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一十八章:古今第一壯舉?真正的盛世王朝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天下大同?

當宋公文這句話一出。

就連張正明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因為這四個字,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思想。

而他又作為儒學大家,完全明白這其中的意義。

但心里清楚,所謂的天下大同,不過是一個愿景而已。

縱觀史書,張正明深深明白,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句話,從對方口中說出來。

著實讓他都有些震驚了,頓了頓,繼續道:“何出此言?”

“歷朝歷代,征發徭役,幾乎都是無償的苦力,且都是強制性的,無論百姓是否愿意,每戶至少要出一人,除了某些人之外,會想辦法免除。”

宋公文思索了一下,繼續道:“可道了陛下這里呢?卻能給徭役發工錢,還給他們充足的休息時間,這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古今第一壯舉了。”

“老師,您想想,如今的百姓,除了農活之外,幾乎不會有其他的收入,所以無論朝廷做什么,最多是讓他們果腹,能不為生存擔憂而已。”

“而現在,陛下的這兩個工程一出,能養活多少百姓,有能讓多少人養家糊口呢?”

其實,宋公文現在的想法非常簡單。

那就是自己那位陛下,或許是想要所有百姓,都過上富足的日子。

開鑿大運河以及修建直道,只是方法和附帶而已。

如此,也就有了名頭,讓百姓富起來。

畢竟。

征發徭役,還要發工錢,連他都是第一次聽說。

“你說的沒錯,可這與天下大同,又有什么聯系?”張正明點了點頭,但還是疑惑。

確實,兩個工程一出,征發的徭役,怕是能達到百萬之眾,這就相當于給百姓,多了一條賺錢的路子。

而他也不得不承認,此決定確實是千古頭一遭,尤其是給徭役充足的休息時間,也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

可問題就在于,這件事情,需要花費很多的錢,朝廷根本就承受不了。

若是連朝廷都垮了,又真能做到天下大同呢?

張正明的意思。

宋公文自然非常清楚,當即笑了一下,繼續道:“老師,你可還記得,陛下為什么說,朝廷沒錢,不代表別人沒錢呢?還單單提出攤丁入畝之事?”

“那是陛下在說,讓我大膽的想辦法弄銀子,而銀子的來源,其實就是那些鄉紳和士族們。”

“這些人,盤剝百姓,謀了多少不義之財,若只是一家兩家,或許不算什么。”

“可如果是,讓全天下的鄉紳和士族,都出一部分錢出來呢?”

“如此,老師您還覺得,那時候還會沒有銀子嗎?”

朝廷的前,多數都是稅收上來的。

雖說百姓的基數非常多。

即便每一個人收一點點,那加起來,也是相當可觀的。

可不管怎么說,這些稅收,都是從百姓頭上拿出來的,幾乎沒有鄉紳和士族。

而這些人,數量比不了全天下的百姓,但他們手里的銀子,真比不上天下百姓的稅收嗎?

身為戶部的尚書,即便接受才沒多久,但對于這方面,宋公文還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他還想到,若果再從這些人手中,多拿一些呢?

“你的意思...是說...”

此刻,張正明神色微微變化,然后道:“陛下,是想要從士族和鄉紳手中拿錢,然后接著大運河以及直道的名頭,發給百姓?”

這句話在說出的時候,連他都不由有些愣住了。

當了這么多年的內閣首輔。

張正明非常清楚。

士族和鄉紳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不義之財。

而這些錢,是從百姓手中壓榨而來的,看起來有些符合國法,但細究的話,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此,他心中也有意見,但無能為力,因為士族和鄉紳的力量太龐大了,即便是朝廷,也很難撼動。

現在,聽自己學生的意思,就是陛下要將那些錢拿回來,然后以一種方式,交給百姓。

張正明完全可以預料到,若真能做到這一點。

百姓不說全部富足起來。

可也絕對能不會像之前那樣,看看果腹而已。

“沒錯。”宋公文一笑,繼續道:“百姓如果有錢了,那就是民富,而民富,必然能國強。”

“雖然在這期間,朝廷會因為極大的支出,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可只要挺過了這個難關,那未來我大魏的國力,必然飛漲,完全超越以往任何朝代。”

百姓富足,就會減少各種問題,國力不強都難。

不過,這時候張正明想了一下,然后道。

“若是士族和鄉紳選擇反抗呢?”

從他們手中拿錢。

怕是沒一個愿意的。

而在歷朝歷代,這些人的力量都是相當強大的。

有時候,即便連皇權,都要妥協。

因此。

張正明擔心的是,一旦弄過頭了,怕是難以收場。

“學生覺得,陛下肯定也想到這一點了。”

宋公文當即開口道:“沒錯,讓士族和鄉紳出錢,肯定是不現實的,沒有人愿意,但老師您看,我大魏如今還正值鼎盛時期,有百萬雄兵,都忠于陛下,他們用什么反抗呢?”

