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勛陽布衣小說>勛陽布衣最新章節列表 >勛陽布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勛陽布衣-第294章 不堪一擊
更新時間:2025-11-15  作者: 余生風起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 | 歷史穿越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正文如下:
勛陽布衣_第294章不堪一擊影書

:yingsx第294章不堪一擊第294章不堪一擊←→:

五月二十七日,杭州城下戰場。

大周軍做勢要再次發起大規模進攻,方臘守軍嚴陣以待。

姿勢擺得很到位。

韓世忠卻虛晃一槍,轉攻為守,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上百架可以隨時補充的簡易軍械,以及用竹木稻草做成的“假軍械”。

此前的三天時間內,王稟已經借由轉運傷兵作為掩護,成功將兩萬大軍后撤到沿途的重要營壘,防備方臘軍反撲。

永樂朝的高級文武大怒,終于明白大周軍為何一刻不停地使用箭矢、大箭和火器了,原來是打的先消耗再補充的主意。

永樂朝轉守為攻,方臘的兩個兒子、御林都教師賀從龍……一共六路人馬出了杭州城,猛攻杭州城西北角的大周軍營壘。

停留在良渚附近的方天定部,在接到方臘本人的命令后立即行動,向東壓迫姚平仲部。雙方上萬精銳殺得難解難分,傷亡都很慘重。

從杭州城到塘棲古鎮,之前困守在殘余堅城高壘中的方臘軍開始偷襲、騷擾,甚至大規模進攻,想要割斷大周軍的補給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戰成一團。

這便是大周軍收縮防御后,核心戰場上的新態勢。

大周軍的物資損失確實不小,補給錢糧、藥品、鹽醬等物資的速度受到很大影響。

箭矢、刀槍、火器……這些東西對方臘軍而言更是香餑餑。大周軍需要周全的安排、大批士兵的護送,才能保證刀槍箭矢等物資順利抵達杭州城下。

但王稟用兵頗狠,絲毫不顧惜士兵和民夫、青壯的性命。以每天付出上千條性命為代價,大周軍的輜重運輸保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

永樂朝抓緊空檔,不僅將上萬傷兵送到西南方的睦州,乃至更遠的淳安等地,還將杭州西面集結起來的五千多方臘軍迎入城,補充了兵力。

大周軍轉攻為守之后,與杭州城東南角直線距離不超過四十里的錢塘江南岸,虞允文的大營再次遭到接近三萬名方臘軍的進攻。

虞允文這根釘子,比劉成棟在德清縣城時,更讓永樂朝難受……

劉成棟將上萬名傷兵送上船,自己也登船西行。

五月下旬,王六王七兵分兩路,席卷南陽城新野縣城襄陽城以東,半個京西南路開始糜爛。

除少數常年駐軍的重鎮外,其它城鎮鄉寨的百姓、士紳、商人紛紛跑路。

百姓只要能夠跑到南陽新野襄陽以西,比如到鄧州城附近,便暫時能夠保全自家。

有些家底的士紳和商人覺得鄧州城也不保險,直接馬車轉渡船,向西跑到了丹江口。

多數人連丹江口也不敢待,直接沿漢江而上,到達聲名鵲起、一片熱鬧的明月集。于是從圣熙三年五月底開始,明月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沿途官府提供糧食和住處,還拿出一部分醫藥。

李響倒貼了足夠七百人使用的成品藥,再加上他通過和鄺醫官等人達成的協議,從各路商人“支援”虞大人的藥材中分得一部分,基本保證了傷兵有藥可醫。

五月底,劉成棟乘坐官船到達荊州城,載上李響隨行。

李響節制的上千人馬已經在兩天前出發,直奔襄陽。

盛夏時節,風向有利,風力充足。船隊若是晝夜不停地行駛,可以日行五百里。

外面是風浪聲、號子聲,以及跑船人大罵帆手舵夫的聲音。船身微微搖晃,但不會讓人難以忍受。

“遇到青石先生了?”

