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人各有志第98章人各有志←→::mayiwsk
劉伯溫落座,倒也直接,“你現在和浙東的人,看似關系都不太和睦了。”
馬尋倒是坦白的說道,“丈人,我自從去年入京以來,本就是和浙東人沒有走動。也就是娶了姝寧,和您老人家才有往來。”
想要將馬尋定義為和浙東人關系親近,他肯定是不認的。
就算有浙東人說他早年在浙江出生,或者是流浪到了福建等等,這是事實不假,但是絕對不代表他就是浙東人。
劉伯溫也不反駁,馬尋這么說確實有道理,從平時走動的人家之中也可以看的出來。
馬尋看似是和淮西人家走的近,可是本質上也就是跟那幾個被皇帝信任的淮西人家往來。
劉伯溫開口問道,“聽宋師的意思,恩親侯與你最是不喜為陛下尋根?”
“丈人,這話就不對了。”馬尋無比嚴肅的說道,“不管是陛下家,還是我家,祖上都清晰著,用不著其他人幫我們尋根溯源。”
劉璉忍不住說道,“國舅,朱夫子一代儒宗。”
“大舅哥,儒宗也和陛下家世沒關系。”馬尋更加嚴肅的說道,“陛下家世出自儒宗,是對讀書人好吧?”
劉璉噎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這么做有什么不好?陛下現在廣收天下士子之心,士子心慕儒宗,這也是應有之義。”
“那是孔圣、還是亞圣,或者是朱夫子?”馬尋反問起來,“認個朱夫子為祖宗,天下士子就不會心里惦記著蒙古人了?”
劉璉趕緊提醒說道,“國舅,這話可不能瞎說。”
馬尋有些戲謔的說道,“怎么就是瞎說了,現在不少大儒、讀書人跟著元帝在草原披發左衽呢,在大明還有不少人想著他們的故主。”
劉璉一下子也不說話了,主要就是因為馬尋說的現象確實存在,甚至比較普遍。
朝廷北伐的時候,不少讀書人、大儒跟著元帝跑去了開平,然后又逃去了和林。
就算是現在平定了北方,也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朝著和林跑。或者是雖然現在成了大明的人,但是心里認為自己是元人。
馬尋直接說道,“朝廷是不可能包稅的,秀才也好、舉人也罷,有了功名之后朝廷確實會給與優待,稍微免稅、免徭役,只是我看這事情要管。”
劉伯溫立刻嚴肅說道,“國舅,你要是這么說了,不少士子怕是要心寒了。”
元朝的待遇多好啊,管理極為松散、粗放,直接劃定某個區域交上一定數額的稅收就好,管事的地主、士人怎么征百姓的稅,朝廷才不管呢。
而且在元朝的時候,這些讀書人也是免稅的,待遇可以說給的相當高了。而明朝延續了一些優待的政策,但是相對來說不如元朝。
這就讓不少讀書人心里不高興了,換了一個朝代,新的統治者就應該給這些士子更好的待遇,要不然不是白改朝換代了么!
馬尋也繼續說道,“如今大明初建、地多人少,土地兼并之事還不算厲害。只是我覺得用不了多久,兼并之風就要開始。”
劉璉這時候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他讀了不少書,有些道理心里也清楚。
看起來他這位小舅子不只是不贊成給皇帝找個厲害的祖宗,不只是打算和浙東人保持距離。
更重要的是想要壓制一些讀書人的地位,不贊成給讀書人太大的權力。
劉伯溫就覺得這是沒必要開口了,主要原因自然是馬尋看起來也算是鐵了心,基本上是很難勸動。
即使自負有大才、即使是馬尋的老丈人,劉伯溫也沒打算在這些事情上和馬尋分辨出來一個對錯。
劉伯溫、劉璉這些人有他們的政治主張,馬尋則有他對時局、政策的一些看法。
說到底還是有些立場上的區別,劉伯溫、劉璉,他們代表的不只是浙東文官,這也是代表著地主階級的利益。
而皇帝可以說是地主利益的最大代言人,可是皇帝顯然也不會只考慮地主階級的利益。
到了馬尋身上的話,他看似是在維護皇帝的利益,也是在維護勛貴外戚的利益,自然就不介意打壓一下文官、地主的一些利益了。
所以現在有些談不攏,那也沒什么可說的,所在的位置不一樣、考慮的事情有些區別就正常了。
劉伯溫語重心長的說道,“你這么想也沒錯,只是以后稍微溫和些最好。你昨日訓了禮部尚書,在文華殿又呵斥宋師,這也不太好。”
劉璉和劉璟都錯愕的看向馬尋,這是他們所不敢想象的事情,這也是有些不符合他們對馬尋的認知。
在很多人眼里,馬尋雖然身份尊貴,但是一直都是性子比較軟,平時都是和顏悅色的,哪怕是對一些不太喜歡的人都不會甩臉色。
可是天下聞名的大儒宋濂、禮部尚書陶凱,這都被馬尋訓斥了,這可不算是小事情了。
“丈人這么說就過了,最多是爭辯幾句。”馬尋堅決否認,有些看似很威風的傳聞對他沒好處,“禮部尚書那邊是他誤了本職工作,宋師那邊是政事。”
似乎覺得這么說太嚴肅,馬尋說道,“我就是性子急,說話時可能聲音大了點。”
劉璉、劉璟兄弟兩個對視一眼,能讓馬尋著急的人可不多,讓一個平時看似對誰都有禮貌的人說話聲音大,那也不容易。
不想在這些事情上糾纏的馬尋問道,“丈人還有沒有告老的心思?”