“就算最后真的忍不住,要反抗朝廷,但老師你要知道一點,陛下做的事情,那是惠及天下百姓啊,百姓們得到了好處,自然而然就會和朝廷站在一邊。”

“到時候,士族和鄉紳,不僅要和朝廷作對,還要與天下的百姓作對,他們能成功嗎?”

“說不定,陛下還能攜天下大勢,徹底開始清理這些人。”

“而這,便是學生為什么要說,陛下欲讓天下大同了。”

說到這里。

宋公文眼中不由浮現出一絲感慨。

之前他口中的難關。

就是在這個過程進行的時候,朝廷會出現一些動蕩。

比如,若是士族和鄉紳們不同意,選擇反抗,鬧出許多的事情,影響到朝局。

但這又如何?陛下此舉,是站在了天下萬民的身邊,攜帶著大勢。

須知。

歷朝歷代之所以走向沒落。

除了有士族和鄉紳在暗中攪局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然后被有心人利用,反抗朝廷。

朝廷不得人心,即便手中有大軍,也無法應對,最終只能山河破碎。

可現在,大魏根本沒有走到那一步。

而且。

還直接站在了百姓的身邊。

讓他們有銀子拿,能夠改善生活。

試問,有這樣朝廷在,百姓會選擇反抗嗎?

再則,陛下還手握著無上大權,有著百萬忠君的大軍。

士族們拿什么鬧?

最終的結果,也只是乖乖拿錢。

即便前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在宋公文眼中,只要能扛過去,未來的大魏,將會超越所有的朝代。

而他口中的天下大同,就是此舉,能夠將士族和鄉紳的不義之財,全部還給百姓。

百姓富足,就不會再有饑餓、不會再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

如此。

怎么算不上天下大同呢?

旁邊,張正明沒有說話,他完全明白對方的意思。

是啊,只要朝廷和百姓站在一邊,那些人再怎么鬧,也是鬧不起來的。

“陛下的宏圖大志,我所不能及也。”最后,他感慨了一下,但很快就想到另一件事情,當下道:“公文,可陛下想要做點這一點的話,有個大運河的名頭在,就已經可以了,為何還要修建魏直道?”

之前,張正明在聽說要開鑿大運河的時候,心中雖然覺得不妥。

但知道此事,對于后世子孫大有好處。

絕對堪稱千古壯舉。

即便要花費諸多功夫。

可仔細一想,還是非常值得的。

只是那從京師道北境的直道,就不同了。

便以行軍,確實算得上是益處,但收獲卻不是很大。

尤其還要與大運河之事一同進行,那朝廷的壓力會非常大。

就算現在宋公文解釋了那么多,可他想想,卻似乎有些多此一舉啊。

“老師,您還記得那日雪夜,學生跟您說過的話嗎?”

宋公文深吸一口氣,然后道:“陛下,是要成為千古一帝的人,如果只是讓國富民強,還不足以讓陛下滿意,陛下要做的,是將大魏打造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盛世王朝。”

“而要滿足這一點,就必須要將所有威脅,全部清除,如今北方草原部族,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患。”

“多年來,他們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選擇南下,掠奪我大魏資源,殘殺我大魏百姓。”

“試問,要成為千古一帝的陛下,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嗎?不會的!”

此刻,他繼續道:“而修建直道,就是陛下在位征伐北境草原做準備,陛下,是想要為我大魏后世子孫,永久的免除后患啊。”

這句話一出,張正明眼神明顯開始變化了。

整個人更是在此刻,都有些顫抖。

因為他終于理解。

為什么在御書房,宋公文會阻止自己開口了。

對方早已經明白陛下的宏圖大志,不僅是讓百姓過好日子,更是要締造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

正如之前所言,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所有的后患全部清除。周邊諸國,對于大魏來說,其實算不上什么,但草原部族,與中原世代仇敵。

只要中原王朝但凡國力強盛,他們就會舉起屠刀南下。

雖然歷朝歷代,都想過許多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但草原乃游牧部族。

不像中原。

有特定的城池,因此每一次出擊,即便勝出了。

草原大軍就會選擇后撤,也正因此,始終無法將此后患完全清除。

尤其是前朝,因為中期國力衰弱,更是開始委曲求全,像草原部族納貢,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而現在,聽到宋公文所言后,張正明也終于開始明白了,陛下是真的要做亙古未有之大事,他又怎能不被震驚呢?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張正明喃喃自語,確實是被震驚到了。

因為他受先帝恩惠出關時,想法也只是將大魏帶入一個盛世。

當然,這個盛世,只是像歷朝歷代的那樣。

可如今呢?

