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勛陽布衣小說>勛陽布衣最新章節列表 >勛陽布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勛陽布衣-第174章 場面失控 下
更新時間:2025-11-15  作者: 余生風起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 | 歷史穿越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正文如下:
第174章場面失控下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174章場面失控下

第174章場面失控下←→:

自從明月集開市,南陽盆地的流民便從南陽、襄陽等傳統聚集地,向丹江口、勛陽、十堰涌過來。

明月莊每隔一段時間,便要組織一批流民進秦嶺求活。明月莊會給每批流民以物資上的幫助,還有將來在通商和物資供應方面的種種便利。

流民當然要付出代價。

首先是按照來源地,以戶為單位打散,每一批流民中,最多能有十人來自一個縣。然后是接受明月莊的提議,選拔管事的、管兵的、管錢的……總之是讓流民自己選出幾個人,分別和明月莊公中的幾個部門對接。流民組成村寨定居以后,明月莊的公中還要保留對這些村寨的查賬權、管兵權和干涉權。

好些條件,流民聽不懂,能夠聽懂的一些,有些人也接受不了。

流民在流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小社會。讓某些流民拋棄在群體中得到的一切,以戶為單位迎接不可預測的未來,還要服從很多聞所未聞的規定?

利益至上,流民中的掌權人物體驗到以往從沒有過的地位,就再也不想放開。

多少能保證自己不餓死的流民,只有兩到三成接受明月莊的條件,在客觀上減輕了明月莊的負擔……

很殘酷,但很真實。公中財力有限,李響的財力更有限。

送流民進山的計劃進行到第三月,好些消息陸續從秦嶺中傳了出來,有好有壞。

在秦嶺定居的流民村寨,有的發現了小銅礦,有的守著小河谷,有的周圍盛產桐油,類似的消息當然讓山外的流民艷羨。

與之相伴,一些可怕的傳聞也嚇壞了好些流民。

深夜遭遇豹子和兇殘的食鐵獸?這種消息屬于逸聞,不足評說。不斷被失去家園的逃散山民襲擊?這一點讓很多流民膽怯。村寨管事欺負沒有宗族保護的獨戶小民?這種事情在有的村寨已經是家常便飯。

聞聽一些不好消息的流民想起了“自己是如何成為流民”的經歷,便咬牙拒絕了明月莊公中的幫助。

流民日多。

也許是上天也看不過眼,明月集的飛速發展,以及漢江作坊群的不斷壯大,開始大量吸收漢江沿岸的流民。

流民青壯是最吃香的群體。商號、貨棧、碼頭、船隊、商隊最喜歡有家小拖累的青壯,這樣的人好控制。

王三更是在“招工簡章”上標明,想在明月集吃上“公家飯”?有家小的爺們更有優勢,欲報從速。為了抱上王三大人的鐵飯碗,明月集附近興起了好幾次重組家庭的浪潮,直到今日,為此有了活路的孤兒寡母已經逾千。

老人可以到作坊貨棧、酒樓青樓、商鋪商號看大門,打掃衛生,端茶遞水。

殘障人給人做喪事,清理糞便,可以混個半飽。

身無長技又沒有姿色的婦女,在一般人的眼中一無是處,是垃圾。但明月莊很喜歡手腳粗大、有把力氣、能吃苦的婦女,發起黃色戶籍來非常大方。與之配合,明月莊的作坊、貨棧、客棧和酒樓最喜歡招收手腳粗大的老實婦女,尤其是作坊主和管事也是女人的作坊。

小孩子更不必說。要不是清楚養太多少年在大周招眼球,李響都想停下很多實驗項目,集中錢糧辦起專門的蒙學和童軍營。救助孤兒的同時,從零開始培養親信。

大周的士紳大戶畢竟不瞎,李響只能把孤兒少年分批送到秦嶺各村寨,公中按時補助米糧。

人有人道,鼠有鼠道。

流民中有想老老實實過日子的,也有不想吃苦的。有些武力、有一技之長、有野心,或者習慣靠蠻力爭取生存資格的流民,為數不少。

剽悍之人自有去處。漢江邊上的作坊、商隊,明月集的王家三兄弟需要很多護衛。

明月莊里,心向李響的作坊主,大部分都很重視招收護衛,手頭寬裕的作坊主還會花大價錢,從守兵甚至哥老營中挖人。

剩下的一些人,便是明月集黑白勢力的主力了。在明月集這個充滿朝氣和混亂的集市,只要你有夢想,就有可能咸魚翻身。今日是腳底泥,明日招搖過市的事情,在明月集不只是傳說。

古今中外,不論哪個地方都少不了閑散游逛、欺軟怕硬的地痞盲流,渣滓的行事作風永遠是一個樣,這里不再贅述。

明月集的樓閣宅院不斷興起,漢江作坊群不斷壯大,來往于漢江沿線的車隊、船隊和腳夫隊伍日益膨脹,吸納的流民越來越多……甘涼、關中、河東、大巴山涌過來的流民,好些還分布于兩岸山嶺,但明月集在總體上還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直到黃成兩家發動對明月莊的總攻。

