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100章 到底是誰太偏心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100章到底是誰太偏心第100章到底是誰太偏心←→::mayiwsk

馬尋再次上朝了,開頭就先奏事,“啟奏陛下,臣奉皇后殿下懿旨、太子殿下教諭,與雞鳴山下設立學堂,教授醫官、醫士救治傷兵等,業已成事。”

朱元璋笑著開口,“好,我大明將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期間也多有死傷。死者撫恤,傷者救治,這是應有之義,還是皇后和太子仁善。”

滿朝文武都是聰明人,也都一起在稱頌皇后仁慈、太子仁德。

這才是皆大歡喜,稱頌皇后、擁護太子,這是文武百官們都愿意做的事情,這也符合大家的利益。

在夸贊完皇后和太子之后,馬尋果斷說道,“陛下,臣以為醫官培訓雖由太醫院負責,只是太醫官官吏大多不知戰場形勢,難以有效培訓醫官。”

馬尋的話讓不少人皺眉,太醫院的那些人有醫術,很多人都擅長外科。他們培訓一批醫官、醫士,基本上是夠用了。

畢竟在這些人眼里,醫官也好、醫士也罷,只是起一個在戰場上救治傷員的工作,用不著多么的醫術精湛。

馬尋繼續說道,“陛下,臣請調幾名太醫、征募民間郎中入學院,授以官職,專職培養醫官。”

常遇春立刻蹦出來說道,“陛下,臣附議。”

徐達也非常果斷的說道,“陛下,臣附議。”

鄧愈、李文忠等人也不甘落后,除了支持馬尋之外,也是因為他們都是領兵的大將,知道戰場兇險,也知道傷兵的處境多么艱難。

朱元璋稍微想了想說道,“這事情倒也不難,傷兵醫治本就是大事。如果經你手能多救治傷兵,那也是社稷之福。”

文官那邊沒什么意見,主要就是太醫院的品級普遍較低,馬尋這個國舅爺要幾個太醫,或者是在民間招募一些郎中,那也損害不到文官集團的利益。

最主要的是大勢所趨啊,誰敢說救傷兵不值得,武將那邊會不會將人活活給撕了不說,傳出去了大明將士乃至普通百姓都要唾罵。

事情辦的比想象中還要順利,馬尋自然是非常開心的。

這么一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陳之棟調去大都督府了,即使是從民間招募醫生等,也可以先授官職等。

他自然也擔心一些敝帚自珍,或者是稍微的留一手,但是給與官職了,有些東西就是需要吐出來才行,以后系統性、規模性的培養醫生等,這也可以考慮。

太醫院是不可能搬空的,但是大明多出來一個醫療體系不會是壞事。

現在是為軍中服務,只是慢慢的也可以將一些醫術等在民間推廣,或者是發展起來。

心情愉快的馬尋下朝后找到一個守殿門的小太監,“你去看看太子殿下在做什么,要是殿下有空的話,請他去柔儀宮。”

小太監也沒有二話,立刻就去請太子了。

雖然馬尋的做法是有些不對,應該是他去求見太子才對,可是這不是要去皇后殿下那邊么。

馬秀英看到馬尋還是非常開心的,“這幾天是真的長進了,現在都不用人說你了,都知道為你姐夫分憂。”

“姐,我今天可是因為標兒的原因才上朝。”馬尋就立刻說道,“我想著醫官的那些事情,我都推給標兒,本來我不在京城的這些天,也是他派人盯著學校。”

馬秀英點頭說道,“這也可以,你那個學校的太醫、官員,一應藥草物資,也都是標兒派人去辦好的。”

所以將功勞給朱標是沒有任何問題,他確實解決了最大的一些難題,不管是人員還是物資等,都是他去安排人給辦好了。

而現在的朱標威望夠高等等,這不是開國才三年么,朱標的威望更高、名聲更好,大家都樂意看到。

名聲和威望也是需要不斷的積累,畢竟現在的朱標名義上還沒有理政,甚至觀政都談不上,只是私下里朱元璋和馬秀英在教他批閱奏章、處理國政。

“姐,過些天老二幾個就要封王了。”馬尋也提起另一個正事,也是他擔心的事情,“我覺得姐夫的一些安排,是不是稍微過了點?”

馬秀英就認真起來,也有些不太理解,“哪里過了?是看出來哪些地方不對了?”

馬尋不掩飾自己的想法,說道,“姐夫愛惜子嗣,這肯定是好事。但是有些東西給的太重,我覺得倒不是什么好事。”

馬秀英更加認真了,“說說,哪里給的重了?”

馬尋直接說道,“親王冊立,一應陳設、冕服等,都和東宮一樣,這有些不太好吧?”

