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勛陽布衣小說>勛陽布衣最新章節列表 >勛陽布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勛陽布衣-第253章 戰地行商 上
更新時間:2025-11-15  作者: 余生風起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 | 歷史穿越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正文如下:
勛陽布衣_第253章戰地行商上影書

:yingsx第253章戰地行商上第253章戰地行商上←→:

“帥臣?”

李響聽聞虞允文的最新官名,詫異地問道。

成吏員和王曉晨帶人進山增援,劉成棟和李響當然要熱情地接見他們,以示重視。

除了李響這位明月莊的控制者,和劉成棟這位老寨主外,在場的還有熊大春、張清平、楊營東等武人,以及方維良、張老頭等公中人員。

劉成棟在江南招的私人幕僚兼管事,廖士開,當然也在場。

見李響不大識得虞允文身上差遣的厲害,廖士開詳細地解釋了一下何為帥臣。

帥臣,也稱率臣,是大周禁軍出師征戰時委任,或在緊急情況下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正式官名是都部署、都總管或都監。

帥臣統領轄地內的三衙禁軍,統管當地廂軍的安撫使也要聽從調遣。大周開國百余年后,但凡有大戰,一般都以文臣任正職帥臣,武將任副職。

帥臣這種因事而設的職位,待戰事平息后會很快撤銷,國朝不會讓某個人長久把持巨大權力。帥臣行事要向皇帝、政事堂的多位宰執負責,要服從樞密院、三衙和三司的管束,并不能毫無顧忌。

“這么厲害?那豈不是說,韓招討使也要聽從這位虞大人的命令?”

楊營東在粗制大椅上挪了挪身子,覺得虞允文很厲害。

李響真心覺得大周的文官太厲害,把武將壓制得死死的,“韓招討使行事,本來便要和安撫使、轉運使等幾位大員商量,如今又來了一位差遣高得嚇人的虞大人,他說話還有多少分量?”

劉成棟心里有些不爽,瞇著眼睛道:“虞大人的官階、官職本就大得嚇人,又是負責籌集糧草,又是提點各路援軍,剛到江南便加上了帥臣的差遣。”

“朝堂幾位宰執的用意,還不明顯?這是覺著我這樣的武人在江南太活泛了,所以派出一位天使,嚴加管束我等。”

“先前永樂偽朝猖獗,我這樣的武人過了幾天好日子,已經不錯了。還好這位虞大人與我有舊,倒也不必擔心會拿我開刀。”

劉成棟的最后一句話,話語中未免有幾分得意。

熊大春幾乎是和劉成棟一起經歷了所有人生大事,此刻也想到了當年和虞允文共事的情景,笑著應和了劉成棟兩句。

虞允文在多年前,曾經擔任過劉成棟部的監軍,其本人還在促成劉成棟招安一事中出過大力。

簡單一句話就是,劉成棟和虞允文有舊。

雖然和虞大人有舊,但劉成棟招安之后便是謹慎行事的性子,仔細想了想哪里有做得粗疏的地方。

沒多久,劉成棟把視線轉到了便宜女婿李響身上。

劉成棟提醒李響道:“釘在德清縣城這么長時間,最后也是奉命撤退,沒人能在戰場上挑我的毛病。”

“只是你小子行事是不是太高調了?賺錢是好,但你可別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到時找咱們的麻煩。”

除了不明就里的廖士開,在場的其他人都笑起來。

為了彌補在江南的巨大開銷,同時給明月莊的商隊和作坊主開辟新市場,李響可謂是操碎了心。

直到和韓世忠搭上線,李響才找到了打開江南市場的缺口。

當時官軍新敗,從營指揮到普通的軍士,都是缺醫少藥。李響和韓世忠的族侄韓彥璋,以及韓世忠的幾個親信合作,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明月莊的成品藥,賺到了第一筆。

批發成品藥,拉攏合作者,是李響打開江南市場的第一步。在第一步中,李響曾試著把明月莊的其它貨品,比如衣帽鞋襪、鐵器農具等引入江南,結果自然是失敗。

沒過多久,永樂朝為了探明大周軍虛實,給大周官府造成更多壓力,悍然造出百萬饑民。

暴怒的李響決心盡量救人。

除了一些武人之外,李響還拉上了西門博這樣的坐地戶,準備賺錢救人兩不誤。但還沒等李響展開計劃,便有多地疫情爆發,李響的賺錢大計有擱淺的風險。

李響哪里是坐以待斃的人?

