育,害他沒有子嗣,害他要被天下人恥笑,害他下了地獄也無法面見祖宗親長。
做了這天大的錯事,她竟還想逃跑。
趙伯耕看見了架子床下的一節白綾襪,也看見那綾襪的主人在瑟瑟發抖。但他只當沒看見,隨手拿過旁邊的蠟燭,往帳幔處一湊。
火焰瞬間撩起,繼而像是得了東風助陣,瞬間就將整張架子床燒著了。
趙伯耕將蠟燭往床上一丟,轉身出門去,哐一聲關上了房門。
巧娘縮在床底下,一動也不敢動,她甚至眼睛都不敢睜。
她覺得自己要死了,這次肯定死定了。她瑟瑟發抖,她不敢睜開眼,生恐看見趙伯耕吃人的眼神。
直到趙伯耕離開,巧娘才輕舒了一口氣,但她害怕趙伯耕去而復返,便依舊縮著脖子在床底下藏著。
似乎有東西被燒焦的氣味兒傳來,還有火勢燎原的噼啪聲,屋內的氣溫也陡然升高起來……但這本就是夏天,屋里連冰盆都沒有,熱一點才正常。
不,不正常,她眼前一片火光,大火瞬間彌漫在整個寢房內。
巧娘被嚇得三魂去了七魄,人都傻掉了。
她嚇得尿了褲子,渾身酸軟,動都不能動一下。
她張開嘴用力喊,“來人,救火!”
外邊響起響亮的聲響,“來人啊,快來人救火啊!”
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這聲音卻不是出自她口,而是出自身邊的小丫鬟之口。
小丫鬟是她去寺廟上香時撿來的,她又蠢又笨,卻忠心護主。此時她喊的嗓子都劈了,甚至還冒著大火沖進來,要將她救出去。
巧娘看見這一幕,身上陡然涌起一股力氣。她狼狽的從床下跑出來,踉踉蹌蹌的沖著房門口去。
也就在即將到達房門口時,一盆桐油兜頭潑了過來。
桐油遇上火星,瞬間便成燎原之勢,她整個人也在瞬間被燒成個火人。
小丫鬟嚇死了,拿著茶水往她身上潑,但根本無濟于事。拿著帕子往她身上拍打,但那火勢不僅沒小,反倒更加旺盛。
巧娘聲嘶力竭的慘叫聲傳來,她為求助,甚至撲到小丫鬟身上。
小丫鬟方才與她挨得近,身上也沾染上許多桐油。此時火焰上身,她瞬間也變成個火人。
“救救我,救救我啊。”
小丫鬟忙不迭的往外沖,沖出房門后,就一頭扎進小廚房的水缸里。
這邊的小廚房,其實不能稱之為小廚房,那其實就是個簡單的屋子,里邊放著個燒火的爐子,以及一些劣質的煤炭,這就是平時主子們燒熱水煮茶喝的地方。
好在,里邊有水缸,水缸里有滿滿一缸水。
小丫鬟得救了,而巧娘也想起這樁巧宗來。
她也跌跌撞撞的跑過去,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力氣,將小丫鬟從水缸中拉出來,自己跳了進去……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