馬秀英仔細想了想后勸道,“小弟,老二幾個也都是你外甥。雖然都知道你偏心老大,也不好做的這么過吧?老二幾個聽著了,不怕他們難受?”

馬尋一時間都不知道怎么回應,他確實是對朱標比較偏心,因為那是皇太子啊。

可是他更加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會被朱元璋或者馬秀英指責偏心,大明朝對于皇子、皇女最偏心的就是帝后了,而且還是毫不掩飾的。

怎么到了我這里,好似是你們都是一碗水端平,就是我這個當舅舅的除了喜歡大外甥之外,對其他的幾個外甥都不好了?

馬尋整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除了這冊立親王之外,平時的親王待遇是不是也重了些?”

馬秀英問道,“這有什么不妥?”

“一眾親王和太子的冕服一樣,分不出什么倒也算了。親王正旦送賀表,百官行十二拜禮,假如朝廷使臣去藩王封地,不論文武百官出使或者經過,都要先拜見藩王,并行四拜禮。”

馬秀英仔細聽著,說道,“你姐夫的意思是公侯、大將軍也經過藩王封地都要去拜王,你這個國舅不想去拜見?”

“姐,我是馬家人。”馬尋立刻申辯,“標兒升殿,我肯定比誰都跪的規矩、恭敬。只是假如老二幾個就藩了,他們在王府、封地的做派,那就和皇帝一個樣了。”

不怪馬尋這么擔心,而是現在禮制不完善,所以藩王的做派比起太子大,或者是和皇帝一樣,這都是明初常見的。

甚至藩王的陵寢等可以修明樓等,那就是帝陵的待遇了,這也是歷史上明朝出現過的事情。

聽到馬尋這么說,馬秀英也為難,“你說的這些有理,只是你姐夫的性子你也知道。其他的不說,對待子嗣太看重了。”

這確實是朱元璋的性格,基本上就是不講道理的護犢子,舍不得自己的子女吃一點苦、受半點委屈。

馬尋就說道,“所以我在朝堂上不敢說,說了肯定挨罵。這不就是先和姐說說,一會兒標兒來了,他要是覺得也不合適,你們去勸姐夫。”

有些事情發現了端倪,可以稍微提醒一下馬秀英和朱標。馬尋自認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沒有那么重的分量,到時候可以美美的隱身。

馬秀英和朱標都勸不動朱元璋,那其他人更加不用想了。

在馬尋和馬秀英在聊著這些事情的時候,朱標來到了柔儀宮,“舅舅,外甥來聆聽教誨了。”

馬尋連忙說道,“太子,您要是這么說,臣就只能先請罪了。”

“又沒外人在,外甥自然是要多聽舅舅教誨。”朱標笑著說道,“肯定也是有大事,要不然舅舅也不會將外甥叫來。”

馬秀英就埋怨說道,“你舅舅是覺得你爹對老二幾個太好了,想要咱娘倆去勸你爹削減你弟弟們的待遇。”

朱標就立刻說道,“舅舅,老二幾個可是您親外甥。雖說我是太子,也一向得舅舅偏愛,只是舅舅也不該對老二幾個太過苛刻吧?”

這朱家的人還真是看不出來自己的問題,沒想到朱標這也是下意識的覺得馬尋偏心太厲害。

無語的馬尋只能說道,“殿下,皇次子幾個可是常去我府邸,我也常和他們說笑、玩鬧。要論親近,我和皇次子殿下幾個關系好。”

不要說朱標了,馬秀英都愣了一下,也都覺得馬尋說的有道理。

馬尋偏心朱標是比較明顯,可是和朱樉幾個親近也是真的,朱樉幾個也時常跑去找馬尋,不是請教學問等等,就是走親戚、串門。

或者是打著去找舅舅的旗號去玩鬧,而馬尋一般情況下也都是幫他們兜底、打掩護。

要說馬尋偏心,這確實是事實,只是也沒有特別夸張,不是只顧著朱標而已,對朱樉幾個也頗為愛護。

朱標就糾正話題問道,“舅舅,那到底是什么樣的事情讓舅舅覺得需要去規勸父皇了?”

馬秀英就幫忙開始解釋起來,本來也不覺得有些安排不合理。可是被人提出來了,再仔細想想,好像也后知后覺的意識到有些不對勁了。

朱元璋給親王們的各種待遇確實優厚的厲害,甚至是有那么點夸張了,幾乎是和太子沒有明面上的區別了。

而這類做法,和朱元璋一直堅定不移的彰顯朱標的獨特性,也是稍微有些背道而馳了。

朱標原本臉上和煦的笑容也慢慢的收斂,他是太子、對弟弟們也非常放心,可是給弟弟們的一些待遇,好像確實有些過了。: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