雙頭火龍直沖天際,明月集秩序崩潰。

王三在李響的影響下,為明月集設計了超前、細致且靈活的管理模式,在利益分配上下手,一開始便避免了在大周盛行的很多痼疾。但明月集想保持秩序,還需多方出力。

明月集的北面有明月莊,東面有勛陽府城。南面渡過漢江,三十里外有十堰州城。順著漢水東去,丹江口坐落在那里。

從作坊中受益的經制官員和廂軍將領,以及各地的縣尉、巡檢、鄉兵甲隊長,開市不滿三月,便在使用小花招無果后,開始自覺維護明月集的規矩。這是明月集的官方防護。

明月集大小商戶和作坊群的大小作坊主,以及實際運營明月集的王三,構成了明月集的民間防護。

在層層防護下,即使分布在漢江沿岸山嶺的流民找不到正常營生,也沒有機會生亂。他們只能掙扎求生,等待寒冬帶走小一半人的性命。對可憐的流民來說,每一年都是一個輪回,年關便是鬼門關。

如今不同了。

黃成兩家主導了搞垮李響的計劃,黑白勢力、地痞盲流和外來人員徹底摧毀了明月集的正常秩序。

看到火光、知曉明月集和漢江作坊群出了大亂子的流民,以幾十人到幾百人為單位,來到漢江沿線。

漢江沿岸的火光很溫暖,某些快成餓殍的流民因為長久的沉默說不出話,上下牙齒敲擊著,只能發出“當當當”的聲音,十分詭異。

有些流民,甚至不自覺地在磨牙。火場不但帶來了溫暖,甚至帶來了肉香……

流民出山。

不到一個時辰,在黑白勢力、地痞盲流和外來人員的沖擊下生存下來的作坊,七成告破。

雞鳴聲響起。王三看著包圍自家閣樓宅院的流民,抹了一把冷汗,心里暗自僥幸:娘的,還好老子建的閣樓大院都在一個地方,防守起來方便,不然就慘了!

一邊看著大哥二哥給手下的護衛鼓舞士氣,一邊和前來謝過救命之恩的商號代表客氣,心里還思考著如何留下明月集的元氣……

王三本就忙得團團轉,偏有不長眼的上來。

一個吊著胳膊的大商戶掌柜沖過來,朝王三大吼大叫,“趕緊派人把我們商號的東西拿回來,我家東主可是京東東路的……你王三惹得起嗎?”

王三雖然打小聰穎,也讀過一些書,但沒有功名,不是所謂的“正經讀書人”。家里遭難后,王三辛苦扯起一個千人大村寨,性子里有混社會的一面。

王三挑起眉頭,便要奚落那個惡言惡行的掌柜一番。

然而,那位損失了東家大量貨品、回去后難免懲罰、心神崩潰、舉止失矩的掌柜聲音太大。王三還沒說話,便有好幾家背景同樣深厚的商號代表跳出來,大義凜然地指責那個掌柜:

“胡言亂語。如今是什么時候,你睜開眼看看,沖進明月集的流民怕不得有上萬人,出去是自尋死路!”

“就是,你……家雖然歷經百年,是數得著的名門望族,做事也要講規矩,講良心。王管事辛苦維持著明月集,為各家商戶提供方便,不惜冒著風險把我等救出,你卻惡語相向。為了點勞什子,便如此做派,實在是有辱斯文。”

“王管事扔掉了大半家產,帶著護衛救下我等的性命。你不領情便罷了,竟然讓人家派人救你家的貨品。本人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之人。王管事,流民兇悍,還是穩守這幾個院子便可,我等的護衛也需出一份力。”

“沒錯,王管事不必理會那人。我等齊心協力,先保住這塊落腳地,等官軍前來救援,才是正事。”

感人的場面一幕幕上演,大小商號的掌柜管事齊上陣,都在勸王三:安全要緊,千萬不要出去送菜。

盡管知道這些有大靠山的商號管事的真實想法,王三還是不免激動,心想:真不枉老子強行把你們救下來啊,這樣的人情可要好好用。

王三一早便擔憂作坊群的騷亂繼續擴大,會引發流民出山的可能,第一時間把自己人撤離。考慮到某些商號的背景,王三派人上門,勸說商號的人放棄財貨,先撤到王三的私人院子,并在流民沖過來時強行把嚇尿的掌柜管事帶走。

王三接連作揖,拍著胸脯,眼中含淚道:“王三蒙各位掌柜支持,才能順利經營這明月集,施展抱負的同時,掙份家業給后人。各位放心,我王三便是豁出命去,也要守好這幾個大院和閣樓。”

“好!”

“仗義!”

“是條漢子!”

鼓掌聲、鼓噪聲響起,亂七八糟拼起來的護衛隊伍高舉武器,跟著大喝三聲。牌面有了,士氣升上來了,王三慷慨激昂、意氣風發之際,閣樓下傳來不和諧的聲音。

“鼓噪個什么?哪位是王三管事,我們首領找你說話,趕緊出現。”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趕緊現身,不然,我們就要沖進去了!”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