劉成棟用過晚餐,把李響叫到臥艙說話。他左手端著茶杯,用右手的指甲蓋兒敲著座椅扶手,眉毛一挑地問道。

李響知道自己的便宜岳丈十分看重大儒,點頭回答道:

“……恩師考校了一番學問,提點了不足之處,給出一張新清單,上面是下一步要讀的書。哦對了,恩師給小婿取了表字!”

“哦?說來聽聽。”

“毅夫,表字毅夫。”

“果敢堅忍,勇毅之夫。李響,李毅夫,不愧是大儒,好聽!”

李響小汗了一把:恩師說的典故不是這個啊!

但岳丈大人信口胡謅,為何聽得沒毛病呢?

之后是一陣閑談。

李響談到了恩師帶著他去見大理國使團,說到了顏色絢麗、風格迥異于大周的大理國服飾和裝扮,提到了矮小健壯的大理國武夫和刀客。關于大理國公主的內容,李響一帶而過。

見到段麟恬的時候,李響都震驚了。

莫名其妙罵了自己一通的小娘子身份不一般,居然是大理國公主!

段麟恬當時更尷尬,都不敢和李響對視。只是微低著頭,做乖乖的鵪鶉狀,生怕李響提到“緗綺樓”里的事情。

所幸李響還沒那么無聊。

“青石先生居然和大理國丞相是摯友,還是親家,難怪要把你帶過去了。”

“青石先生應當是看重你經商賺錢的本事,讓你幫大理國的商人一把。聽你的意思,也有意趁此良機,把山里的生意拓展到大理國吧?”

“賺錢是好事,但你畢竟是青石先生的弟子,大周太多人盼不來呢。以后把那些勞什子放一些,多看書……”

劉成棟也許是人老了,也許是對大周的現狀不滿但無能為力,更有可能是心累。他現在只盼著李響和素素結婚后多生幾個娃,另外就是盼著李響好好跟王珪這位大儒做學問,最好補個文官,將不安生的心思壓一壓。

在江南流血拼命,卻被聯合起來的官府和商人從背后捅刀子,武人地位之低下可見一斑。劉成棟有些心灰意冷,也就不難理解了。

李響明白劉成棟的大部分心理,躬身受教,表示一定多讀書。

話說回來,被一位粗豪武人教訓說要多讀書,李響多少感覺怪怪的。

劉成棟滿意地點點頭,喝一大口茶,說到了京西南路的局勢,“唐州也丟了啊,你覺得該怎么打?”

“進攻就不說了,守城也守不住。京西南路少說也還剩下六萬人馬,居然被破衣爛衫、鎧甲全無、手執刀棍的流民一再破城,真是本事!”

李響知道,便宜老泰山這是要考校自己,于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只聽李響清清嗓子道:

“京西南路的能戰之軍被抽調走大半,正在江南打仗呢。國朝說是有百多萬廂軍,如今是什么樣子岳父大人要比我清楚,爛成這樣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王六王七畢竟沒多少好用的刀槍弓箭,鎧甲和軍械就更少了,只是憑著一股血氣之勇罷了。”

“行軍布陣更成問題。放著新野縣城不去打,偏偏要兵分兩路搶掠,不知他們怎么想的。”

“小婿的意思是,只要有五成以上的把握,便直沖王六王七而去,將其一舉擊潰。毀其戰心!”

