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歸義非唐小說>歸義非唐最新章節列表 >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歸義非唐-第370章 五府都督
更新時間:2025-04-08  作者: 北城二千   本書關鍵詞: 歸義非唐 | 北城二千 |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劉繼隆 | 北城二千 | 歸義非唐 
正文如下:
第370章五府都督第370章五府都督←→:sjwx

“上千萬歲壽……”

一晃七日過去,新春已然過去,元宵則馬上到來。

在此之前,李漼接到了王式送來的奏表,翻閱過后,他便召來了南衙北司中的官員。

北司的齊元簡、亓元實、楊玄階、楊玄冀、西門季玄、楊公慶等人先后走入殿內。

在他們走入殿內后,南衙的徐商、路巖、于琮、王鐸等四人也緊隨其后走入了咸寧宮。

徐商、路巖為宰相,召他們前來并不奇怪,而于琮、王鐸則是屬于李漼正在考察的對象。

二人一個是新任戶部尚書,一個是禮部尚書,都是李漼備選的宰相。

當然,他最希望的是劉瞻擔任宰相,但由于劉瞻眼下還在宣武軍擔任節度使,因此他不得不暫時選一人來頂替高璩。

這么想著,李漼也收回了目光,將目光投向了北司這六人身上。

“這是王式寫給朕的奏表,諸卿各自傳閱吧……”

李漼話音落下,站在他旁邊的田允便接過了奏表,走下金臺將奏表傳遞。

一份奏表,先后經過十個人的手,內容也被眾人了然于胸。

饒是如此,其中不少人還是因為王式所需錢糧太多而略微皺眉。

待奏表被眾人閱覽而盡,身為樞密使的齊元簡便率先開口道:

“陛下,王式奏表之中所需兵馬錢糧,是否過于夸大?”

他的問題問出后,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李漼。

不是他們小題大做,而是王式所需兵馬錢糧確實太多了。

首先是預期說好的三川兵馬,山南西道二萬人、東川二萬人、西川三萬人。

除此之前,還有京西北八鎮的兵馬和禁軍兵馬。

但經過西川之役,王式也看清楚京西北八鎮和禁軍的虛實,因此王式調整了兵額,京西北八鎮只需要出兵四萬,禁軍出兵二萬即可。

來到這里,便已經動用了十三萬兵馬,但王式并未停下。

他希望從中原的宣武、忠武、義成、河中、昭義、河東等六鎮抽調二萬兵馬馳援關中。

除此之外,再效仿平定王守文之亂時作法,調動平夏拓跋部和代北的沙陀精騎進駐朔方,襲擾涼、蘭二州。

這前前后后所調遣的兵馬數量,最少也有十六萬,單說境外作戰的賞錢,每月便不下三十萬,更別提基本的軍餉和糧秣支出了。

即便只打上四五個月,也最少要消耗四百余萬貫錢糧,但從大唐過往討擊藩鎮的經驗來看,劉繼隆這種體量的藩鎮,最少也需要二三年時間才能將其討平。

如今朝廷雖然加稅一分于百姓,但每年所積存的錢糧不過二百萬貫,并且還有四百多萬貫積欠軍餉并未償還。

即便討平了隴右,得到了隴右的人口圖籍和絲路商道,大唐也需要減稅后消化三五年才能走出戰爭陰影。

更重要的是,王式還額外提出了派遣使者去招撫多康吐蕃,拉攏黠戛斯出兵等計策。

這些計策很好,但問題就是需要花錢,而此時的大唐錢糧有限,根本無法按照王式的計劃來討平隴右。

興許王式自己也清楚,所以他在獻策之后,依舊勸阻李漼不必著急討平隴右。

只是李漼在得知隴右每年的錢糧度支情況后,早已將隴右視為朝廷重振威望的轉機,更何況已經準備了這么久,若是不對隴右動兵,豈不是讓天下藩鎮看笑話?

