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879:獨行法蘭西第81章再巍峨的高山,也有橫穿而過的小路_wbshuku
第81章再巍峨的高山,也有橫穿而過的小路
第81章再巍峨的高山,也有橫穿而過的小路
到達圣赫利爾港口(澤西島的首府)后,萊昂納爾婉拒了莫泊桑的邀請,選擇入住港口附近一家叫做「諾曼遺夢」的旅館。
莫泊桑并沒有堅持,而是丟給他一個“我懂得”的曖昧眼神,與萊昂納爾約定明早來找他后,就乘坐一輛雇傭馬車離開了。
萊昂納爾訂的是15法郎一晚的“家庭套房”,包含兩個臥室和一個起居室。
放好行李以后,三人就去旅館的餐廳吃飯——由于旅客到達的時間并不固定,所以這家旅館的公共餐桌會一直開到晚上9點,但每個人的用餐時間僅限半個小時。
艾麗絲和佩蒂都沒有什么胃口,稍微吃了點島上特色的英式炸魚、薯條就回房間了。
萊昂納爾則興致不錯,除了炸魚薯條,還品嘗了島上漁民今天現捕的魚蝦,以及老板女兒去海邊礁石撿的貽貝,一直吃足了半個小時,才在老板的催促中離開。
他訂的的房間陽臺正對著一排被海風吹得東倒西歪的旗幟,夜里風聲如濤,混著旅客的咳嗽聲和旁邊英式酒吧的低吟淺唱,令人恍若置身夢中。
第二日一早,莫泊桑如約來到「諾曼遺夢」,并且帶來了一輛兩排四座的雙駕敞篷馬車,還有一個趕車的馬夫。
艾麗絲已經略知阿爾卑斯之外的物價了,驚嘆道:“這輛馬車租金不便宜吧?”
“包車一天22法郎,可以送我們去島上的任何地方!”莫泊桑的聲音有些得意。
這個“天價”讓艾麗絲、佩蒂都為之咋舌。
澤西島大概有巴黎的五分之一大小,但居民區和景點幾乎都集中在圣赫利爾及其周邊,步行即可游覽,但是有一輛隨時候命的馬車自然更加愜意。
萊昂納爾沒有拒絕這份好意,帶著艾麗絲、佩蒂上了馬車;他和莫泊桑坐在前排,艾麗絲、佩蒂坐在后排。
澤西島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毫無疑問必須是「伊麗莎白城堡」。
這座擁有700年歷史的石頭城堡坐落在海邊,既是行宮,又是軍事要塞——當然,現在這兩個功能都已經失去了,變成了純粹的景點。
至于為什么必須早上去?因為通往這座城堡的道路,只在早上退潮時才顯露出來。(忽然想到昨天剛看的《驚變28年》……)
進入城堡不需要門票,但里面已經幾乎全空了,每個房間里都有游客丟下的垃圾,散發著一股霉臭味兒。
就連一開始興奮不已的兩個姑娘,都捏著鼻子催萊昂納爾、莫泊桑趕緊離開。
唯獨登上最高的箭塔,俯瞰腳下的圣赫利爾港、遠眺27公里外的根西島時,才讓人感覺不虛此行。
吃過午飯以后,莫泊桑提議四人先去圣布雷拉德灣的沙灘,然后趁著太陽落山前再去雨果先生的故居看看。
雨果在拿破侖三世政變(1851年)之后決定流亡國外。他先是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住了1年,后來就搬到了這片英吉利海峽的群島。
一開始他就住在澤西島,直到1855年又搬去了根西島,此后就在根西島一直住到1870年拿破侖三世倒臺以后才回國,并在巴黎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悲慘世界》就是他在流亡期間所作。他在澤西、根西兩島所住的宅邸都已經成了景點,澤西島上的收費15蘇每人——根據傳聞,雨果先生每年能從這兩島的門票中分潤至少2萬法郎。
萊昂納爾和莫泊桑作為文壇后輩,來到澤西自然要去瞻仰一下。
宅邸立于山坡之上,門前長著兩棵枝葉茂密的榆樹,仿佛為流亡者舉起的兩面綠旗。
管理員兼導游是一位講著法語卻帶點英倫腔調的老先生。
他會帶著游客穿過一間間密不透風的小房,介紹墻上懸著雨果親手書寫的詩句、掛毯、鏡面天花板,以及他曾躺過的藤椅。
“在這里,他寫下了對拿破侖三世的詛咒,也寫下了對人類良知的希望。”這句話很有力量,但是管理員老先生的聲音卻帶著一種圓熟的疲憊。
萊昂納爾站在書房那扇朝海的大窗前,透過玻璃望出去,恍惚見到一個影子正伏案書寫,他的身后是一片飄動的海。
不是任何國家的疆域,只是大海本身。
莫泊桑走了過來,萊昂納爾低聲問他:“你說雨果先生是真的放逐了自己,還是借放逐逃避一切?”
莫泊桑一時語塞,只覺胸中有潮水涌動,無處可去。
他順著萊昂納爾的目光望向窗外那片遼闊、動蕩的大海,海鷗的鳴叫在風中顯得格外凄清。
過了好一會兒,莫泊桑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逃避?萊昂納爾,你太尖銳了……或者,你太年輕了,還沒被那山影完全籠罩。”
莫泊桑眼神復雜地看向那把空置的藤椅,仿佛能看到那個須發皆白、目光如炬的巨人剛剛起身離開:“雨果先生太龐大了,萊昂納爾。
龐大到……像阿爾卑斯山橫亙在我們面前。我們這些后來者,無論朝哪個方向走,抬頭都能看到那覆蓋著永恒積雪的山巔。
他定義了什么是‘偉大’,什么是‘人道主義’,什么是‘良心’!
一部《悲慘世界》就幾乎寫盡了人類可能有的崇高情感與巨大苦難——冉·阿讓的救贖,芳汀的悲慘,珂賽特的愛……”
萊昂納爾理解莫泊桑的感受。
一個文明出現一個藝術巨匠,對普通欣賞者來說是幸運,對其他藝術家來說卻未必——尤其是像雨果這樣長壽的藝術巨匠。
他只能輕聲安慰:“是啊,有時候,站在這片陰影下,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他像一口深不見底的井,我們汲水,卻總覺得自己的桶太小,水面倒映的永遠是他的影子。”
莫泊桑小雞啄米一樣點著頭:“他寫巴黎的苦難,我們還能寫什么?他寫人性的掙扎與救贖,我們還能挖掘出什么新的深度?他寫大海的狂暴與壯美,我們筆下還能翻騰出怎樣未曾見過的浪濤?”
甚至……連流亡都成了一種他專屬的、帶有悲壯光環的文學行為藝術。我們若再寫放逐,都像是在模仿他走過的路,拾他踩過的沙。”
萊昂納爾露出笑容:“所以左拉先生、福樓拜先生,還有你才選擇了‘自然主義’?
不用這么沮喪——你剛剛說雨果先生是阿爾卑斯山?巧了,我來自那里。
根據我的經驗,再高聳、綿延的山脈,都會有許多小路可以穿過它。是這樣嗎,艾麗絲?”
艾麗絲對雨果故居并無興趣,正百無聊賴間,忽然聽到萊昂納爾問她,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是啊,阿爾卑斯山有許多大路、小路都可以穿過它——
萊昂,莫泊桑先生,你們是要去瑞士還是意大利?”
萊昂納爾和莫泊桑對視一眼,在艾麗絲、佩蒂疑惑的目光中,哈哈大笑起來。:wbshuku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