劉成棟笑起來,臉上的刀疤一跳一跳,顯然對李響在軍陣上的進步非常滿意。

其實李響在軍陣之道上并無天分,只是慣于揣度人心罷了。

若是劉成棟在兵法上的造詣再高一些,或者說大周對武人的壓制減弱一些,劉成棟便能發現:李響走的不是為將之道,而是為帥之道。

為將者控兵,摧鋒破敵。為帥者控將,總攬全局。

時間進入六月,江風也無法驅散暑氣。

在太陽的照射下,漢江兩岸的青翠山林仿佛蒸騰起霧氣,視線之中的空氣涌動起波紋。

六月五日,知曉到處亂竄不是辦法的王六王七終于合兵一處,開始猛攻新野縣城。七萬多人黑壓壓的一片,仿佛要將縣城淹沒。

新野縣城一旦有失,整個京西南路都要亂起來。

雖然新野縣城西北面有鄧州,理論上講,南陽鄧州襄陽一線也可以連通南北,可賬不是這么算的。

十幾萬亂民一旦涌入剩下的半個京西南路,靠土地和做工過活的百姓便失去了保護,一場大災荒是免不了的。王六王七一聲令下,怕不得造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饑民,重演永樂朝在江南造出的殘酷局面。

官員和士大夫們最怕的,便是江南慘劇重演。

此外,到時候南陽襄陽通道肯定會關閉,南北交通大受影響。

襄陽通道上次關閉,還是唐末亂世的時候了,也就是……兩百多年前!

大周朝溝通南北,有兩條最重要的通道:南陽襄陽通道,以及徐州通道。

可以想見,新野縣城一旦被攻破,將造成多大的丑聞。

不僅是皇帝陛下臉面無光,京西南路的官員和士紳更將淪為全天下人的笑柄。

于是到了六月六日下午,劉成棟已經收到了襄州知州、南陽知府、鄧州知州、勛陽知府……

京西南路能夠節制軍隊的文官,都至少寫了兩三封急信,催促正在樊城休整的劉成棟立即出擊。

語氣誠懇熱烈,客氣之極。

襄州知州甚至不顧炎熱,留在臭哄哄的軍營中不走了。還親自盯著臭大兵的飲食和錢糧,生怕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劉成棟帶回來的傷兵無法恢復戰力。

劉成棟升帳,召集劉元、熊大春、三伢子等人議事,商量如何打。襄州知州賴在軍帳里不走,看那架勢,一定要確認劉成棟部立即出擊才能放心。

實在推托不過,何況劉成棟也不確定新野縣城的守軍能堅持幾天,于是只能帶著準備不充分的六千人誓師出征。

被劉成棟帶回到襄陽的八千多名傷兵,有一千多人在途中染疾病逝,還有近千人的傷勢在炎熱天氣中加重。

但相比于缺醫少藥的江南,活下來的士兵都在暗自慶幸。他們不僅得到了較為悉心的醫治,還拿到了九成撫恤和賞格。

漢江邊上,襄州知州下令斬下幾十名“逆匪”的頭顱祭旗。

京西南路的士紳和商人絕不想江南的那些慘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出了血本,一次性拿出三十五萬貫,再加上明月集湊起的十五萬貫,一共五十萬貫送大軍出征。

出發之前,劉成棟嚴明了軍紀,強調撫恤和賞格加倍。

調動起士氣之后,劉成棟部帶著近千輛大車出發。

六月八日。

劉盛帶著兩千多披甲士兵,干凈利落地擊潰了盤踞在古驛鎮的上萬“逆軍”。說是逆軍,其實大部分是沒有武器的男女老少。

撫恤和賞格當場下發,劉成棟這支新建之軍士氣高漲。殺賊拿賞,感覺自己好強!

六月九日。

在唐白河右岸行軍的熊大春遭遇一萬五千名逆軍。

熊大春靠河擺出半月陣,使用弓弩給缺少鎧甲的逆軍帶去大量殺傷。而后三伢子帶著一千人沖進敵陣,將武器簡陋的逆軍殺得哭爹喊娘,擒獲七千多人。

六月十日。

王六王七大驚失色,用兩萬人圍著新野縣城,集結將近六萬人來戰。

新野縣城東南方、王莊鎮以北、唐白河以西的大三角形區域便是戰場,共計數十里方圓。

劉成棟調兵遣將,命令劉元、熊大春和三伢子各領一千人充當左翼,自領剩下的兩千多人作為中軍。李響帶著他那支“鄉兵”沿河行動,護衛右翼。

雙方兵力接近一比十。

渾身臟亂的逆軍在太陽底下散發著惡臭。王六和王六兄弟倆命令有刀槍的士兵在前,手執棍棒叉的男女在后,直接沖了過來!

