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97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97章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明第一國舅第97章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女生文學wenxuem)

忙完一些正事,馬尋肯定要去趟馬秀英那里。入宮后不管怎么樣都得過去看看、說說話,要不然肯定會被埋怨。

馬秀英看到馬尋非常開心,“一大早就聽說你跑去上朝了,倒是真的長進了。”

“外甥們要封王,我得重視。”馬尋說完正事就吐槽,“姐夫最是不讓人好過,看我來上朝,就忙著給我安排差事。”

對于馬尋的吐槽,馬秀英選擇聽一下就好,她還是希望馬尋多做些事情。真要是順著馬尋的話說下去,這小子又得偷懶了。

看馬秀英不上當,馬尋就說道,“姐,老五真的封吳王啊?”

“怎么?”馬秀英笑了起來,“是覺得吳王太重,還是覺得封地不好?”

吳王,這是朱元璋稱帝前的王號。而吳王的封地,理論上來說得是浙江一帶,基本上是杭州。

歷史上的明朝有三個吳王,第一個是稱帝前的朱元璋。

第二個是朱橚,只是隨后改為周王。第三個是朱標的第三子朱允熥,被封為吳王,不過被朱棣廢了。

馬尋只能說道,“老五封吳王就吳王,我就是擔心以后標兒的子嗣有什么封號了。姐夫將好的封號全都給了外甥們,標兒以后怎么辦?”

馬秀英不太在意的說道,“你姐夫現在才十個兒子,能占多少王號?再說了,他給兒子好的封號也沒人挑理,還能專門留幾個給孫子?”

馬秀英大概是小看了朱元璋的超長待機,以及超長的生育能力,十個只是開始,這絕不是朱元璋的極限。

“先前去文華殿見著標兒了,他處理政事看著得心應手。”馬尋就說道,“就是宋師幾個心思太多,我看浙東人越來越急了。”

馬秀英不以為意的說道,“讓他們急,聽說你想讓你丈人告老?”

“我看他像是有病,歲數也不小了,得回老家頤養天年。”馬尋回答說道,“姐,你覺得這事能做成嗎?”

馬秀英繼續問道,“你丈人想回去?”

看到馬尋點頭,馬秀英才說道,“要是到了年底,你丈人還是想回去,到那時再上奏章。他回去了也好,對他好、對你也好。”

讓劉伯溫告老還鄉,對朱元璋和馬秀英來說肯定是一個損失,畢竟朱元璋是那種攥住蛤蟆捏出尿的性格。有本事、有能力,就一直為朝廷辦事才好。

不過劉伯溫告老,確實對馬尋比較有利,起碼不用卷入浙東人的那個是非窩。

得到馬秀英的保證,馬尋自然喜笑顏開。

看到馬尋笑的燦爛,馬秀英也不好說些什么,她的這個弟弟太聰明了,總是能輕易從是非中脫身。不只是眼前的是非,還未出現的麻煩,也都想法子避免。

主動上朝的馬尋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了任務,也稍微的參與到了意想不到的政事當中。

天不亮就跑來上朝,傍晚的時候才回到家里。對馬尋來說這是新鮮的體驗,但是對于其他的文武百官來說就是常態了。

看到馬尋回來,劉姝寧說道,“夫君明日可有安排?”

馬尋仔細想了想說道,“有事,也沒事,可是有什么事情?”

劉姝寧就說道,“父親那邊讓人傳話了,說是我們若是有閑暇,可以過去一趟。”

“那就過去,我后天再去雞鳴山。”馬尋也果斷的說道,“估計是我上朝了,這就有人跑去叨擾老丈人了。”

劉姝寧則有些擔心了,“可是夫君在朝堂之上說了些什么?”

“政見不合,和人爭辯了幾句。”馬尋笑著安撫說道,“談不上什么黨爭之類的,無非就是那些人覺得我不向著他們罷了。”

劉姝寧松了口氣笑著開口,“那倒是不算什么,想來也是那些人覺得夫君該幫他們于朝堂之上造勢。沒能得逞,這就去叨擾父親了。”

馬尋認真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他們不敢來煩我,就去找老丈人。老丈人就難嘍,那些同僚的關系難以推卻,又難說服我。”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姝寧也笑了起來,她的父親現在就是左右為難。

一邊是馬尋這里不是好說服的,另一邊不只是考慮到同僚的情誼,也有自身政治理念的因素,這都是有沖突的。

不過劉姝寧顯然也不會擔心太多,因為她的父親和丈夫,在性格方面有些地方還是比較相似。

作為大明的開國功臣之一,劉伯溫雖然有政治主張、有自己的抱負,可是也會選擇識時務,舍得放下權力急流勇退。

既然老丈人相召,馬尋就陪著劉姝寧回娘家了。

劉姝寧去找她的嫂子、侄子了,馬尋就和他的兩個大舅哥喝喝茶、聊聊天。

劉璉有些開玩笑的說道,“國舅爺公務繁忙,現在想要見一面也是有些難了。”

“忙著在處理朝堂大事,這不是被人來告刁狀了,準備聆聽丈人教誨。”馬尋就笑著說道,“大舅子,是宋師來了,還是魏祭酒說我的不是了?”

