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直搗黃龍,閃擊漢城_這個崇禎太過極端__筆尖中文
此刻。
后金使者圖魯邁聽著李倧的話,已然是陷入呆滯。
在那句“東江鎮那邊應該是出變故了”后,李倧后面所說的一切他一句都沒聽進去。
東江鎮怎么可能出變故?!
后金派過的那些人對比東江鎮而言,簡直就是石頭砸雞卵。
這種絕對的實力差距下,能出什么變故?!
幾乎是在頃刻之間,剛剛還喝的酩酊大醉的圖魯邁瞬間就清醒了。
在最開始的錯愕過后,他趕忙看向李倧:“您說什么?!您是怎么知道我后金軍隊可能被明朝全數俘虜了的?!”
李倧看著圖魯邁道:“東江鎮那邊派使者來了,而你們后金如今卻連一點消息都沒有,情況已經很明了了。”
圖魯邁聞言,又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明朝怎么可能擊敗我后金軍隊?!”
李倧看著圖魯邁這副神色,也沒再就這個問題去多說什么。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現在去糾結怎么發生的還有什么意義?
況且。
我怎么知道明朝是怎么守住東江鎮的?!
你問我,那我去問誰?
他直白開口道:“與其糾結這個,不如想想怎么應對接下來的局勢,明朝派來的使者已經到達漢城了。”
圖魯邁聽著李倧的話,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數次之后,方才慢慢鎮靜下來。
“那您打算怎么辦?!”
恰巧此時,李倧的一名親信走進房間,低聲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
聽著手下親信講述。
李倧臉色也是一變,隨即眼神微瞇道:“呈上來。”
“是!”手下應聲離去。
李倧繼而看向圖魯邁道:“剛收到消息,明朝的使者不光殺了我朝鮮的官員。”
“他們還帶來了貴國將領武納格、及其一眾手下的首級。”
“什么?!”圖魯邁怒目圓睜,臉上的不可置信已經實質化的展現出來。
他怎么都沒想到,后金不光輸給了東江鎮,竟然連俘虜都沒留下一個!
主將都被梟首了,那其余士兵又豈能得活?
不多時。
十數個裝著人頭的木盒子被呈了上來,圖魯邁看著盒子里的昔日同袍,已是目欲噴火。
而李倧則是神色平淡,甚至于還多了幾分竊喜,因為明朝此舉等于是大大幫了他。
原本。
李倧還打算讓孔有德等人在明日朝堂之上覲見。
然后找個罪名將這群人給羞辱一番,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好好煞煞明朝使者的銳氣。
但現在看來,已然是沒有這個必要了。
明朝帶來的這些人頭,已經徹底表明了他們派使者來朝鮮就是為了震懾的。
既然這樣。
那為何還要給明朝這個面子,還安個罪名再給那些使團治罪?
直接不由分說的將那些人全部下獄,豈不更能體現朝鮮威嚴不可侵犯?!
而且若是讓孔有德那批人在朝堂上狂吠出什么不敬之語,對他影響也不好。
當然。
李倧非常清楚這樣做就等于是和明朝直接跳反。
原本不被逼到萬不得已,李倧也不準備這樣玩,畢竟他是一個政治家。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
武納格等人的首級,已是徹底將后金給推向自己這邊了。
有了這么一個強大的助力,他還擔心明朝做什么?
難道說。
等他朝鮮與后金結成真正的兄弟之國了,明朝還能直接帶兵攻打他朝鮮不成?
簡直是癡人說夢!
看著盒子里的那些人頭,李倧面色平靜心中卻是冷笑更甚。
躲在背后出這個主意的人,顯然政治水平不夠高超,只想著表面一層了。
如果是他的話。
他只會利用這些人的命來合縱連橫,甚至于離間朝鮮與后金的關系。
但政治就是這樣,一旦犯了錯,就很難再有改正的機會了。
而他李倧要做的,就是不浪費這送上門來的寶貴機會。
李倧面向武納格,面色鄭重道:“貴國將領已被明朝盡數誅殺,這便說明明朝現如今的實力已經不像之前我們猜測的那般虛弱。”
“既然如此,現在擺在你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以選。”
“一是將這份屈辱給生生咽下,當作什么都沒發生,我朝鮮也接著對明朝俯首稱臣。”
“至于明朝后續會不會以東江鎮為據點,再不斷侵襲后金后方,我就不敢保證了。”
“二是后金與我朝鮮聯手,共同對抗明朝。”
“為表誠意,我可以現在就將明朝派來的使者下入大獄!”