襄陽官府搜集的上千輛大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劉成棟部人數太少,只能將大車圍成一個個橢圓陣,背靠大車抵擋。

戰場上煙塵鼓蕩。

李響在河邊看到,有三千七百人左右的逆軍想要偷襲自己老泰山的右翼,于是讓臨時從襄陽調來的輔兵推著大車保護側翼和身后,他帶領一千人上前抵擋。

直弓這種武器在幾年中被改動過十多次。最新一批的直弓不僅十分趁手,威力也得到了一定保證。

直弓手受過數年訓練,且在江南生死廝殺過,某些方面已經不弱于大周精銳部隊的弓箭手。

直弓戰法一直在改進。秦嶺中的戰斗從未平息,再加上李響在江南的數月鉆研,集中射擊的一整套戰法已經比較完整。

“正前方一百米,普通菱形箭,五支。放!”

尚云飛身披紙甲,在直弓手兩翼隨行保護。他第一次見大量直弓手射擊,覺得他們的姿勢非常難看,踮著腳尖撅起臀部的樣子非常好笑。

整齊的破空聲響起。

將近三百支一模一樣的箭矢破空而去,從天而降地擊在缺少鎧甲的逆軍頭上。

連續五輪,一千四百支左右的箭矢釘在同一區域,當場釘死一百二十多人,另有三百多人受傷!

尚云飛的心臟驟然緊縮,他幾乎忘記了呼吸。直弓手原來是這種戰法,太可怕了!

接到李響的命令,雙目無神的丁家老三猛然抬頭,搶先沖入愣在原地的逆軍之中大砍大殺。二驢為保護他而死,回到山里還不知如何交代,他主動讓自己沉迷于殺戮。

尚云飛帶人靠近丁家老三。

丁家老三是袁韌語的救命恩人。何況還有渠正言等人打招呼,讓尚云飛看顧一下丁家老三。

不管是幫還人情,還是出于盡快在山里立足的目的,尚云飛都不能讓丁家老三出事。

兩個半時辰后,亂打亂殺的逆軍終于冷靜下來。

血氣消退后,數萬逆軍看著大車前方。

逆軍的尸體已經堆積成墻,甚至在某些地方堆積成小山。炎炎烈日下,浸透鮮血的土地散發著血腥氣。

逆軍中的大小頭目轉身才發現,好些床弩大箭釘著一串串人,就那么斜插在地上。有些士兵重傷未死,揮舞胳膊腿求援的場景非常可怖……

戰場先是一片寂靜。等王六王七意識到大事不妙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采取措施。

逆軍還剩下四萬四千人左右,倒下一萬六千人。劉成棟部原本六千人,此時已不足五千人。李響節制的一千人傷亡一百多,多是近戰受傷。

死拼下去肯定是劉成棟輸。然而逆軍畢竟連正經軍隊也算不上,在可怕的傷亡比面前全面崩潰。

“不堪一擊!”

車陣中央披掛齊全的劉成棟皺起眉頭。他將王六王七的逆軍和方臘軍比較了一下,得出不堪一擊的結論。

實在是差的太遠了。相比方臘軍普遍能和同等數量的大周軍硬拼,王六王七手下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無組織無紀律。

劉成棟部靠著刀槍、鎧甲、床弩和大車,打出了一比二十幾的傷亡比。

李響帶著一千人,主要以直弓作為殺傷手段,更是打出了一比三十幾的傷亡比!

劉成棟部的士兵處于極度興奮中。士兵的體力早已超過極限,只剩大勝之下刺激出的荷爾蒙撐著,無力追擊,只能不甘地看著數萬人頭四散而去。

那可都是賞錢!

得勝的六千人在戰場上休整了一個半時辰,埋鍋造飯。

確定王六王七確實遠去,不敢再回來之后,劉成棟集合包括李響那支人馬在內的所有人手,推著大車前往新野縣城。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