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二七二 走馬上任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逆宋二七二走馬上任_wbshuku

二七二走馬上任

二七二走馬上任

這個時代,官吏雖然是一個詞,但官和吏的地位有天淵之別。

官是朝廷統一任命,每一份委任狀上都有吏部和宰相的大印。而吏是官員招聘,服務于官,有些雖也有品級,但終歸不入流。

當官的出身方式只有三種,一是科場出身;二是戰場持續立有大功,以武轉文;三就是蔭封。官員在任職內沒有出現問題,一段時間內通過考核便可以晉升;但吏只能不斷加強學習,以求官員賞識。

官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可以治理一方百姓,或署理一方面事物,而吏只是協助官員完成這些事情,所有權力都來自于官。

造作局的工匠全都屬于拿著薪俸的吏員,相當于幫助主事何輝完成造作工作,內部也有工段長之類管事的人,但全都屬于何輝的附屬,能否續聘,與朝廷無關,就是何輝一句話的事。

而沈英五人若成了工部的郎中,那就是朝廷的正史官員,升遷任免都有朝廷考核。

“皇上,”沈英開口到:“小人等皆是苦出身,誰曾想有朝一日還能到造作局當差,不僅能養活一家老小,還能有些結余置點家產,讓子孫后代有所依靠。小人等感佩生在了好年程,無不叩謝皇恩浩蕩。”

“忽然得了五萬錢這天大的富貴,本已異常惶恐,哪知還能入仕為官光宗耀祖,小人等實在擔當不起。”

柴宗訓淡淡一笑:“沈卿之言差矣,卿不聞‘王侯將相豈有種乎’?只要忠心于朕,造福社稷,實心任事,便可入朝為官。所謂‘學而優則仕’,朕以為還可加一句‘技而優則同仕’。”

沈英搖頭到:“皇上,小人等五人,除小人幼時入過一年學堂識得幾個大字外,其余人等均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造火炮,造炮彈,冶煉之術,皆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技法。倘是入朝為官,一來有辱斯文,二來迎來送往公文皆不識,豈非貽笑大方?”

“正是這樣,卿等才更該入朝為官。”柴宗訓說到:“造作局雖大,卻不能囊括所有的工匠。”

“卿等幸運一些,生在離汴梁不遠的地方,所以很方便就進入造作局當差。可還有那些偏遠地方的工匠呢?他們也一樣付出辛勤勞動,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們只是把讀書人讀書的時間用以鉆研技術,付出的苦工不一定比讀書人少,地位卻要低得多。”

“朕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告知天下所有的工匠,倘是技術精湛,一樣可以入仕為官。”

“至于卿等所說之官場迎來送往,這個大可不必擔憂。朕先前與何卿已有計劃,成立科技院,專以研究造作提高百姓日常生活質量的機械,以及威力更大的火器。一來造福社稷,二來讓百姓永享太平。”

“朕需要卿等入朝為官,以為天下匠人典范。告訴他們,只要精研技術,一樣有出路,一樣可入朝為官。如此當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匠人之中,為科技院的成立夯實人才基礎。”

“再者,卿等若入朝為官,不僅光宗耀祖,更能恩蔭子孫,豈非比造作局做個小吏要強得多?卿等雖為工部郎中,卻仍屬何輝何大人麾下,有他庇佑,誰敢為難卿等?”

“即便有些不識趣的讀書人要同卿等吟詩作對,卿等也可讓他做個炮彈出來試試?這就是術業有專攻,你讀你的書,我研究我的奇淫巧技,無非都是為了造福社稷,豈有高低之分?”

柴宗訓一番話,讓沈英很是心動,回頭掃了一眼,其余四人也是熱切的看著他。

五人對了一個眼神,離席跪下到:“臣等不識皇上深意,實是罪該萬死。自今往后,愿為造福社稷效犬馬之勞以將功折罪。”

“好,好,”柴宗訓笑著抬手到:“卿等請起,只要卿等堅定信念,朕看這天下還有誰敢看不起匠人?”

五人再次叩首:“皇恩浩蕩,臣等銘感五內…”

“好啦好啦,”柴宗訓打斷他們:“那些場面話就不要說了,朕只看行動的,先陪朕來個不醉不歸吧。”

對于五個大字不識的匠人做官,馮平實在是意難平。雖然他也是蒙祖上恩蔭,但好歹是真正考過科舉的人。

這里又有一個題外話要說一下,這個時代的科舉,分為進士科和明經科。

進士科,那是真真正正一路考取上來,有實料的人。

明經科是對既得利益的一種妥協,要簡單很多,是為那些出身高官貴戚的人量身打造。

進士科出身的人,也許官職比明經科要低很多,但并不妨礙進士科鄙視明經科。

在有共同利益的情況下,科場出身集體鄙視武將或直接恩蔭出身的官員。

但在內部,進士科一向是瞧不上明經科的。

不過馮平卻不同,以他的出身,原本可以考明經科,但人家是正正經經進士出身。

五人的委任狀上,有吏部和宰相的大印。

吏部雖是天官,但目前等著致仕的狀態,啥事不管,馮平只能去找趙匡。

“眼下鄉野村夫充斥朝堂,宰相為何不發一言,反倒助紂為虐加蓋官印?”