正因如此,當齊元簡提出質疑后,李漼便沉穩道:

“討平隴右,自然要萬事俱備,所需錢糧兵馬也自然越多越好。”

李漼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但北司的齊元簡和南衙的路巖、于琮卻十分清楚。

“陛下,若是以此策討平隴右,即便馬到功成,也免不了積欠千萬軍餉,望陛下三思。”

于琮主動站出來開口,對李漼提醒了起來,而北司的齊元簡則是沉思片刻,不免想到了身處西川的高駢。

“陛下,臣以為不如派天使詢問西川節度使高駢,倒也可以看看高千里和王小年二人誰的策論更好。”

齊元簡和高駢不算熟悉,但二人畢竟都在王宗實手下當過差,他自然更傾向于自己人。

他的話也贏得了右神策軍中尉西門季玄和副使楊公慶的認可,只因為高駢雖然投靠王宗實,但他在右神策軍當過差,與二人也算相熟。

面對齊元簡的這番話,李漼目光看向南衙四位官員,徐商與路巖、于琮、王鐸四人面面相覷,最后紛紛點頭。

高駢此人家世復雜,不管是北司還是南衙,倒是極少有攻劾他的官員。

“既然如此,那便派天使詢問詢問高駢吧。”

李漼眼見眾人同意,這才頷首準許,但同時也說道:

“中原六鎮兵馬調遣暫且不提,但平夏部和代北的沙陀部還是早些調動才好。”

平夏部和沙陀部,雖然已經獲得了大唐的官職,但他們官職地位,只以守捉使的身份在代北和夏州游奕。

當地環境惡劣,時不時需要面對和韃靼、黨項的斗爭而時刻警惕備戰,因此兩方部眾驍勇善戰。

只要調撥些許甲胄,便能將其武裝起來。

若是能再保障其吃食,戰后給予些許錢帛,那無疑是極易驅使的兵馬。

相比較調動六鎮的耗費,調動平夏部和沙陀部卻并不難,耗費也不算太大。

群臣面面相覷,最后紛紛作揖附和:“陛下圣明……”

“好了,朕乏了,退下吧。”

三刻鐘不到,李漼便結束了常議,但北司南衙的官員臉色卻并不好看。

如今的局面如何,其實他們心里都清楚,只是都假裝不知道。

李漼為什么這么著急討平隴右,他們也十分清楚,但他們并不著急。

大唐頹勢已經顯露,可誰能保證會在自己手中傾覆呢?

只要不在自己手中傾覆,那事后無非換個王朝效忠罷了。

不管是劉家、楊家、李家還是司馬家,皇帝總歸需要他們幫忙治理天下的。

思緒間,幾人重整心情向外走去,而朝廷也派出了天使往西川趕去。

在朝廷行動的同時,身處隴右的劉繼隆也開始針對愈發濃重的硝煙做出了部署。

十四鎮兵馬已經是隴右能夠承受的極限,他并沒有擴軍,但卻調整了各鎮的兵力布置。

正月十五,劉繼隆設西川都督及東川都督,武州、岷州、松州、迭州四鎮南下,更名為西川左鎮、西川右鎮,東川左鎮、東川右鎮。

西川都督節制西川二鎮,轄茂州、維州,翼州等三州。

東川都督節制東川二鎮,轄松州、龍州、文州、扶州等四州。

劉繼隆以尚鐸羅為西川都督,楊信為都督府長史。

以張昶為東川都督,陳瑛為都督府長史。

四鎮南下后,隴南還剩洮州鎮和成州鎮,二鎮更名為隴南左鎮、隴南右鎮,置隴南都督,節制二鎮兵馬,轄隴南六州。

劉繼隆以陳靖崇為隴南都督、耿明為都督府長史。

河臨渭蘭四州置隴西都督府,以李驥為都督、曹茂為都督府長史,四鎮更名為隴西左右前后四鎮。

涼州、廓州、鄯州及伏俟城置涼州都督府,以馬成為都督、李商隱為都督府長史,三州所轄四鎮分別更名為涼州前后左右四鎮。

經此調整,隴右都護府治下便有五處都督府,其中涼州、隴西兩處最強,各自節制四鎮兵馬,擁兵一萬八千。

余下的隴南、東川、西川三處都督府,各自僅節制二鎮兵馬,兵馬為九千。

從劉繼隆對隴右都護府治下各都督府的兵馬和轄區看來,不難看出,南邊主防守,北邊主進攻。

正因如此,在茂州石泉縣待了大半年的劉繼隆,也在元宵節過后返回了臨州狄道縣。

“窸窸窣窣……”

甲胄的聲音不斷作響,劉繼隆帶著高進達、崔恕、李驥三人走入都護府正堂坐下。

四人才剛剛坐下,便見崔恕主動作揖道:“節帥,曹參軍那邊,是否還需要留他挑撥朔方鎮的胡漢關系?”