圖魯邁猛的一抬頭,隨即快速在心中思索著李倧的言語。
盡管他也清楚,李倧話里面有激將法的成分在里面。
但對于后金來說,聯手對抗明朝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東江鎮竟然能在所有人的出乎意料下守住后金的攻勢,那就保不準他們后面還會生出什么樣的變故。
不把它除掉,他們后金簡直可以說是寢食難安。
還有就是。
武納格等人被殺的消息終究會傳回后金,若是他們一點表示都沒有的話,那這樣一來整個后金的士氣都會大受打擊。
圖魯邁很確定,即使是自己回到盛京后和大汗說起此事。
大汗也絕對會選擇先與朝鮮聯手把東江鎮給拿下再說。
想到這里,圖魯邁不再猶豫:“好!我現在就回去向大汗稟報,為表誠意,我可以先代表后金與您簽訂國書!”
聽著這個回答,李倧鄭重問道:“貴國需要大約多久才能派兵增援東江鎮?”
“既然三千精銳都在那兒全軍覆沒了,那再增援的話,至少也需要過萬精銳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圖魯邁思索片刻:“最多月余時間。”
李倧點了點頭:“那這段時間里,我會不斷收集有關東江鎮的情報,看看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
“同時不管明朝那邊再圍繞東江鎮開展什么布局,我都會盡力將他們拖住。”
“好!”
隨即。
在雙方達成共識之后,李倧示意手下去將明朝使團盡數下獄。
圖魯邁在看見明朝使團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全部抓走。
甚至說還有人因為反抗激烈而直接被殺之后,也是不再耽誤時間,趕忙動身前往盛京。
看著圖魯邁消失的背影,李倧再度瞇了瞇眼。
他的謀劃已經成了,接下來明朝將會為自己的傲慢付出血的代價。
與此同時。
監獄之中。
孔有德等人雖然已是遍體鱗傷,但口中卻仍在不住叫罵。
所有人都沒料到,李倧前腳剛說要在明日與他們會見,后腳就直接派人將他們下獄。
而且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將他們以最為屈辱的方式給綁起來游街一番之后,方才關進大牢。
這種舉動。
不再是簡單的明著反大明,而是準備和大明朝徹底不死不休了。
眾人在牢內瘋狂問候著李倧的祖宗十八代。
但很可惜。
他們的叫罵沒能得到一點回應。
直到罵累了之后,身邊人才極為擔憂的看向孔有德:“將軍,我們怎么辦?”
面對著屬下的這個問題,孔有德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只得開口寬慰道:“陛下要不了幾日便會抵達朝鮮,那時陛下一定會救我們出去的。”
提到陛下二字,牢房內的眾人果然沒再像最開始那般憂懼,眾人心中也多了幾分士氣。
孔有德看著眾人,沒有再多說什么。
對于孔有德來說。
現在他雖然身陷囹圄,但最擔心的卻不是自身的安全問題,而是陛下交代給他的任務沒有完成。
不光沒有完成,反而還起反效果了。
恐怕今夜過后。
朝鮮境內那些剛剛抬頭的忠明派,就將因為這事再度被打壓下去。
孔有德知道。
陛下派遣他出使朝鮮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讓朝鮮內部的忠明派看到大明的力量。
他也能猜的出來,陛下可能是想著等到了朝鮮之后,利用這些人作為助力來對付李倧。
在原本的設想中,此計若是能成的話。
那等到陛下真的親率大軍登陸朝鮮那一天,到時只要登高一呼,朝鮮內部的忠明派必然會爭相呼應。
但現在,恐怕所有人都會選擇觀望觀望再做決斷。
如此一來,陛下親征朝鮮的舉動必然會更加艱難。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
李倧既然敢直接明著跳反,那就說明了他必然有底氣去直面大明的怒火。
搞不好。
李倧那邊可能已經和后金達成了協議。
畢竟剛才在被綁著游街時,他就注意到人群中有好幾個留著金錢鼠尾的建奴在陰狠狠的盯著他。
現在站在孔有德的角度來看。
大明破局的唯一辦法,就是在陛下率人登陸朝鮮之后迅速打贏幾場勝仗。
然后再以此為籌碼和李倧進行談判,得三城退兩城,換取一定利益后再做圖謀。
但問題是,僅憑陛下手中的萬人軍隊,想要連著打贏幾場勝仗,又談何容易?
更別提后金那邊指不定還會有什么后手在等著。
想著這些事情,孔有德心中不禁愈發擔憂。
只可惜他身在大牢,實在盡不了一點微薄之力。
心煩意亂之下,孔有德只得將心中希望寄托于會有奇跡發生。
與此同時。
圣駕隊伍中的主船上。
毛文龍和陳繼盛以及其他一眾將領,此刻正站在有關朝鮮的地圖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好不熱鬧。
眾人爭論的原因,都是因為再過差不多兩天時間,圣駕隊伍就能抵達朝鮮了。
而在抵達朝鮮之前,最重要的便是拿出一個作戰計劃。
登陸朝鮮是很容易的,有宣川和鐵山這兩座城池作為根據地。
他們不光可以很輕松的登陸,還可以再那里休整完備后再動身出發。
但以何種方式去應對接下來的局面,那就是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了。
有人說應該以宣川、鐵山二城作為根據地,一步一步朝著內陸穩扎穩打。
也有人說走水路,去進攻朝鮮的那些沿海城市更好。
這樣削弱了朝鮮的海軍力量后,他們東江鎮才算是真正能迎來安寧。
一眾人等各抒己見,反正是說什么的都有。
而且每個人說的都還偏偏有那么幾分道理,讓人難以抉擇。
面對著眾人的喧鬧,毛文龍擺了擺手,打斷道:“孔有德那邊可曾帶回消息?”