趙匡在心中冷笑,知道馮平會來找他,心中早有準備。

要知道趙匡雖為宰輔,王爵,但只因出身行伍,雖有很多讀書人依附于他,背地里卻又不知有多少人在鄙視。

眼下正好轉移火力,讓那些圣眷正隆的工匠去懟一懟讀書人,他就等在一旁看好戲,何樂而不為?

“馮學士,此為皇上圣旨,本王豈敢違逆?”

“圣旨?”馮平說到:“皇上治國方略若有偏差,身為宰輔理應死諫予以糾正,如何卻不發一言蓋了大印?”

這話就讓趙匡不爽了,說得好像只有他馮平是忠臣,趙匡是在誤國一樣。

“馮學士,敢問偏差在哪?”

“倘朝堂充斥此等奇淫巧技之輩,不僅貽笑大方,還會鼓動更多人摒棄圣賢之書而去鉆研奇淫巧技,長此以往,將貽害無窮。”

倘是語氣平緩的探討一下也就罷了,偏偏這一副高高在上質問的樣子,令趙匡厭惡無比。

“馮學士之言差矣,自黃帝立炎夏族至今,倘沒有那些匠人先賢為這些奇淫巧技前赴后繼,想我炎夏故地今日還在茹毛飲血。所謂學而優則仕,讀書識字優可為仕,奇淫巧技優一樣可為仕。”

“譬如春秋之公輸班,陶朱公《養魚經》,漢之耿壽昌,北魏賈思勰,皆是巧技算數之集大成者,無一不造福百姓至今。不僅如此,本王以為,漢之張仲景華佗,唐之孫思邈,皆可入仕為官,與群臣一起坐而論天下。”

“荒謬之極,”馮平怒到:“古之明君,莫不以仁孝治天下,豈聞以術數治天下乎?況此五人僅只機緣巧合開了一炮而已,究竟其品行如何還未可知,皇上擅開此例,恐遺禍無窮啊。”

“要是說到品行,”趙匡皮笑肉不笑:“本王倒是常聽到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足見熟讀圣賢之書,倒也不一定品行就好。”

“豎子不相預謀。”馮平痛罵一聲,轉身氣呼呼的出了王府。他的家世淵源并不懼趙匡,更何況是趙匡先罵的。

在文官的一片罵聲之中,沈英五人走馬上任。

第一天上任自然是要拜本部堂官,沒想到林彥升寧可不在家中過年,也不愿見到這五個人,灰溜溜的跑去了運河工地。

既然堂官不在,作為工部侍郎,何輝命工部侍郎以下所有官員于工部大堂相賀。

礙于情面,且現在何輝圣眷正隆,工部大小官員不得不聚集在大堂。

看著何輝與五人相互恭維的‘丑惡’嘴臉,很多科舉出身的官員紛紛背過身去。

“沈大人,”何輝笑到:“當日隨本官一同造火炮的時候,可曾想過有今日?”

沈英面北深深一禮:“下官不過一鐵匠,所求只是一日三餐家人溫飽,誰能想到打鐵亦能光宗耀祖?皇恩浩蕩,臣實是無以為報啊。”

何輝說到:“沈大人無須惶恐,從今以后只要忠心任事,造福社稷,想必還會有天恩呢。”

沈英搖頭到:“如此天恩便無以為報,焉敢還有他想?”

此時一同提拔的同僚拍拍沈英,提示他往身后看,大批工部官員面露鄙夷神色。

何輝忙勸慰到:“沈大人無須為此煩憂,讀書人迂腐,想來過些時日,他們自會接受了。”

“何大人多慮了,下官怎會為此事煩憂?”沈英說到:“這些人鄙夷我做不出錦繡文章,我還鄙夷他們不能斬殺敵酋呢。皇上有過旨意,不論讀書,亦或鉆研巧技,都是為保宗廟,為造福百姓,誰也不比誰高尚,誰也不比誰低痞。”

“好,好,”何輝笑到:“沈大人能如是想,便再好不過。”

聽說五人已經上任,雖罵聲不斷,但五人信念非常堅定,柴宗訓欣慰不已。

不過眼下就如何安置勿吉人,讓他不得不又要和趙匡扯皮。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