“不必,召他回來吧。”劉繼隆搖了搖頭,如今朝廷已經決定要對隴右下手,那就沒有必要玩什么挑撥人心的小手段了。

隴右有戰兵六萬三千,披甲率為十成,控弓率為十成,控弩率為五成,而戰兵之中又有披馬甲的半具裝精騎,數量為八千。

八千精騎基本都被劉繼隆調到了隴西都督府治下四鎮,倘若朝廷揮師西進,劉繼隆也自有辦法依靠精騎摧毀官軍。

除了戰兵之外,隴右還有四萬州兵和屯兵,州兵雖然只有胸甲,但弓弩箭矢和刀槍皆不缺。

鄉野中的屯兵雖然說沒有甲胄,但尋常時每月操訓兩日,必要時刻可以著胸甲擔任戰兵扈從,比普通壯丁強一些。

六萬三千的戰兵,四萬的州兵和屯兵。

這樣的戰兵和州兵、屯兵數量,若是在算上隴右充沛的挽馬群,至少可以保障大軍在境外二百里范圍中作戰,無需從境內發動民夫來轉運糧秣。

若是把州兵和屯兵集結一處,配合八千精騎作戰的話,那五百里范圍內也不用征召民夫。

五百里的補給范圍,足夠劉繼隆集結大軍從蘭州攻略整個朔方鎮,足夠從渭州出兵拿下整個秦隴。

只要朔方和秦隴被拿下,他就可以從容的率軍南下,將整個三川納入囊中了。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不等他南下,朝廷恐怕就會想著議和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開口說道:“人言十年磨一劍,然而我們這把劍磨了整整十年,也到了該出鞘的時候了。”

“密切關注長安動向,此外將三仙樓變賣,各州縣的諜子,務必要先保住自己,再伺機傳遞消息。”

“召王燾、俞從暉、任澤等牙商舉家搬遷至臨州,若是不愿搬遷,便讓他們早早與我們做個決斷給外人看。”

“派人告訴多康的尚摩鄢,我即將與朝廷開戰,令他準備一萬精銳等待我軍令。”

“再派遣使者北上黠戛斯,告訴黠戛斯的那群人,朝廷拿不下我,期間我們的貿易依舊按照此前的價格進行。”

“他們若是背信棄義,日后我必領兵北上,征討黠戛斯!”

“讓鄭處走一趟西州,告訴張使君,朝廷即將對河隴動兵。”

“我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只要好好消化庭州,最好能在我與朝廷作戰期間收復龜茲、焉耆二州,另外讓他小心黠戛斯。”

繼軍事過后,劉繼隆接連在外交上做出了許多安排。

拉攏尚鐸羅、威脅黠戛斯、知會張淮深和隴右下轄牙商等等。

王燾、俞從暉、任澤等人雖然是商人,但他們是隴右的牙商,幫劉繼隆做了十幾年的事情。

劉繼隆若是對他們不管不顧,日后還有誰敢效忠于他?

地方上的諜子沒有太大的力量,他們只要能保全好自己,等待此間戰事結束,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若是貿然撤回隴右,這么多年努力也就白費了。

“我等接令……”

高進達幾人先后作揖接令,而劉繼隆則是繼續說道:

“傳令告訴尚鐸羅和張昶,盡快加固故桃關及江油縣、石泉縣等直面東川、西川兵馬的城池關隘。”

“若是戰事爆發,不要擅自主張,只需要守好六州,等待我揮師南下便可!”

“諸鎮兵馬同理,若聽我軍令而戰敗,戰后必不論罪。”

“若擅自出兵,即便戰勝,也視作戰敗無功!”

“是!”高進達與崔恕作揖應下,并不覺得劉繼隆的安排有些限制將領作為。

隴右這些將領的水平,除了陳靖崇幾人是經歷過大戰考驗的,其余將領都是在圍剿、攻伐那些吐蕃殘寇,烈度并不高。

劉繼隆能帶著眾人從肅州走到現在,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哪怕李驥他們平日里拉幫結派,到了面臨戰事的時候,卻還是得畢恭畢敬的聽從劉繼隆軍令。

三人先后應下劉繼隆的軍令,接著高進達才詢問道:

“封郎君那邊,要不要知會一聲?”