若是孔有德那邊能傳回一些情報的話,那對究竟選擇以何種方式去進攻朝鮮就有莫大幫助了。
負責此事的將領立馬站出來回答道:“回稟大帥,目前還未收到一點消息!”
毛文龍皺了皺眉,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做好孔有德他們已經被李倧拿下的準備吧。”
眾將聞言,眼中皆是閃過一絲凝重。
李倧既然敢暗地里勾結后金,那未必就不敢明著直接把大明使者囚禁起來。
不過此舉對于他們眾人來說,也算是有好有壞。
壞的是他們失去了情報和內應,朝鮮那些忠明派可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好的則是這可以讓一眾將士更加同仇敵愾。
眾人臉色鄭重的將此事給應了下來。
隨即把孔有德等人被抓的可能也給加了進去,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思考。
就這樣。
一直在屋內聊到深夜。
幾乎是將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給考慮了進去,一眾將領最終方才定下兩種進攻路線。
走水路的方案已經徹底被否決了,這玩意不太現實。
剩下的兩種方案都是從內陸進攻的方式,大致可以歸納為左右兩條路線。
兩條路線的終點最終都是指向漢城,但其中過程卻大有不同。
左邊那條路。
初期就會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城池,若是想把那些城池給攻占下來的話,需要耗費很大力氣。
但是只要前期的路通了之后,后面的路就會好走很多。
右邊那條路。
初期所面對的,都是一些防備不太嚴密的城池,能以一些相對輕松的方式將其拿下。
但同樣的,這條路越往后就越難走。
而且搞不好會因為敵人堵截,出現不得不違背初心改變終點的情況。
圍繞著這兩條路線,眾人又是爆發出激烈討論。
有人說應該向右。
這樣只要率先占領了幾座城池,就能以其為籌碼和朝鮮談判,達成大明的目的。
也有人說應該向左。
理由是那些不太重要的城池占了也沒用,還不如去打那些更難打,但卻更有戰略意義的城池,這樣談判的籌碼才更大。
眾人喋喋不休。
毛文龍則是揮手讓眾人安靜下來,交代幾句后,便帶著這兩種建議去找陛下決斷。
他們討論這些事的目的,本質上還是先為陛下進行篩選,好讓陛下更方便的做出決斷。
至于最終陛下選擇往左打還是往右打,反正都能打就是了。
而且所有人也都有一個共識。
不管是哪種路線,最終能將朝鮮打疼就行。
只要把朝鮮打疼了,那至少短時間內朝鮮便不敢再作亂了,而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他們剛才如此激烈討論的原因。
歸根到底還是在爭論,看究竟是哪種方式能為大明帶來更多的談判籌碼。
畢竟幾百年來,對待異國的方式都是將其打疼然后談判,接著再慢慢圖謀。
總不可能想著直接將人家滅國吧?
就連一直把封侯當作畢生理想的毛文龍都沒想過這點。
雖說若是真跟著陛下一起滅了朝鮮,那他毛文龍封個侯爵當當應該沒什么問題。
但這實在太不現實。
出征的全部兵力也不過堪堪過萬而已,滅國之戰那可是動輒數十萬大軍才能辦到。
更別提馬上冬季就要到了,朝鮮一方本身實力就不算弱,后面還在一個虎視眈眈的后金在盯著。
所以毛文龍非常清楚。
這次出征朝鮮,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么最多也就是攻占下幾座朝鮮城池,陛下就會鳴金收兵。
畢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朝鮮之事不是一次小規模戰爭就能解決的。
但只要這一次打贏了,那后面再處理起來,就會好辦許多。
至于在這次的戰爭中會遇到什么難關,那就只有等真正開打了才知道了。
帶著各種思緒,毛文龍敲響了朱由檢房間的門。
進門之后。
毛文龍開口將一眾將士的討論結果復述了一遍,并和朱由檢詳細講述了一遍左右兩條路的各種優劣。
但讓毛文龍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沒說完,就被陛下打斷。
“什么向左向右,向前便是。”
毛文龍一怔,隨即有些不解的開口問道:“陛下,請恕臣愚鈍,向前二字,究竟是何意思?”
朱由檢看了毛文龍一眼,淡淡道:“直搗黃龍,閃擊漢城。”
毛文龍:?badaoge/book/144503/54235916.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