當今的陛下,根本就不滿足于此...

既要國富民強,又要擊潰草原部族...

說實話,張正明覺得,想要做到這些真的太難了,至少要經過數代人的努力。

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一個王朝是充滿變數的,前一兩任皇帝,或許會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可之后就難說的。

如今,陛下想要做到,而且是已經開始了。

完全不懼前方的艱難險阻。

至于張正明,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從今日魏云弈的表現,他就能看出來了。

連大運河如此龐大繁雜的工程,都要堅決推行,還要給百萬徭役工錢,如此氣魄,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啊...

只是很快,張正明卻皺起眉頭,繼而道:“可想要做成這種事情,阻力會非常大啊。”

并不是他反對此事,是真的覺得太難了。

所需的前提也太多了。

一代人..

怕是無法完成。

“而這,就是我們作為臣子的意義所在啊。”

宋公文感嘆道:“老師,學生說的,您應該明白,如今陛下有此等宏圖大志,不管如何,我們都要支持,哪怕最后失敗了,但至少也做了。”

“何況,學生覺得,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到最后,一定會成功的。”

沒錯。

在宋公文眼里。

自己的這位陛下不僅有大氣魄,還有著超前的目光和能力。

即便此事再難,也不可能無法做到!

“你說的沒錯。”

“臣子存在的意義,就是輔佐君上,治理天下。”

張正明點了點頭,目光變得清明而又堅定了起來。

心中覺得宋公文那句話沒錯,即便此事最后失敗了,但又能如何呢?

當即,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大運河以及直道的事情,這兩項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之前說的官紳一體納糧,我本來覺得還太早了,不適合施行。”

“但現在不一樣了,非常之時,就要用非常之法,此項變革,不用等到攤丁入畝施行成功,就在此次科考后,就進行吧。”

“如此,便能為朝廷增加收入,接下來也可以更方便行事。”

張正明思索了一下,繼續道:“你是戶部尚書,這些事情你辦,同時我會在幕后支持你,還有征發徭役的事情,我也會著手。”

修建這兩項工程,錢和人是最關鍵的。

只要解決了這兩件事情。

那就不是問題了!

“多謝老師!”

聞言,宋公文當即心中欣喜。

其實他也在想,是不是向老師重提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

現在,對方既然已經說了,而且還同意了,那自己也就放心了。

至于在科舉之后,宋公文更沒有一件了,知道這是想要穩住那些舉子們。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時間。

即便兩項工程開啟,以朝廷的稅收,還是可以挺一陣的。

不過,在此之外,還需要想一些別的辦法。

旋即,宋公文到:“銀子的事情,暫時可以不用擔心,學生這里還可以撐一段時間,正好,孫大人的邊關貿易之事也準備好了,等到科舉之后,絕不是什么問題。”

孫大人?

張正明當即反應過來,是太后的堂弟,孫家之主的兒子。

最近此人鬧了不少的事情,全都是有關于私下經商的問題。

當然,他非常清楚,對方是為了朝廷做事。

如今終于要準備好了。

想來過不了多久。

孫克儉就要離開京師,前往邊關,開啟互市了。

這樣也好,省的一直在京師,遭那些不明原因官員們的白眼。

等到時候事情做成了,也就算正名了。

“好了。”

“差不多了,我們各自下去準備吧。”

張正明繼續道:“還有應星的事情,你..多注意一下。”

進入在御前會議上,他愿意給侄兒一個機會,了了心愿,但心里還是有些擔心,對方到底能不能擔負起這個重任。

所以讓對方多照拂一二。

“老師請放心,應星兄那里,學生知道怎么做。”

宋公文一笑,知道老師還是關系自己那個侄兒的,但卻不明說而已。

隨即,二人不再多言,就各自回去了。

當然。

他們都知道,因為大運河和修建直道的事情,以后,怕是要忙碌起來了。

但無論是宋公文還是張正明,對此并沒有煩心,反而隱隱都有些期待。

知道一但能做成此事,那未來的大魏,必然走上鼎盛時期。

與此同時。

身在皇宮中的魏云弈,并沒有回到寢殿,心中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既然兩個工程都放下去、讓工部著手進行了。

連督造使都找好了,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便可。

可現在他卻想著。

那就是兩個工程推行時,應該讓誰來監督呢?

魏云弈清楚,這種事情若是無人監督,很容易就出問題。

而這,關乎是否能夠敗壞氣運,所以選人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必須要找一個不畏強權的人去做此事。

可到底找誰。

他一時間還沒有人選。

就這樣一邊思考著,一邊漫無目的地前行。

最后,魏云弈來到了瑛貴妃的寢殿,景德宮。

ps:錯別字先更后改

------題外話------

卡文了,前前后后寫了幾遍都不對味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