劉璉也不隱瞞,“是宋師,昨日特意來小坐片刻,說你在太子殿下面前談及一些事情,有些不太合常理。”

馬尋不動聲色的問道,“哦?不合常理?”

劉璟就笑著說道,“父親含糊著回應了,讓大哥討教經義,宋師沒法子繼續聊下去。”

老江湖就是老江湖,同樣是浙東文官的代表,劉伯溫現在的處境其實也比較尷尬,有些事情也不太好多說。

在李善長、汪廣洋、楊憲先后倒臺,所有人都知道是淮西的胡惟庸暫時管著中書省,也都覺得浙東的劉伯溫是最有可能進入中書省。

可是他一向和皇帝不算親近,再加上現在還有馬尋這么個女婿,以至于一些浙東人都懷疑劉伯溫現在的立場了。

畢竟他看似沒有對馬尋有絲毫影響,甚至都不去規勸馬尋,甚至偶爾可以看到馬尋打壓浙東人的情形。

馬尋對此也只是嘿嘿一笑,這些事情確實不太好說。

劉璟則關心問道,“小弟,這一次將帥們都回來了,是不是還在商議出征明夏之事?”

馬尋連忙問道,“舅哥是不是想要隨軍?”

劉璟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去年隨軍倒是長了不少見識,也知自小所看兵書雖有用,只是好些東西還缺實戰才能融會貫通。”

馬尋立刻明白了,劉璟這是想要跟著去打仗,“舅哥,你真要是想要去打仗,軍中現在沒地可去?”

劉璟也不隱瞞,“因你的關系,徐達大將軍對我多有照料,沐英將軍也照拂于我,只是這一次他們不太可能去打明升吧?”

馬尋就責無旁貸了,說道,“那我回頭去一趟大都督府,給舅哥找一個合適的位置,跟著一起出征。”

這話馬尋有底氣,因為他是大都督府的右都督。劉璟雖然是關系戶,可是也有一定的能力。

這確實是任人唯親、裙帶關系,可是如果劉璟有能力,這也叫做舉賢不避親。

劉璟就笑著說道,“這是最好不過了,以前讀了些兵書戰策,總以為可以將天下之兵。去了軍中方知自己見識短淺,該多有歷練才好。”

劉璉只是喝著茶不說話,他和劉璟的興趣愛好不同。一個喜歡讀四書五經,一個喜歡讀兵書戰策。

馬尋就樂呵呵的說道,“舅哥,我也是想要去打仗。明夏是打不成了,要是過兩年去打元主,到時候咱們一道。”

劉璉擺出大舅哥的姿態,說道,“國舅有志為陛下分憂是好事,這也是你該做之事。只是你和姝寧還沒動靜,陛下和皇后殿下如何能安心!”

劉璟也催促說道,“這是大事,得抓緊些才好,我和大哥還盼著有人來喊舅舅。”

馬尋如果想要去打仗沒問題,很多人都愿意帶著他一起去。

只是大家也都看的清楚,馬尋能不能跟著大軍一起出發,先決條件是皇后答不答應。

和劉璉、劉璟兄弟兩個聊天還是比較輕松,因為劉璉看似是傳統的儒家子弟,只不過他一點都不迂腐,不會只是之乎者也、談經論道。

而劉璟更別說了,本來就是喜歡兵法的,也和馬尋一起出征過,關系也更為親近一些。

所以即使現在的劉伯溫沒有下朝,馬尋在劉府也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不會覺得如坐針氈,反正有人在和他談天說地。

小老頭回來了,咳嗽一聲。

馬尋連忙起身,“小婿見過丈人。”

劉伯溫微微點頭,有些抱怨,“國舅爺倒是忙,許久也不曾過來喝杯茶了。”

我老婆都娶了,也沒打算傳承你的衣缽學識,大事小事不少的,哪能有事沒事過來做客。

不過馬尋連忙說道,“這是小婿失禮了,以后肯定常登門拜訪。”

“你還是少來最好,你來的多了,宋師他們也常來。”劉伯溫就溫和說道,“他們進不了你國舅府,他們要來我家,我也不好攔。”

自家女婿是什么樣的人,劉伯溫很清楚。

這些看似不太禮貌的話不用放在心上,也沒人會真正的在意。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