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舍弟諸葛亮小說>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舍弟諸葛亮-免費番外2 賈詡之死
更新時間:2025-02-01  作者: 浙東匹夫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明智屋小說 | 舍弟諸葛亮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正文如下:
“賈詡老賊,也算是在陛下心里掛了號了,這么心心念念非要誅之不可。

可惜這老賊太能跑了,后續拿下酒泉郡甚至敦煌郡都不難,但要確保誅殺賈詡,卻是不容易吶。”

章武四年的夏末,枹罕/河湟戰場上,馬超剛剛平定當地氐族蠻王們的叛亂,就開始盤算著怎么完成陛下交代的最終任務,務必誅殺賈詡。

從軍事上來說,馬超覺得繼續往西收復失地完全沒難度。如果僅僅只是讓他拿下河西走廊上最后那兩個郡,那他甚至都不需要過腦子,直接帶著騎兵莽上去就贏了。

如今都已經是章武四年,劉備都開始裁軍裁了兩輪了,兵力之盛,堪稱桓靈以來的巔峰狀態。數十萬百戰雄師,碾壓西涼軍閥殘部還不是和碾臭蟲差不多輕松。

所以軍事作戰的細節,實在是沒什么值得贅述的。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賈詡這老狐貍太擅長保命,太能跑了。

之前馬超兩次進攻,都是只奪地、破軍,卻沒能殺到賈詡本人。他怕貿然再打第三次,依然會重蹈覆轍,這才遲遲不敢動手,只想先籌備一個萬全的計劃。

只可惜動腦子不是馬超擅長的,這事兒也就暫時拖了下來。

馬超在河湟駐扎了一個多月,也把當地的殘余抵抗徹底肅清了,時間轉眼來到章武四年的七月,事情終于稍稍迎來了一點轉機。

因為劉備從朝中給馬超另外派了文官,幫他一起處置河湟與河西走廊的事務。

來人乃是法正,這兩年原本在朝中掛侍中銜,此番為了便于到地方上做事,劉備給他臨時調整了一個涼州刺史的官職。

法正是關中郿縣人,也算是雍涼系,前些年雖然在蜀中做事,但對西北事務的情況還算熟悉。劉備手下又素來缺乏熟悉羌務的文官,畢竟劉備天生和西涼武人集團不對付,所以讓法正來,也算是最合適的選擇了。

當然,法正此來,也不是隨心所欲按自己心意辦事的,他是領受了諸葛兄弟的指示的。只是諸葛兄弟位高權重,如今已不能輕易下地方,才需要法正代勞。

馬超聽說法正來了,立刻出迎數十里,在枹罕城東湟水岸邊的碼頭接到了法正。

“孝直遠來不易,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重視西涼事務,超未能為陛下分憂,讓陛下掛心,實在是慚愧。不知孝直路上行了幾日,舟車勞頓受得住么?”

法正也確實有點狼狽,看起來灰頭土臉的,所以他也沒怎么客氣,問候過后,直截了當就說:

“這河湟之地路確實不好走吶,我是一個半月前從雒陽出發的。當時陛下剛剛收到捷報,說枹罕的幾部蠻王被滅了,然后就問司徒、令君,說估計還要多久才能滅殺賈詡。

司徒他們也都想到了賈詡此人擅長逃跑,覺得伯起你多半會持重,不敢再打草驚蛇。因此派我前來協助。”