劉伯溫嚴肅起來了,“這事情你是跟陛下提起了,還是皇后那邊知道了?”
“閑聊的時候和皇后殿下提了幾句,皇后殿下看著也不像反對的樣子。”馬尋就回答說道,“說是到了年底,丈人要是還想要告老,她去勸陛下。”
劉伯溫立刻喜笑顏開了,小老頭臉上的皺紋都少了很多,“那這么說來是該準備準備了,用不著年底,今年算是能回老家過年了。”
劉璉也喜笑顏開的說道,“父親,那兒子先回老家安頓一下,父親到時候就可直接回老家著書立傳。”
劉伯溫笑著點頭,“這么安排也好,那你過幾天動身。”
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當官,或者是希望自己的父親當個大官等。
劉伯溫現在對于朝政沒有太大的興趣,想要脫身、想要著書立傳傳承自己的學識。
而劉璉對于當官的興趣也不大,雖然才華不小,可是一直想著的都是整理劉伯溫的詩文、作品,對著書立傳等也非常熱衷。
劉璟對此顯得非常淡定,父親告老還鄉確實不算是壞事情,這個時候離開朝堂可以少很多的麻煩。
畢竟很多人也都知道,接下來就是胡惟庸為了控制住中書省、為了立威,就要拿浙東人開刀了。
雖然因為馬尋的原因,胡惟庸或許會收斂一些,只是真的要是在政治斗爭當中殺紅了眼,說不定也就沒什么好退讓的。
劉伯溫要告老還鄉,說是急流勇退不假,也算是被排擠出中樞,這要是放在一些人身上就是天都塌了。
可是現在在劉家父子這邊,告老還鄉似乎是比升官更加值得慶祝,這也只能說是人各有志了。
在劉家混了頓飯,馬尋和劉姝寧就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舅舅,明天去打獵!”常茂站在門口,熱情的邀請,“到時候我們好多人一塊過去,肯定熱鬧。”
馬尋想都不想的直接拒絕,“我有正事,沒時間和你們去打獵。”
“你能有什么正事?”常茂不認可的說道,“舅舅,就一起去打獵好了,聽說在山里找到了老虎的蹤跡。”
這應該就是華南虎了,不過馬尋沒打算勸這些人注意動物保護,現在的老虎不算到處都是,但是也不算什么稀罕東西。
就算是在云貴那邊,還有一些犀牛呢。
“我遲早給你拎學校去!”馬尋放著狠話說道,“到時候天天去給人端屎端尿,我得讓你知道怎么樣照料傷兵!”
常茂立刻膽怯了,他覺得舅舅不是在開玩笑。雞鳴山下有一所學堂,就是舅舅在培訓的醫官等。
愛兵如子、照料傷員是沒問題,可是常茂的志向是大殺四方、沖鋒陷陣的猛將,可不是伺候人的醫官。
看到常茂狼狽而逃,馬尋頓時神清氣爽了,讓你以為我不務正業、游手好閑,我做的那些事情,是你個毛頭小子能夠理解的影響深遠的大事?
看著馬尋在逗常茂,劉姝寧也只是抿嘴一笑,她的丈夫從不缺少孩子氣的一面。
馬尋也確實就是嚇唬嚇唬常茂,不管怎么說也不會真的讓常茂去當醫官。
但是這不妨礙馬尋一直都是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回京都這么長時間了,也是時候去看看那些醫官的培訓和成長了。
這不只是單純的醫官培訓,或者是嘗試著建立不同現有體系的醫生培養體制。
這里面也有馬尋夾帶了不少私貨,在嘗試著建立的一系列‘現代科學’的雛形,這些可都是他眼里不折不扣的大事,比起在朝堂的爭斗有意義多了。
吃力不討好也沒關系,反正馬尋早就封無可封了,他也不需要功勞升官發財。: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