在呈給韓世忠的急報中,李響獻上了一整套控制疫情的法子,還提出了賑濟饑民、減輕官府負擔的三個方法:外運人口,以工代賑,開辦作坊。

韓世忠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推行了李響的防疫法子,畢竟防疫救民主要還是官府負責。

李響的防疫法子,被他自己和韓世忠證明很好使,于是李響開始了打開江南市場的第二步。

駐扎在各地的軍隊,從指揮使、營指揮再到都頭,開始借著賑災防疫的名義行事,拉攏大量饑民干活。

饑民可以生產什么東西?

消毒防疫需要大量的石灰、烈酒,江南兩路但凡靠近戰場的人都恨不能戴上好幾層口罩、面罩,傷病員需要大量的繃帶……柴火和石炭更是哪里都離不了,簡直是有多少消耗多少。

太湖以西未被方臘軍光顧過的地方,大量的簡易作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如今的大周,想要短時間內提高某種東西的產量,只能拿人去堆。

跟李響合作的武人,尤其是韓世忠,賺到了不少錢,在救援劉成棟的事情上幫了一把。

若不是在劉成棟的救援問題上,大周軍內部形成了一股合力,李響可沒那么容易得到床弩、蹶張弩和火器支援。

西門博等坐地戶及時收到了李響的橄欖枝,和李響有芥蒂的人家當然選擇和李響和解,加入賺錢的行列。一些心急的人家直接和武人合作,投入大筆錢糧擴大生產規模。

西王廟在事實上相當于李響在江南的根基之地,那里的大戶見證了李響的種種神奇,還從李響手上買走不少戰功。于是西王廟的大戶們早早便有樣學樣,賺了一大筆。

李響再次試探著引入明月莊的其他貨品,這次比較順利。李響辛苦構建起的利益網絡,終于給他帶去了豐厚回報。

建作坊,開礦場,需要大量的鐵器和農具。明月莊的東西價廉物美,當然不愁賣。

專用繃帶,還有第一款網格透氣狀半透明紗布,則成為了明月莊精致貨品的代表作。受傷的武官、士紳和商人只用明月莊的東西裹傷,不容易化膿。

饑民也得穿衣服,穿鞋子。明月莊用麻布制作的成衣雖然丑到令人發指,但架不住價格太便宜,和標好鞋碼的木底鞋一起成為緊俏貨……

第二步走到現在,李響已經再次向明月莊的莊民證明了一點:跟著本莊主,有肉吃!

江南本地的商人力量本來是大周最強,明州港的海商群體更是神通廣大,然而李響很長時間內沒有感覺到江南商人的力量。

李響當然不敢小看站在大周頂端的江南工商群體。畢竟江南商人留下的一點兒殘余影響,就讓他在江南舉步維艱,只能選擇和暫時停駐在江南的武人合作。

但最近的幾天,李響明顯感覺到,江南商人正加速重回本地。

江南商人還沒正式返回,李響、武人、本地士紳大戶聯合構建的利益網絡便受到了沖擊:作坊礦窯屢屢被查,商隊遭遇重重阻礙,雇傭饑民的行為被官府質疑。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官軍大舉反擊永樂朝之日,便是商人狂歡之時。

只大軍采購這一項,便是巨大的利益,足以讓很多商號抵死相爭。加上虞允文帶領的三萬多大軍,整個江南之地聚集了十幾萬正兵和總數接近二十萬的民夫、青壯和鄉兵,每天要消耗多少物資?

大戰時的物資供給,當然是大蛋糕,但大軍采購還不是最誘人的。

對數得上號的大商家、大坊園主、大工礦主而言,最誘人的果實,自然是“戰后重建”四個字。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