馬超心算了一下日子,他軍事上取得枹罕/河湟地區的勝利,確實是一個半月到兩個月之前,自己贏了之后,立刻數百里加急的快馬往雒陽報捷,五六天就到了。

如此算來,陛下還真是非常重視,應該是知道大勝后沒幾天就做出了進一步的處置。

法正是文官,他趕路的速度肯定要比快馬信使慢好幾倍,信使走五六天的路,法正走一個半月都是正常的。

“卻不知司徒和令君,有什么防止賈詡逃跑的良策么?”馬超知道法正肯定是帶著計謀來的,所以也不客氣了,直截了當追問自己該怎么干。

“確實有計,且拿地圖來,我為你對照著解說。”法正一攤手,讓馬超身邊的部將取來河湟乃至河西地區的地圖。

同時,法正自己也拿出另一幅看起來簡略得多、但與之相比內容各有側重的新地圖,兩幅對照著看。

馬超立刻湊過去仔細掃了幾眼,他對西涼的地理比較熟悉,所以很快就看出,法正那幅地圖,關鍵在于河湟以西部分,有很多內容是自己原本的地圖上所沒有的。

但是法正的圖畫得明顯也不精確,只能算是示意圖,似乎并非精確實地考證勘測的產物,而是從古籍文字描繪臆測而來。

說人話,就是類似于古人有時候畫地圖,會根據《山海經》之類的文字記載直接腦補。這種圖在漢朝是不少見的,而真正懂行的人也能看出一眼假來。

“此圖是何人所作?似乎并沒有經過實地勘測。但也確實記載了前人所未見的地方。”馬超很快做出了評價。

“孟起果然了解西北,這都能看出來。”法正聽說后,也忍不住贊許了一句,“沒錯,此圖其實是司徒臆測所得,司徒博覽群書,熟知很多世人所未見的古籍。

他從古籍上得知,從河湟再往西翻越群山之后,有大鹽湖,方可千里。鹽湖沿岸也都有淡水河流注入,只是因為內陸之湖,水不能通海,千萬年來烈日蒸曬,所以湖水才如此之咸。但是注入這些鹽湖的活水,卻都是可以正常飲用的。

如果能沿著那些從大鹽湖西北注入鹽湖的小河,逆流而上,是有險峻山谷可以翻越祁連山,重新居高臨下殺入河西走廊的。此路雖然自古沒有兵家走過,卻是確實存在的,古籍上有記載其他人走過,只是并非用于軍事。

孟起可以趁著入秋,趕緊探路,一邊初步勘探鹽湖,征發剛剛征服的氐人修路、營建鹽場、打探地形。讓氐人去冒險,為我們漢人趟出一條路來。

到時候,若能直接從祁連山背后殺出,直撲玉門關,掐斷酒泉、敦煌等地賊將出關的道路,還何愁不能圍殺賈詡?”

法正洋洋灑灑,把諸葛瑾為馬超想的那條路描述了一遍。

而諸葛瑾當然也不是瞎想的,他之所以敢出這個主意,也是有著兩方面的依仗。

首先自然是因為諸葛瑾對青海地區的地理了解,肯定是遠超同時代其他漢人的。哪怕智商如諸葛亮,但人家沒去過青海就是沒去過,不了解青海湖、祁連山之類的地方的地理特征。

哪怕是即將被算計的賈詡,雖然是西涼人,祖居武威郡,但他也沒翻越祁連山去看過青藏高原上到底怎么個地形。

諸葛瑾哪怕了解得不詳細,但他至少略懂,就可以給人指明努力方向了。

另一方面,諸葛瑾出這個主意,也是因為他知道后世有人這么干過,而且技術條件和漢朝時相差也不大——后世南北朝結束后,隋煬帝楊廣就西巡過青海湖一帶,最后還從青海湖以北的山口翻越祁連山,回到河西走廊。

當然了,楊廣那時候,為了開路,也是花了一些代價的。從這個角度說,楊廣的地理貢獻還是有的。他不僅造了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也為漢人進入雪域高原打了前站、趟出了一條路,留下了記載。

不過有一說一,后世楊廣那么干,動機未必有多高尚,他確實是好大喜功,是為了威懾雪域高原上的吐谷渾,讓吐谷渾向隋朝臣服。

他的這個目的也確實短暫實現過,在楊廣親自巡視抵達青海湖地界后,吐谷渾沒想到隋朝軍隊居然可以無視祁連山的險阻直接上來,所以立刻跟隋朝虛與委蛇認慫了。只不過楊廣完蛋后沒多久,吐谷渾就又抖起來了,那種慫也就跟高句麗的暫時認慫差不多性質,到了唐朝依然要跟中原王朝叫板,這都是后話了。

如今諸葛瑾幫馬超指出了這條路,也算是又提前了將近四百年,讓漢人的觸角深入雪域高原,先占個坑,順便還能包抄繞后解決賈詡。這兩個收益合在一起,也就值得付出一點基礎建設和趟路的代價了。

諸葛瑾覺得,雖然提前了快四百年,但是在他和二弟這些年的種田建設下,如今大漢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要達到原本歷史上隋唐的程度,還是可以做到的。