他口中的封郎君,便是劉繼隆的大舅子封邦彥。

對此,劉繼隆搖了搖頭道:“朝廷討擊我們,乃利益使然,但朝廷卻不會對阿兄下手。”

“哪怕有萬全的把握,朝廷也會留著阿兄,以便日后談判。”

眼見劉繼隆胸有成竹,高進達便不再勸解,而是起身與李驥他們退出正堂,將劉繼隆的軍令逐條發往各都督府。

在軍令下發的同時,各個剛剛成立不久的都督府,便開始按照劉繼隆的軍令,先后運轉起來。

戰爭的密云似乎籠罩了整個隴右乃至西北地區,哪怕平日里安心屯墾的百姓,也似乎察覺到了不對勁。

在這樣的局面下,遠在西川操練兵馬的高駢則是不聲不響的率軍南下,對大渡河北岸的失地發起了突襲。

見到高駢的旌旗,駐扎城內的蠻軍聽聞高駢領兵而來,還未作戰,便喪了三分膽氣。

接下來的戰爭并未耗費太多兵力,高駢依靠手中的配重投石機,不等祐世隆從大渡河南部出兵增援,便率先攻克了漢源縣和通望縣。

漢源縣、通望縣被西川軍收復,高駢在軍中的威望也進一步增加。

在這樣的局面下,長安派遣的天使,也攜帶著圣旨出現在了高駢的面前。

“門下,今朝廷以高駢為西川節度使,聞其……”

漢源縣內,地上的血跡雖然已經經過清洗,但蒼蠅蚊子卻依舊能嗅到地上的血腥,不斷在堂內飛舞。

傳旨宦官李維周煩躁的宣讀著圣旨內容,最終在讀完后呈出圣旨。

高駢雙手接過,李維周也笑呵呵詢問道:“陛下派某前來,除了安撫三軍外,還想向高使君討要一封討擊隴右的策論,還請高使君將策論寫下,由某帶往長安。”

李維周自認為自己已經表現得相當和睦,但面對他的這番示好,高駢卻并未著急回答,這讓他熱臉貼了冷屁股,笑容不免有些尷尬。

不過高駢并沒有那么多想法,他之所以沒有立即回答,是因為被這則消息給驚訝到了。

盡管反應過來后,他已經察覺到了李維周情緒有些不對,但高駢并未表露歉意,畢竟李維周毫無背景,并不值得他道歉。

“天使稍等,某現在便去書寫策論,半個時辰后便交由天使。”

“高使君輕便……”

二人客套一番,高駢便離開了正堂,前往書房書寫策論去了。

與此同時,時常跟隨高駢左右的王重任則是招呼來人,為李維周安排飯食。

一刻鐘后,兩葷兩素的飯食端上桌來,李維周略微皺眉,但并未說什么。

他用筷子隨便對付了幾口后,便安靜等待著高駢將策論帶出來。

不多時,隨著時間漸漸來到半個時辰后,高駢也帶著修改了好幾次的策論出現在正堂。

他呈出策論,隨后作揖道:“此便是某之策論,勞請天使帶往長安。”

“有勞高使君了。”李維周笑呵呵接過策論,隨后站在原地幾個呼吸,眼見高駢沒有表示,他這才笑呵呵說道:

“事不宜遲,某這就出發返回長安。”

話音落下,李維周當即便走出了衙門,而王重任則是看向高駢,低聲道:“節帥,要不要送些東西給這位……”

“哼!”高駢冷哼,他自然看出了李維周向他討要禮物的小心思,但他根本不想表示。

他好歹也是名門之后,又為北司的齊元簡等人所倚重,何必要討好一個微末的內寺伯?

回應過后,高駢轉身朝著中堂走去,王重任只能搖搖頭,緊跟他腳步前往了中堂。

倒是沒有得到禮物的李維周沿途沒有表態,直到走出漢源縣,李維周才咬牙道:

“狗鼠的高千里,竟如此輕慢于某!”

“阿耶,要不要回長安后……”旁邊的宦官試探性開口,李維周卻皺眉道:

“不可,高千里畢竟是齊相所倚重的重臣,不過日后若有機會,某必定要好好報仇……”: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