既然歷史上隋人可以,那么現在的漢軍也可以。

克服了心理層面的恐懼和畏難情緒后,馬超很快就開始著手這個計劃。

說到底,有些事兒只要肯去做,總是能啃下硬骨頭的,只是平時下面的人迷茫,找不到目標。

有了諸葛司徒的智慧和歷史成就背書,項目的參與者們本身就會信心倍增,哪怕原本覺得沒戲的,一想“這事兒是諸葛司徒說過能做成的,那就肯定做得成”。

諸葛瑾對這個時代大型工程的信心加持力度,絕對比兩千年后馬斯克說“我想登上火星就一定能登上”還要強一百倍。

馬超按照諸葛瑾指示的辦法,奮斗了兩個月,果然被他趟出了一條從青海湖上游、翻越祁連山重回河西走廊的道路。

這個過程,自然是無比血腥的,但是好在沒死什么漢人——幾個月前才剛剛被征服的氐族部落,倒是被馬超用極為高壓的手段,消耗得不行。

為了打通青海湖祁連山谷道,至少一兩萬氐族人死在了修路開山的沿途,都是之前抵抗最頑強的刺頭。經此一役,河湟氐族的桀驁也被徹底削弱。

時間轉眼來到章武四年的九月底,眼看快要入冬了,祁連山谷道也隨時有可能被大雪封住。

河西的酒泉、敦煌等地,當地那些自立的漢人和羌人部將,也都松了口氣,覺得朝廷今年是不會再來征討他們了。

胡天八月即飛雪,馬超之前七月份天熱的時候都沒來,怎么會九月底反而突然遠征動手呢?這不科學。

狡詐如賈詡,也放松了警惕心。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十月初二這天,馬超突然走青海湖西北的一處祁連山谷,從雪域高原上沖下來,直插玉門關。

賈詡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到馬超會從那個方向出現。

等賈詡反應過來時,馬超已經先奪了玉門關。

馬超的思路很明確,他不在乎是否能第一時間攻破酒泉郡或者敦煌郡的那些城池,他要的只是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就掐斷玉門關。

掐掉玉門關之后,賈詡就無路可逃了,或許他還能往東北方向深入大漠,但是那些地方都是死地,去了也得活活餓死渴死。

玉門關的守軍,面對突然出現的馬超,完全沒有任何抵抗意志。畢竟他們已經沒有可以效忠的朝廷了,大漢的軍隊重新抵達這兒,他們當然是直接棄暗投明了。

十月初九,馬超奪玉門關。十七日,便進了敦煌城。

十一月初,回師酒泉,十一月中旬酒泉城破。

破城之前,賈詡就跑了,他果然選擇了往東北方的大漠深處逃。

但最終的結果,也完全沒有懸念,拖到臘月底的時候,從酒泉東北居延海的方向,一隊灰頭土臉的殘騎原路返回了。

被漢軍騎兵的巡邏隊截住后,為首的敵騎軍官立刻就表示愿意投降,還說他們是被裹挾的,如今已經取了賈詡的首級回來投獻。

巡邏的漢軍騎兵軍官聽說有賈詡的人頭,不敢怠慢,立刻檢查了一下,然后上報送到馬超案頭。

馬超又親自驗看,確認是賈詡的人頭,終于松了口氣,讓人送回雒陽報功。

唯一可惜的是,沒有能活捉賈詡,為此馬超還詢問了情況。

原來,那些背叛賈詡的西涼軍官,原本也想過活捉,也知道活捉了封賞更厚,但是沒辦法,直到最后時刻,賈詡身邊還是有一些死士比較死忠的。

當時賈詡帶去的這批突圍騎兵,都已經到了饑寒交迫的極限,他們被逼到了居延海大漠中,沒吃沒喝了好多天,因為所有回到有人區的路都被馬超的巡邏隊堵死了。

最后這些人完全是出于對渴死餓死的恐懼,臨時起意反了賈詡。為了盡快控制住局面,讓死忠賈詡的那部分騎兵放棄抵抗,雙方只能下死手爭取盡快結束戰斗。

賈詡在亂戰之中被殺,他的那些死忠才徹底瓦解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